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谈文:风险管理在金融会计中革新探究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风险管理在金融会计中的革新探究
摘要:自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NB)诞生以后,网络银行在全世界发展迅猛。网络银行的兴起既是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结果,又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定产物。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银行,传统金融会计(包括金融会计风险管理)将不得不进行革新。
关键词:网络银行 金融会计 风险管理
一、网络银行迅速发展的理由
1.技术因素。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推动网络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网上交易采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电子交易协议。该协议可对交易各方的数据发送进行加密,商家只能看到消费者定单信息,银行只能看到有关支付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持卡人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再加上符合国际标准的身份认证支付网关,更可以有效保证客户资金支付的安全。当前,互联网络安全技术正呈日新月异之势,防火墙和加密新算法、新产品,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技术的日渐完善为网络银行构建了良好的安全屏障。
2.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加剧以及高科技在银行中的应用,各国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要求他们降低成本,进行金融创新。首先,网络银行的发展降低了银行经营成本,一方面节省建立分支机构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网络银行服务,可以大大节省运营成本。据美国网络银行统计,人工出纳每笔成本1.07美元,电话银行每笔成本55美分,网络银行每笔成本2美分。我国利用网上转帐的成本只是电话银行的四分之一,是网点柜台服务的十分之一,网络银行的总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大约为传统银行的四分之一。其次,网络银行的发展转变了传统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美国各家银行因开设网络银行而采取网点收缩战略,仅加州便关闭了120家分行,因而减少员工3,700名。最后,网络银行将以其拥有的广泛信息资源、独特的运作方式,为金融业带来革命性变革。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网上消费、网上理财、网上储蓄、网上信贷、网上结算、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网络银行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市场竞争的热点。网络银行将迫使银行业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战略、经营手段发生巨大变革。
二、网络银行的会计风险网络
银行会计风险是指金融业务可能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即金融会计业务工作中,因制度安排、组织管理、技术策略和人员素质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网络银行会计风险主要包括:法律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计算机犯罪风险、新金融工具风险和支付结算风险。(责任编辑:会计论文)>
1.法律风险。目前,我国银行的立法框架仍主要是基于传统业务,对网络银行和网上交易缺乏相应的法规。因此,尽管网上交易信息系统的技术设计是先进的、超前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法律条文保护的网络交易存在很大风险。例如,如何征收与管理网上税收,目前没有现成的法律对此做出规定,而税收直接与企业的利润相关,因此存在着会计风险。
2.技术风险。首先,网络银行中传输的信息可能被非法窃取、篡改和丢失,具体表现为:冒名偷窃,篡改数据,信息丢失,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破坏,以及虚假信息。其次,现有的防病毒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始终存在被新技术攻击的可能性。最后,现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本身的可靠性不强,需要不断完善。所有上述行为都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引发会计风险。
3.信用风险。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网络上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时恶意透支,或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来欺骗银行。此外,交易中买卖双方的相互抵赖都可能给银行带来风险。由于网上交易时,物流与资金流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分离的,因此如果没有信用保证,网上交易是很难进行的;再加上网上交易一般是跨越时空的,交易双方很难面对面地交流,信用的风险就很难制约。这就要求网上交易双方必须有良好的信用,而且有一套有效的信用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4.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包括:道德风险、内部制约风险和操作管理风险。(1)道德风险是指从事金融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处理业务时,由于受其思想状况、道德水平、价值取向的影响,不能真实完整、准确地生成或提供会计信息,致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进而掩盖或导致金融资产风险的可能性。(2)内部制约风险主要表现为会计结算制度本身不完善,印押(压)证管理不严;会计内部凭证随意制作,复核和事后监督制度不落实;对重点岗位、重要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等内制约度不严而产生的风险。(3)操作管理风险指业务操作人员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非法或未经授权的命令致使系统数据破坏,即会计信息破坏。
5.计算机犯罪风险。随着金融电子化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犯罪不足日益突出。据统计,每年由于计算机犯罪给金融界带来的损失超过200亿美元,实际数据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数目。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形式有:(1)诈骗,利用计算机进行非法转帐、变更款项、截留利息、输入欺骗性数据或记录、放款透支限额等手段;(2)窃密,利用各种手段窃取个人、单位、国家的机密,以此进行肮脏交易,甚至出售给境外组织等;(3)破坏,即利用各种手段破坏计算机软硬件资源;(4)盗用。显然这些犯罪行为都将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阻碍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责任编辑:会计论文)>
6.新金融工具风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金融创新的大背景下,衍生金融工具为整个资本配置市场注入了极大的活力。但它的负面作用也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1)增加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依存性和脆弱性;(2)削弱了管理当局的监督和管理职能;(3)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必定会加大网络银行会计风险,未来表外业务会计风险与防范重点逐步转移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风险与防范。
7.支付结算风险。支付结算风险包括结算风险、核算风险和汇率风险。结算风险是利用结算管理的复杂性和不健全性的特点和弱点,通过结算凭证和结算渠道进行套取、侵吞、挪用结算资金所带来的风险。核算风险主要表现在凭证审查不严,账务处理不及时,账务检查核对不力,复核监管不利,电脑制约机制不建全,以及核算策略不当造成资金被截留、挪用、骗取、贪污、盗窃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外币报表折算中国际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三、网络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
1.法律风险的防范。首先,银行等国家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网络银行准入条件,电子票据、电子签名和合法性),并制定违法法律制裁措施,开设网络电子化监管系统。其次,由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工商银行等各家商业银行共同建设金融CA、总中心临时负责建设和运行,以便给各家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并节约投资。同时制定《数字签名法》来确保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操作规则、监管部门及发证机构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网络银行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不被篡改性和抗否定性。再次,积极参与国际立法、制定统一的税收征管原则和管辖权公约。最后单独制定《计算机犯罪处罚条例》,严惩计算机犯罪行为。
2.技术风险的防范。首先要从提高银行技术水平入手,如应用防火墙技术、信息加密通信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以及授权技术等保证信息传递的畅通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加强硬件建设和定期维护。
3.信用风险的防范。防范信用风险的有效对策是尽早建立全国性的用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参照国际个人信用管理条例,将用户(包括个人和企业)划分成不同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用户授予并输入不同的权限。如信用度为AA的用户可以有很高的透支额度,对于信用度为CA银行可实施禁止透支;此外,针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用户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对信用度低的用户在贷款审批时可采取实地考察和资料审查相结合的方式。
4.管理风险的防范。首先,建立健全制度,加强严格监督,如建立交易的安全制度、交易安全的实时监控、提供实时转变安全对策的能力、对现有的安全系统漏洞的检查以及安全教育等,尽早对网上支付系统建设进行管理,积极防范、化解潜在的风险,推动网上支付系统的规范、健康发展。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加大惩罚力度;改善会计环境,增强独立性,减少被迫提供虚假信息带来风险的可能性。最后,建立科学全面、跟踪及时的会计信息系统,为防范银行风险提供及时、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责任编辑:会计论文)>
5.计算机犯罪风险的防范。防范计算机犯罪风险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和健全计算机安全管理条例;(2)搞好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队伍建设;(3)严格按适应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办事;(4)系统应具有相应的安全机制;(5)安装监控系统;(6)建立计算机稽核队伍;(7)加强管理口令、软硬件资源等。
6.新金融工具风险的防范。主要是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内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至少包括这样几个环节,即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衡量、风险的制约和风险的报告,其中风险的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外部监管涉及许多会计不足。根据《巴塞尔协议》、《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指南》等的要求:各国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国国情,劝告、监督当地金融机构,在其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制度,内容包括:(1)对衍生金融工具所包含风险的识别和衡量;(2)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适当的监察;(3)具体从事衍生业务的基础管理人员经常检查和制约有关风险;(4)统一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5)全面的内部稽核和审计系统。
7.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首先,银行和金融企业通过自身职能,把整顿结算程序、加强账户管理、执行结算管理制度(包括结算纪律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结算岗位责任制度、结算质量考核制度)作为会计结算风险监管和防范的重点,以减少结算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完善会计核算监管制度,强化监督手续,加强检查复核,严格账务处理规程和会计核算责任,通过不断完善的会计核算监督体系,尽可能防范核算风险的发生,以减少风险损失。最后,及时反映和披露汇率变动信息,减少折算损失。

(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