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实践和风险管理探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是我国技术革新系统中面向产业共性需求的子革新系统。目前多数联盟处于进展初期,面对运转机制不改善,管理实践经验缺失的不足。本论文在总结我国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实践基础上,鉴于其风险探讨中的碎片化特点,以事前、事中、事后视角,探究了联盟运转历程中风险因素的内在关联,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在联盟试点初期,本探讨有助于帮助管理者对风险形成整体性认识。
关键词: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风险阶段性反馈
本论文为教育部课题(12YJA790203)、辽宁省科技厅课题(2011401017)、沈阳市科技局课题(F11-263-5-26)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一种革新方式,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本质上是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缔结的技术联盟,其对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以而提升我国自主革新能力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一、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与实践探讨

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进展路径因各国产业实际情况而不同。国外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但由于产业基础、产业组织、科研体制等不同,国外方式无法完全移植。联盟成员紧密合作联系的最终形成,是一个实践历程。由此形成本国特点进展路径和方式需要以本国联盟的实践为基础。目前,在我国大力支持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构建的背景下,在产业层面、区域层面及跨产业、跨区域层面,联盟蓬勃进展,这为我们提供了众多的观察素材。

(一)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国内产业技术革新联盟定位于产业层次的共性不足,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宗旨。它是国家革新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技术革新系统中面向产业共性需求的子革新系统,属于产学研合作革新范畴。产学研合作革新的具体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但国外探讨主要聚焦于企业战略联盟,国内探讨主要着眼于传统产学研。前者一般是企业基于直接的商业利益和具体的市场机会进行的合作,而后者在规模、资源聚合的程度等方面与产业技术革新联盟有显著区别。由此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组织管理没有现成的方式,如何凝聚产业革新资源等需要不断的探讨。

(二)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探讨的实践

第一,联盟组织实施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首先,联盟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制订。联盟调研成员企业技术需求,形成一致意见,将其反馈给科技部门,影响项目设置。一方面可以提升科研与需求的对接;另一方面为联盟进一步组织成员申报承担课题做铺垫。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联盟在项目进展、阶段验收、难题协调解决、终期验收等环节承担管理监督和保障工作。
第二,形成联盟科研革新计划储备机制。科研革新充分体现成员的技术难题与需求,通过总结凝练到联盟的近中期科研革新任务中。充分梳理产业的技术革新技术储备和需求是联盟协调产业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基础工作。
第三,建设联盟公共研发平台。公共研发平台是联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的硬件载体,是联盟落实共性技术研发的实体依托。研发平台建设涉及资金投入、组织方式、人员配备、运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国家支持依托联盟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研发平台的制度革新最能体现其组织革新性,是推动联盟可持续进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半导体产业技术革新联盟成立“联合实验室”的做法不失为制度革新之举。
第四,联盟推进标准及品牌工作。大多数联盟处于进展初期,没有实质性的进行标准和联盟品牌建设工作。但在众多联盟进展规划中,都将标准工作做为中长期任务进行
部署。联盟具备推进标准工作的组织优势,可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做为支撑,在成员间建立知识产权共享制度,形成技术规范,进而推动标准的市场化。
第五,探讨联盟组织管理机制。联盟成立初期,有着诸多不足,如与外部科研体制协调对接有着一定的障碍,政府引导支持联盟进展的机制不健全,联盟的合作收益不显著,成员间合作联系的紧密度和战略协同不够等。这些均需要联盟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制,提升联盟凝聚力,为产业提供持续的革新源和技术支撑。

二、产业技术革新联盟实践中的风险因素

运作初期是联盟组织机制以无到有,最不健全、最脆弱的时期。此时,改善运转机制的思路,一是可以根据实践中发现的不足,通过相应补救措施的策略来进行;二是可以在事前通过浅析联盟运转中的风险点,把风险制约作为组织运转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后一种策略需要联盟管理者对联盟风险种类、产生机理、风险后果及其不同因素间的关联等有系统、细致的认识。之前关于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风险的探讨大多有着碎片化特点,不利于管理者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对联盟的风险产生整体性的认识。本部分结合联盟管理实践历程,以事前、事中、事后角度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并考察反馈传导机制,以期为联盟管理者进行风险管理提供系统性、历程性的视角。

(一)事前风险因素

这些因素影响联盟结构及成员合作或竞争倾向选择。事前风险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企业间的竞争联系。包括企业间竞争程度、成员间互补性、对惩罚的预期等。第二类是指影响联摘自本科会计毕业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盟成员协同一致的因素。联盟中的成员具有独立性,由此契约签订是成员间合作的内在需求。文化不兼容、成员内部决策的差别,以及不足等导致联盟管理的复杂性,增加联盟成员的合作成本。

(二)事中风险因素

在联盟动态进展历程中,事中因素与上面陈述的企业冲突和管理复杂性相关联。直观地讲,这些因素与历程相关,并且对联盟进展产生强烈影响。在运转历程中,外部环境变化、成员对贡献均衡的感知、多边学习节奏、不对称依赖,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对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产生显著影响。第一,在外部环境变化方面,经济环境变化、需求萎缩或技术结构的变化是影响联盟绩效的外部环境因素。第二,Porter andFuller(1985)的探讨认为只有每个成员均认为贡献是均衡和平等的,联盟才能保持稳定。然而,对于成员贡献度的评定需要非常有效率的监督才能完成。第三,产业技术革新联盟为不同企业间专有知识的相互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制。但双边学习的效果取决于成员自身的学习倾向和能力,同时也取决于成员的坦率程度。第四,与对联盟具有制约性的成员相比,谈判力较小的成员更脆弱,由此他们会比较积极的推动契约的重新谈判,来重新获得制约力或者一起离开联盟。

(三)事后风险因素

事后风险因素与联盟的产出有关。联盟的产出包括成员资产的利用效率、公平性和目标的完成度等。在每个阶段性末期,成员会重新考量联盟收益,并开始新一轮谈判、承诺和履约合作历程。首先,当成员感觉联盟利益分配不公时,会引发联系冲突,此时具有强社会联系的成员会协同探讨最满意的解决案例。其次,合作是成员间的“学习——评价——调整”的历程,效率和公平性是比较重要的参数,成员共同分享收益回报是维持联盟稳定的重要因素。再次,联盟中的信任和承诺可以抵消和缓解不稳定性,但是信任的形成非常困难。

三、基于阶段性反馈的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风险模型

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的合作体现出比较显著的阶段性,即设立阶段性任务,经过“谈判——承诺——执行”的历程循环,实现或不能实现阶段性目标。这是一个完整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防范历程。但成员之间的合作并不仅限于此次阶段性任务,只要联盟有着,成员之间会产生针对下一个阶段性任务开始“谈判——承诺——执行”历程。此时,成员对前阶段相关因素的评价和感知就成为下一阶段谈判的初始值。每个成员的决策基础,依赖于各自对上一阶段联盟运转收益和效率的评价和感知(Ring andVan de Ven 1994)。在每个阶段,成员会重新评价联盟的价值。基于联盟管理者的动态认知需求,事前、事中、事后风险防范评估和历程重新开始,循环往复。(图1所示)

四、基于阶段性反馈的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运转机制构建对策

第一,加强对入盟成员的资质审查,建立成员退出机制,改善对联盟成员资质的动态管理。资质审查应当权衡新旧成员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比如以成员已经对联盟相关产业进行了实质性的投资或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条件。成员退出的制度安排,应当注意保障其他成员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违背联盟协议或者在合作项目中不遵守合作协议的成员进行惩源于:财务与会计学科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罚,降低成员联系风险。
第二,加强联盟自身的组织机构建设,革新运转机制,改善职能分工。具体研发任务主要由联盟成员完成,在此历程中,联盟在技术、资金、制度等方面起到支持、协调、保障作用。如联盟统筹科学研发项目规划,推动不同项目间的沟通,保证不同环节在技术上的一致性。一个富有领导力的联盟可以鼓舞产业核心企业的研发积极性,系统性降低各类风险。
第三,重点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系统是联盟帮助提升产业竞争地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知识产权既是成员对联盟进行投入的形式之一,也是联盟进行利益分配的主要内容。联盟应积极探讨建设专利池,推动联盟成员进行广泛的交叉许可,提升产业整体研发水平,尽可能减少因知识产权归属而引发的争端。
第四,在联盟内部积极推动建立学习型组织建设。联盟合作历程中技术、资源、能力的不断交换与更新,是合作技术革新的基础,也为企业提供了学习机会。有学习意识,并且学习能力强的成员竞争地位上升,而忽略合作历程学习机会的成员竞争力削弱,以而造成沟通与合作的困难,威胁联盟合作联系的稳定。在积极营造成员相互学习的氛围前提下,联盟注重引导成员在合作历程实现同提升。
参考文献:
张全芝. 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其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程.2010,(19):70-71
魏淑慧.企业动态联盟的风险管理[J].工会论坛.2006,(6):74-76
[3]向玫.战略联盟的风险及风险回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增刊:60-61.
[4]刘静.产业技术革新战略联盟组织形式的法律解读[J].探讨生法学,2009,(10):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