知识经济下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目前状况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要发展,教育是关键。同时在知识经济下,会计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渠道,受到知识经济的重大影响。为此,高职需进行一些革新,以培养出能适应环境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职;会计教育
在新时期下,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经济的要素知识、信息、人才和教育无一例外地决定了知识经济对会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由于社会发展的飞速变化,在有限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将所有的规定都掌握,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这就要求高职转变教学内容和结构,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学生适应环境和创新的能力。其次,信息和网络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课前做好课件,大大节约课堂上写字的时间,使课堂时间利用更充分,传授知识的有效时间更多。而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运用的成果之

一、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必定趋势。

1 当前高职会计教育的近况

1.1 会计学科体系不足

我国传统会计学科体系主要是以部门和行业为线索设置的,行业会计制度成了组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造成大量的教学内容重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科体系的设置,完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在很多高职虽然转变了以行业为线索设置学科体系的格局。以会计学应涵盖的基本内容来确定学科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但这种学科设置线索经过近10年的运行后,依然暴露了它的不足,突出表现就是以核算为主、理论浅析浅析为辅,因而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教育目标实现的需要。

1.2 会计专业设置不足

目前我国会计考试的专业设置,最突出的不足是专业界限划分得过细、过窄、过分强调专业特点和实用性,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与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不符。受部门分割办学的影响,许多高职除设有会计学、审计、企业理财等专业外,还设置了其他一些不规范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牺牲通才教育和智力开发为代价的。

1.3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足

由于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不清,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不足也很突出,主要体现在:(1)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失调,专业课越来越多,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通用性基础课却越来越少;(2)重实务和会计制度诠释方面的课程而忽视培养学生理论功底的课程;(3)相关专业课的设置存在明显的遗漏;(4)专业课之间的内容重复。这些不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会计目标的顺利实现。

1.4 实践环节不足

目前在我国,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联系松散,没有一个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因而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其次,由于经费紧张,环境限制太多,也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再次,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即使有实践环节效果也不大。

1.5 教学活动的实施不足

(1)从教学策略来看,各高职普遍存在的不足是以单一的"填鸭式"的课堂讲授代替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讨论和深究。(2)从教学工具来看,目前会计教育的教学工具主要是教材和教案。从会计准则出台至今,我国公开出版的各类会计教材不胜其数。虽不乏精品,但多数教材结构、内容雷同,缺少自己的特色,教材编写重复混乱,各成体系,精品极少。(3)从考核方式来看,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考试,并且考试题也只有唯一答案,如填空。这就使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忽视了理解和对知识的灵活变通。
2 知识经济下我国会计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式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能够为人类学习和生活创造出一个在功能上、空间上及时间上的交互环境。这就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带来新的机遇。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信息共享和信息快速传递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在这个平台上研制和建造出更多更好、更加生动、更加实用、更加丰富的“教学节目”。这些节目就是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根据会计教学中各门课的特点和教学需要,设计和研制的会计教学软件,包括多媒体课件、会计核算教学软件、会计管理教学软件、以及考试软件等。教师和学生通过使用网络平台与软件,不仅可以应用本地计算机中的会计教学软件,而且还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借助其他城市和其他国家计算机中的会计教学软件,实现现代会计教学的新模式。

2.2 强化会计实习实施教育

长期以来的我国会计教育并没有把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导致教学策略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说实习不仅可以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实际中情况复杂,多实习就会多长见识,工作以后对实际不足处理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我们以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学校和单位可以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可由教学秘书定期与单位联系,收集学生的反馈资料。学校每年要有大量的毕业生到各单位工作,可以说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是遍天下。学生的工作表现直接影响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因而学校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表现是必要的。书本上的知识理论性较强,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相对介绍的较少,通过一些发生在身边的实例,充实课堂教学。学校承担一些企业的课题。现在有些大中型企业有课题,但是能够做课题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理论水平较高,能够做科研课题,但是对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了解较少。学校承担企业的课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做课题,丰富了教师的知识,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更好地给学生传授知识。

2.3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能培养学生树立起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义务奠定基础。鉴于现行专业课程设置中职业道德课程与会计专业课程相脱节的情况,应增添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或专设会计职业道德课,具体可尝试两种形式。一是融合式。即在讲授会计专业课时,结合教学具体内容,融入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策略的优点是,将会计职业道德融入会计理论、技能和知识讲授中,避开了专门讲授时的抽象、枯燥,同时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会计操作过程中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培养职业道德习惯。不足的是职业道德内容肢解分离,系统性差。二是单设式。即与会计其他专业课并列,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可放到学习专业课之前开设,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讨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多年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只是觉得本专业有着诱人的就业前景和高薪,并未意识到职业风险。伴随着近一阶段国内外大量会计案件的发生,也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会计学专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更应当注重案例教学。要使学生在该课程中必须面对真实的历史案例所显示出的错综复杂的道德困境。

2.4 合理设置会计学课程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能体现层次性和系统性,尽可能实现最佳组合,发挥系统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作用。我们认为,确定课程内容,首先应考虑以下三点:(1)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属于一个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应服务于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的基础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深思和判断浅析浅析不足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表达能力,人文领域、社会领域和自然知识。一方面为专业及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知识更新提供良好的条件。为了保证这一层次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必须开设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类课程及其他基础课程。(2)每门课程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每门课程实际上是会计作为第二分支学科的体现,有独立的内容,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内容应结合新世纪经济、科技发展的动态以及学科的发展趋势确定。(3)每门课程的相互衔接性。尤其是专业方向课,会计学每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有一定灵活性,其内容划分没有统一标准,这就需要保证各门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避开相关内容重复,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
总之,会计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渠道,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式,强化会计实习实施教育,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合理设置会计学课程,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万泽霞.会计教学革新初探[J].西藏科技,2006,1:33-37.
[2] 范玉红.强财会专业的诚信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196-197.
[3] 裘丽娅.有关会计学专业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建设不足的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155.
[4] 黄芙萍.应用型会计实践教学革新探讨[J].文教资料,2006,1:151-152.
[5] 汤寿珩、王海兵.要积极推进会计实验教学[J].教育与现代化,2005,12: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