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理由及改善措施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理论上讲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企业真正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而给予格外的重视。大多企业还将内部审计定位在与其他职能部门一样的服务部门的位置上。所以国内企业舞弊案件居高不下也不足为奇。本文总结了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内部审计的措施。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不足;措施
本世纪初期,随着国内企业舞弊案件发生率的不断提高,其引发的金融风险和不良资产不足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企业管理不足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不足讨论的深入,企业内部审计不完善这一不足逐渐浮出水面。于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上,但是研究成果虽然解决了一些原有的不足,但并没有促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变。

1.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呈现出的不足

1.1 职业化程度不高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企业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企业内部审计就要发挥其监管作用。而职业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定趋势。这种发展特点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上有着很强的独立性,甚至不需要企业经营者决定其薪资和升迁不足。但是我国企业内的审计部门首先就不具备这种独立性,就性质而言仍是企业的服务人员,不具备这种明显的职业化特点。所以说很难保证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财务信息的质量。

1.2 企业对审计监督职能的回避

从性质上看,审计应以国家的立场为工作的出发点,但是企业在管理内部审计部门时会刻意强调其服务职能,而回避监督职能。那此时其内部审计就是以企业的立场为工作的出发点,有悖审计的工作性质。企业作为局部利益所有者其部分利益是要服从于国家整体利益的,但是部分企业不愿意履行这部分职责,那审计人员的工作就无从切实展开,不敢查、不让查成了阻碍审计工作进行的主要理由,久而久之,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就被瓦解掉了。

1.3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不高

综合上述现象,我们了解到由于种种理由有些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无法发挥出监督的职能,但是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甚至连服务职能都无法发挥。因为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大量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却不重视对工作质量的制约,导致工作量大去没有效率,甚至很多审计人员在对绩效的评价上都没有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表面看来审计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事实还存在着难么多徇私舞弊的现象。

2.改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先不说企业内部审计自身的不足或是企业的不足,单就审计环境而言我们就较世鉴于企业内部审计近况及存在的突出不足,无论界发达国家相差太多了。其次就是在角色定位、体制和策略等方面都无实现与世界接轨,所以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要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不是很容易。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在国际上就没有可比性,也没有竞争力可言。国内品牌很难打入国际市场或是被国际认可。那要改善这种局面,就需要国家与企业之间的配合,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改善审计环境。

2.1 明确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能

在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扮演着一个比较特殊同时万又万不可缺少的角色。一方面它要服务于企业,要保证企业的内制约度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执行,要保证企业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内都能切实的完成该阶段的发展目标。即便是没有完成,也要如实反映出来,同时也要将没能完成的理由反映出来,以便决策者进行下一步战略部署。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要代表国家督促企业完成其法律责任和社会义务。要及时反映出企业内部存在的违法乱纪或是有悖道义的行为,要保证我国企业健康发展。这就是企业内部审计特殊性的体现,因为它有一部分职能从属于企业,两一部分职能是不受企业支配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不愿意承认或是可以回避其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事实上这是不科学的,若要保证审计工作有效,这部分不可支配的职能是必须要承认的,企业合法经营,国家赋予的各项责任和义务都一一履行,为何还要回避审计。此外,受支配的职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其工作结果可以根据不同人主观愿望的变化而变化。不受支配的才是真真正正对事实的反映。所以企业管理者要摆在看待内部审计部门的心态,重新审视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目的,并重新衡量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2.2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要具备足够的独立性

通常让内部审计机构直属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提升组织地位,也可增强其审计独立性。但是在一些企业中,内部审计是与财务、人事等部门一样,作为平行的职能部门而存在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就缩小了审计的独立审计范围。所谓独立性,就是审计人和被审计人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结构的客观和公正。企业内的整个审计系统,包括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乃至于审计经费的来源都应是独立的,不受被审计部门干涉的。所以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独立性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2.3 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制约

2.3.1 规范审计作业程序

在审计工作发生前,要做好事前工作,包括:首先,认真预测、浅析浅析被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并根据预测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其次,要根据被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审计人员和主审人员;再次要求被审计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以书面形式作出信用承诺,保证其提供的材料真实、合法。一旦发生审计纠纷,被审计单位或部门要依据承诺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撰写审计报告时要格外注重对财务信息的披露,并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审计与被审计双方负责人的责任。在报告提交前可交由未参与此次审计活动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预检,有助于质量把关。

2.3.2 建立建全的复核制度

内部审计的作业领域在不断扩展,审计对象也越发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这无疑加大了审计工作质量制约的难度。所以健全的复核制度显得格外重要。审计工作除了要 经过主审人员和部门主管复核的环节之外,企业还应该设置一个专门的复核机构,保证审计质量。

2.3.3 加强审计质量的监督与考核

要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监督,必须首先了解内部审计执行的效果。而绩效方面的研究,考核是最好的获取研究内容的途径。所以企业要定期组织对内部审计业务的考核,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同时为了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制约,企业可在审计业务中加设责任追究制度。并以责任为牵制,督促审计人员加强对自我行为的制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质量要求展开审计工作。

2.3.4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再教育

所谓完善并不意味着既要换汤也要换药,原汤原药都可以保留着,只要调好火候继续煎熬,药渣仍可继续散发药效,滤过药汤,仍是一碗药到病除的好药。所谓火候就是指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再教育。这是继企业内部审计环境、审计机构之后的进一步改善工作。再教育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专业审计知识的再教育,二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再教育。我们要保证内部审计与时俱进,就一定要使其与最具时代代表性的技术相结合。此外,加强有关审计的政策和法律的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及时掌握政策和法规的变动情况,一来可以保证审计质量,而来可以有效的规避审计风险。有利于审计人员自我保护。
3.结论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不足,同国家现有的制度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配合、多管齐下。那企业需要做的就是在态度上肯定审计的重要性,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设置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在这个环节中要切记一点——独立性。最后就是对审计人员的规划 。总之正确的经营态度是企业存活和发展的基础。而内部审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维持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柯思宇.新准则下原待摊、预提费用过渡策略的探讨.会计师,2007,(11).
[4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FMl.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