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工业园区政策演变和提示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绪 论

农村工业化,基于两种目的:一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村的充分就业;二是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农村工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纵观世界特别是亚洲农村工业化发展历史,大都经过前期、中期、后期即成熟期三个阶段。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用工业的技术、装备和制度改造农村,并用工业文明改造农村和农民。农村工业化的理论含义只是被理解为在农村社区内兴办各种工业加工制造业等非农产业。所谓“农村工业化”应当是指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技术、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工具装备,管理制度等)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促使农村经济系统向现代化转型,最终达到建立在城乡经济一体化基础上的国民经济一元化目标。
很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通过农村工业化政策来解决各种城乡不足。革新开放以前的中国亦是如此。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政策要求首先牺牲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大力发展现代工业集中的城市经济,然后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到一定发展阶段再集中精力发展农业和农村,并通过实现农村工业化即现代化来解决城乡矛盾。从20世纪50年始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工业化走过了萌芽时期、幼年时期和增长回升时期等几个不同的时期,目前尚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概括起来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农村工业化。革新开放之初,中国实行了分散的乡村工业化,其本意是通过扩展对农村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来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并由此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②向城镇集中。革新开放中期,为了克服乡村工业分散的缺陷,不少乡镇工业向县级城镇集中,将乡村工业化聚集起来的能量引向城镇经济,并带动乡镇人口向县城转移,促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发展。③农村工业化小区,农村工业开发小区,就是有规则、有组织、有重点地在有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地区(县、镇、乡)建立农村工业开发区,集中管理、扶持农村工业,并以此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找到联系的纽带,使农村工业化与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机地连为一体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便在于中国农村工业化政策的意义,并且,对于中国乡村企业各种发展模式和道路的一般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但是对在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影响的体制因素进行浅析浅析的,却非常少见,这正是本论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实行农村工业化政策的含义

中国在革新开放以前的一段时期内,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但由于过度剥夺农业,实行城乡隔离,城乡之间缺乏正常的市场联系,造成了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和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强化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二元特点。中国对农村人口迁入城镇有严格的限制。80年代以前,城乡壁垒森严,农民既不能“离土”也不能“离乡”,始终被束缚在土地上,农业劳动力就地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即倡导“离土不离乡”的形式,把产业转移同地域转移分割开来[ ]。当时农业生产效率长期低下, 农民收入水平低,处于绝对贫困状态,农业部门为工业化提供的资本积累开始枯竭。革新开放以来,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制造业为依托,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外向型经济也颇具规模,许多地方小城镇建设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城乡差距缩小甚至消失了。
由乡镇企业开启的中国农村工业化,是在极其特殊的背景下产生并取得成功的。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偏重重工业的发展,而为国家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从而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首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革新,实行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取消了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上的种种限制,明确了农村工业化的合法地位,为农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柱和路线保障。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以及由他促成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为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原料、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供给。体制革新引起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是促成农村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理由[ ]。从1979年到1983年市场扩张是农村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一个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重工业化战略的持续推行,造成了精工产品供给的巨大缺口,当80年代初政府鼓励农民兴办乡镇企业时,消费品市场严重短缺,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拥有丰富廉价劳动力而技术水平不高的乡镇企业,恰好可以胜任这些产品的商品性生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长期压制的市场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购买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