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品供给目前状况及机制浅析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内容摘要:现阶段由于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等理由,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弱势地位。本论文首先阐述了城乡公共品供给的近况,然后对城乡供给机制做了简要浅析。摘自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关键词:公共产品;城乡统筹;供给机制
:A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

纯粹的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消费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的消费减少,其要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基本特点。它涉及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领域。具体包括: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卫生、和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综合整治、公共科技资源服务、行政法律和社区服务等。

二、城乡公共品提供的近况

(一)城乡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供给差别

与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产品比如水、电、气、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和基础设施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条件。但是在“城乡分治”的二元管理体制下,城市里的公共和基础设施还有公共产品的供应比较充分,管理体制也相对完备,主要是由政府的财政拨款来保证这些公共产品的到位。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同种类型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却很少,资金的来源大部分还是农民自己解决的。大多数农村地区还是不能享受到基础性的公共产品。
1998-2O02年国家连续发行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大概只有30%左右,这些投资的大部分,还用于生态环境治理等大型项目,与农民联系比较紧密的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投入还很有限。截止2006年,全国仍有近4万个村落不同交通,近1万个乡镇不通沥青、水泥路;仍有50%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的农民没有合格、卫生的厕所。

(二)城乡教育进展有着重大差距

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师的年龄、学历、素质等结构非常不合理。同时学生的入学率低,退学率高的现象严重毕业论文范文。以受教育年限和程度来看,全国县级以下(包括县级)农村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23年,城市为8.68年;以教育经费分配来看,教育经费拨款的92%用在了占人口不到30%的城市,而占人口多达70%的农村却只得到了I8%的财政支持;在县乡财政困难、及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不力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基本处于“贫困”状态。

(三)城乡社会保障系统不健全,城乡居民社保水平差距大

社会保障支出作为一单纯的公共产品,是实现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的基本手段。目前我国的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而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现代社会保障系统之外,现在大多数农村的社会保障还是依靠自己家庭的保障和土地保障。另一方面以支出方面来看,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的比例为22:1,城乡人均社会保障费的比例为24:1,2006年底全国试点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仅有1509.1万,而城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235万人,人均达177元,城市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四)城乡公共卫生差别

公共卫生资源城乡分配差距大。占全国人口近70%的农村拥有的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农村每千人口平均拥有不到1张病床,而城市的平均数字均约3.5张;农村千人口只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而城市则在5名以上。2006年城市平均医疗保险覆盖率为51.8%,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只有11.21%,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在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短缺、医疗大幅度上涨的影响下,农村一些地方农民看病难的不足尤为突出。

三、城乡公共品供给的机制浅析

(一)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二元经济结构还要以建国时说起,当时实行的“以农补工”“重城轻乡”的进展战略,演变到现在就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相对独立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本来等城市工业初具规模,具备了自我积累自我进展的能力后就应该工业反哺农业,可是现在在各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重点都会先把财力用于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则是农民要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比如集资、摊牌等)解决大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尽管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进行了“并税除费”的税费革新,可是由于配套措施不改善,不到位,还是没有以根本上解决不足。

(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农村的公共产品很多是由上级政府机构根据自身的喜好或政绩导向来决定公共产品供给情况的,而供给成本却大多让农民分摊,这样导致部分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的现实迫切需求发生错位,增加了农民对公共产品产费用的抵触情绪。在政绩考核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这些基层政府的决策者往往根据考核目标、政绩需要安排供给,而农民、农村、农业的实际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引起供给与需求脱节。同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不清。政府作为单一的供给主体,供给渠道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对公共产品供给多样化的要求,而私人投资由于受政府政策和产权界定的影响,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当涉及两级或多极政府之间的共同事务时,各级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担标准等方面,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分担机制,随意性较大。
科学进展观中“五个统筹”第一点就是“统筹城乡进展”,统筹城乡进展的难点和重点是农村,而农村进展的重中之重又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上。要以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必须重构供给制度,进行必要的制度革新,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需求表达机制,科学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以而实现城乡公共产品的统筹供给。
参考文献:
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制度革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张雅光等.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差别及调整对策[J].农业现代化探讨,2006,5
[3]倪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探析[J].农村经济,2008,1
[4]陈映.新农村建设中城乡统筹进展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求索,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