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板数据中国地区间税收负担因素分析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文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但是伴随着经济腾飞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地区差异拉大等社会问题越来越突出。地区差距过大将会给社会经济乃至国家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地区差距过大将影响一国的整体经济增长,根据“木桶原理”,落后地区的发展最终将制约全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地区差距过大会引致较高的失业率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从而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地区差距过大容易使落后地区效率外溢,挫伤落后地区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稳定。其中地区间税负水平的差异也是导致我国区域间非均衡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各地区的实际税负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直辖市、东部沿海省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地区税负水平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差异较大。东部直辖市税负水平提高迅速,东部沿海省区税负上升较快,中西部地区税负呈平稳发展态势。本文在收集和整理了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将我国31个省市划分为4个区域,提出了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税制结构、物价水平、所有制结构、税收征管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七个假设。围绕上述假设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构建了计量模型,设定了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增值税比重等九个指标。实证分析结果具有代表性。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所提出的降低我国整体宏观税负水平,优化我国的税收结构,统一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重视税收征管水平等政策建议对我国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税收负担税负差异地区间税负比较
本文由会计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内容摘要4-5Abstract5-9第1章 导论9-151.1 研究背景9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1.3 文献综述10-121.3.1 理论类型的文献10-111.3.2 实证分析的文献11-121.4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12-13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12-131.4.2 文章的基本框架13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13-15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13-14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14-15第2章 我国各地区税收负担差异状况15-242.1 税收负担的一般理论阐释15-182.1.1 税收负担的概念15-162.1.2 税收负担的分类16-172.1.3 税收负担的指标17-182.2 我国各地区税收负担的总体概况18-242.2.1 我国税收负担的总体水平18-202.2.2 我国各地区税收负担水平及构成状况20-24第3章 我国地区间税负差异原因的实证分析假设24-393.1 经济发展水平对税收负担的影响24-263.1.1 人均GDP的概念243.1.2 我国人均GDP与税收负担的现状24-263.1.3 人均GDP与税收负担关系假设263.2 税收负担与产业机构26-303.2.1 产业结构概念和分类26-273.2.2 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分析27-293.2.3 税收负担与第二、三产业比重关系假设29-303.3 税收负担与税制结构30-323.3.1 税制结构的概念303.3.2 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概述30-323.3.3 税收负担与增值税在税收收入中比重的理论假设323.4 税收负担与物价水平差异32-343.4.1 物价水平的概念323.4.2 我国物价水平概述32-333.4.3 税收负担与物价水平差异假设33-343.5 税收负担与所有制结构34-363.5.1 所有制结构的概念343.5.2 我国各地区所有制结构状况34-353.5.3 税收负担与所有制结构之间的理论假设35-363.6 税收负担与税收征管水平363.6.1 税收征管水平的概念363.6.2 税收负担与税收征管水平的理论假设363.7 税收负担与人民生活水平36-393.7.1 恩格尔系数的概念36-373.7.2 我国各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状况37-383.7.3 税收负担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理论假设38-39第4章 我国各地区税负差异的实证分析39-434.1 模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394.2 研究指标与模型39-404.3 实证模型结果40-414.4 实证模型结果分析41-434.4.1 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水平414.4.2 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414.4.3 税收负担与税制结构41-424.4.4 税收负担与物价水平424.4.5 税收负担与外资拥有量负相关424.4.6 税收负担与人民生活水平42-43第5章 调整地区间税负差异的政策建议43-495.1 提高西部地区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43-445.1.1 加大国家的投融资力度,改善西部发展环境435.1.2 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西部经济崛起43-445.2 注重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44-455.2.1 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44-455.2.2 提升产业中的经济运行效率455.3 优化我国的税收结构45-465.3.1 进一步深化增值税的改革45-465.3.2 提高所得税的规模和地位465.4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46-485.4.1 改变我国地区间的税收优惠格局475.4.2 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47-485.5 重视税收征管水平对税收收入的影响48-49参考文献49-52后记52 附:参考文献1周寅;章复云;;关于税制改革中税负问题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6年03期2刘亚莎,赵丽生;论企业的税收负担与国家的税负水平[J];税收与企业;1997年05期3郭江;税收负担差异的测度方法研究与应用[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2期4萧承龄;论发展中国家的税收负担[J];税务;1995年05期5高培勇;;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税负水平[J];中国税务;2007年03期6张阳,雷良海;我国地区间税收负担差异分析[J];税务研究;2002年12期7王军;;银行业税负调查分析与相关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的案例[J];金融纵横;2008年08期8卢剑灵;浅谈新税制的税收负担[J];广东商学院学报;1994年04期9郭梓楠,宫旭东,蔡树春,许建华,汤仲才;青海省税收负担现状的调查[J];税务研究;2001年04期10宋瑞敏;;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税收制约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