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类课程教学项目设计探讨与实践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职财会类课程教学项目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项目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重点之一,教学项目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在对教学项目设计要点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可以财会类课程为例,说明教学项目设计在高职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职;财会类课程;教学项目设计
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会计教育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核心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关键。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课程建设与革新,尤其是革新教学策略和手段提出了明确意见。 “教、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重点,这些革新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可以避开如近代教育学家杨贤江所说的“教育与劳动分家”、“脑与手拆了伙,求知与做工离了婚”状况的发生。
“项目导向”模式是众多的教学模式中的一种 ,它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将教学内容确定为可行动的方案,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 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可以得到提高,从而能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般而言,一个好的教学项目来自于合理的项目设计。
教学项目的设计要点
项目导向中的“项目”应该是有结构的项目,即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工作任务模块。 因此,在项目的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项目环境的真实性 既然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项目的设计要尽可能地建立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实际工作信息,在工作中学习。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高职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
项目内容的完整性 上世纪 50 年代, 英国学者波兰尼在研究一般知识的性质时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形、数学公式来表达的显性知识,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默会知识。 同样一张财务报表,不同的人做出来的报表浅析浅析报告,内容、质量会有迥然不同的差异,就是因为在默会知识上存在差异所致。 默会知识是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的,只能靠个体在实践中摸索、顿悟,靠同行之间在工作过程中随机交流与切磋获得。 因此,在项目内容设计上,使这两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高职学生技术学习成功的秘诀所在。
项目完成的开放性 项目内容应多选些来自社会实践中的案例或尚未解决的不足,也就是要选择一些半封闭型甚至是开放型的内容。 所谓半封闭型内容就是答案不止一种,而开放型内容则没有标准答案。 这样的项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高高职学生浅析浅析不足、解决不足的能力。
项目结果评价的全面性 对于项目完成结果的评价,首先,从评价内容上不仅要评价专业技能,而且要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列入评价目标;其次,从评价过程看,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与掌握专业技能、养成职业素质过程中采用的策略与途径,关注学生在参与项目实现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再次,从评价主体方面,评价主体不仅要包括学校教师与学生自身,而且要包括学校外部的企业、社会,以使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更加真实、科学、恰如其分。
财会类课程教学项目设计实例
一个教学项目的实施,通常要经过确定项目内容→搜集整理资料→交流探讨总结→结果评价四个步骤。 根据项目教学方案的实现步骤,财会类课程应将以上设计要点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布置项目,提出工作任务 以笔者所教的《外贸会计》课程为例,笔者设计了两家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要求学生分小组在期末完成这两家企业该月的全套财务处理, 包括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 两家企业中,一家为外贸企业,其业务范围涉及不同条件下的进出口自营、业务,另一家为拥有进出口权的加工企业,其业务范围涉及商品采购、生产及出口销售。 以上所有业务涉及的国内外客户、运输部门、保险公司、银行、海关、外汇管理部门出具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单据均以现行单据为蓝本, 提供给学生做账的也是现行的复币记账凭证、账簿及报表。 整个教学项目设计力求真实,尽量使学生感觉置身于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轻松地胜任外贸企业会计工作。 此外,以往的教学项目设计常以单项设计为主,即每学习一个单元或章节,仅根据此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点设计项目。 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突出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训练,但会人为地割裂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 比如,按照以往的教学项目设计,在学习《外贸会计》的“进口业务核算”一章时,会设计全部为进口业务的项目,同样,在学习“出口业务核算”一章时,会设计全部为出口业务的项目。 结果,对于单独的进口或者出口业务,学生的掌握情况良好,而一旦这两种业务同时发生的时候,学生的账务处理就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在真正的外贸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各种进出口自营、业务一定是同时发生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同时处理这些业务。 因此,通过对两家企业的外贸业务项目的综合设计, 可以增强项目的真实性。 实践证明,通过该项目实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不足的综合能力。
搜集、整理资料 以笔者所教的《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为例,在学期之初,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5 人。 要求每个小组以现有的组员作为员工,成立一家小型公司,公司经营范围由小组成员根据兴趣自选,但全班成立的公司中尽量不出现相同的经营范围。 要求每个小组在学期末提交一份该小组所成立公司的内部制约制度。 为了完成该项目,学生首先必须较清楚地了解所成立公司的行业背景、业务特点、工作流程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公司的内部制约制度。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课堂内外通过报纸、书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整理大量的相关资料,课堂的讲授仅为学生提供一个方向,整个项目,包括最后提交的内部制约制度的格式、内容等全部由学生自行设计完成。 整个教学项目设计体现了完全的开放性,实践证明,通过这种项目教学模式,学生已将《会计制度设计》这门课从“最枯燥无味的课”转而列为“最受欢迎的课”。 此外,期末由各小组提交的内制约度设计资料,经全班学生及教师的讨论整理后,由全体学生共享,即学生可保留这些资料,作为日后实习或工作中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甚至自己创业时的参考资料。
交流、讨论、总结 以笔者所教的《成本会计》课程为例,在学生分小组完成“成本核算的品种法”的实训项目后,要求每组讨论品种法的计算过程及特点,并形成总结,即每组提交一张品种法的核算流程图。 虽然在现有的《成本会计》教材及参考书中,关于品种法核算的流程图很多,但都只是提供一个大概的计算步骤,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计算过程。 因此,学生在看到这种流程图时往往觉得很抽象,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要求各组学生提交的流程图一定要尽量详细、 具体地体现出在品种法下各种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笔者用这张流程图向学生讲解品种法计算过程时, 比用其他任何教材或参考书提供的流程图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实践证明,通过该项目设计,在锻炼了学生浅析浅析归纳能力的基础上,也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既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了成本核算的品种法这一显性知识,又加强了对学生感悟、创新等默会知识的掌握。(责任编辑:会计论文)>
评价 以《外贸会计》课程的期末考核为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外贸会计的理论基础知识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形式完成,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部分为外贸会计的业务处理能力考核,根据每组学生提交的两套企业会计资料(凭证、账簿、报表)及学生在做账过程中的表现打分,评价学生的自我管理、团队合作等职业素质及动手能力。 两部分成绩是独立的,即学生在期末时会得到两个成绩分数:《外贸会计理论》分数与《外贸会计实务》分数。 此种评价模式可以全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可为学生自己及未来的用人单位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价信息。 再以《会计制度设计》课程的考核为例,由于该项目的设计本身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即项目完成结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此项目结果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完成:教师评价部分按照项目“设计一个公司的内部制约制度”分为货币资金的制约、存货的制约、固定资产的制约及期间费用的制约四大部分,对各小组每部分的完成情况分别打分,再给出总评分数,但该总评分只占最终评价的 70%;学生评价部分由各小组以不记名方式交换打分,成绩占最终评价的 30%。 此种评价模式可体现评价主体的多样性,也可反映出学生在参与项目实现过程中的职业素质表现。
教学项目设计的误区
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为教学革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很容易产生一些误区。
误区一:注重项目设计形式,忽视理论教学 受“重实践,轻理论”倾向的影响,忽视理论教学,即为了增加项目设计的生动性,强调项目形式的多样化,而一味追求项目形式的新奇,片面强调兴趣, 导致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 例如,在《成本会计》课程的项目设计中,引入大量世界知名企业由于成本管理不善导致破产倒闭的案例浅析浅析。 这些浅析浅析可能会引起学生对案例本身的兴趣,但对于成本核算策略的掌握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又如,在《经济法》课程的项目设计中,花大量时间带领学生参观真实法庭,或组建模拟法庭,这对于学生在感性上加深对法律学科的理解是不无裨益的,但学生最后到底能学到多少经济法律方面的知识很难估价。 一个成功的教学项目设计,一定要体现出相关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否则就会陷入华而不实的误区。
误区二:注重项目设计的评价,忽视教学对象 通常评价一个教学项目设计是否成功,要看该项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就说明教学项目的吸引力不够。 事实上,高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理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学对象———学生的厌学情绪,这与高职生源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会计教育对于这类学生,应考虑通过项目设计使学习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 因此,对教学项目完成结果的评价设计,不能为了追求表面成绩简单地作出“合格”、“良好”等评判,而是要建立淘汰制,否则会让学生觉得项目完成非常简单,从而使整个教学项目设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误区三:注重项目设计过程,忽视项目设计主体 有时候教师会觉得花了很多工夫进行教学项目设计, 但结果差强人意。 这可能要从项目设计的主体———教师自身来找理由了。 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理解是教学项目设计成功的前提,如果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项目设计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下多大的工夫,都难以实现项目的有效运行。 例如,在《外贸会计》课程中讲授“出口退税”部分的内容 ,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对此部分内容的操作流程及计算细节非常清楚,才可能设计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项目。
总之,在高职财会类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要体现出项目的真实性、完整性、开放性及全面性的特点,避开“重形式、轻效果”等华而不实的教学项目设计。
考文献:
[1]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8,(1).
[2]杨善江,马晓燕.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3]李建欣,方仲民.高职课堂教学革新的若干误区浅析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