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文化培育与构建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审计文化培育与构建
摘 要:审计文化是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审计工作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论述了审计文化的内涵及特点,阐述了审计文化的作用以及审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未来审计文化建设的方向。
关键词:审计文化;审计精神文化;审计理论;培育与构建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审计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一部分,当然也需要不断建设和发展。在当今时代,如何建设审计文化,倡导何种审计理念,是当前审计机关和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进一步深思与研究。
1 审计文化的内涵
1.1审计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审计文化?审计学术界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从广义来说,审计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实践中创造的与审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审计文化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审计文化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属性。
审计文化的自然属性是审计工作中具有的属性,是共性,如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审计手段和策略以及审计行为等。审计文化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审计文化的共性,是不同国家相互交流的基础。
审计文化的社会属性是审计工作中所形成的属性,是个性,如美国审计文化、日本审计文化、英国审计文化和中国审计文化等。审计文化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审计文化的差异性。
1.2 审计文化的特点
(1)时代性。审计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受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必定随着社会经济关系发展而发展,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科学性。审计文化的形式、发展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它不能超越特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一定社会环境必定而且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文化,而落后的审计文化在新的审计环境中也不能起支配作用。
(3)开放性。我国加入 WTO 后,审计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我国的审计文化经历 20 多年的发展,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审计文化成果,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审计文化成果。
(4)差异性。审计活动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审计活动必定会受到政治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国家,既使在同一社会、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阶段,审计文化也不尽相同。例如社会国家较集权社会国家的审计活动其透明度和公开性更好,其独立性更强。
(5)活着性。文化有活动着的,也有死去的,而审计文化是一种活着的文化。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其政治和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审计理念、审计方式、审计手段不断创新,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适应时展的要求。
1.3 审计文化的内容
审计文化一般包括:审计物质文化、审计制度文化和审计精神文化。
审计物质文化,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办公设施及其他物质生活资料、审计技术和审计报告等。如办公环境、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它是表层文化,是审计精神文化的载体,是建设审计文化的基础。
审计制度文化,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长期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等。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审计基本准则、审计组织结构、审计机构与被审计机构的关系等,是审计物质文化和审计精神文化的纽带,是中层文化,是建设审计文化的保障。
审计精神文化,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审计精神、观念和作风,是人的思维范畴,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审计过程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主要包括审计价值观、审计精神、审计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审计作风、行为等,是建设审计文化的动力。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发展。良好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够创造丰硕的物质文化,而良好的物质文化又能推动制度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化的发展,为建设和发展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物质基础。
2 审计文化建设的作用
(1)导向作用。审计文化包含审计制度文化,审计制度文化规范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的行为,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供了审计导向。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必须遵守审计法律法规、审计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等,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服务群众。
(2)约束作用。审计文化注重研究人的因素,提倡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相信人、培育人,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行为,如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审计准则、审计职业道德以及行为规范等,使审计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按章办事,塑造和谐、文明、依法开展审计的良好形象。
(3)凝聚作用。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审计精神文化,审计精神文化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共同追求的文化。精神文化能够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能使个人的思想情感、命运与审计机关集体命运联系起来,激发审计人员的责任心、认同感,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审计人员凝聚心,在逆境中能够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共同战胜困难。
(4)辐射作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塑造依法办事、廉洁自律、实事求事和客观公正的良好形象,以审计文化影响审计客体,增强审计文化辐射作用,营造全社会理解审计、配合审计、支持审计的良好氛围。
(5)推动作用。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通过审计文化的建设,对单位管理制度、内部制约制度和经济效益进行检查评价。根据审计过程存在的情况,提出改善的意见及倡议,并要求建立健全内部制约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良好的审计文化,能推动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单位向良性方面发展。
3 审计文化建设的措施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审计文化是长期审计实践积累和形成的,是审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审计文化渗透于审计各项活动之中,影响和决定着审计人员的行为,是增强审计机关凝聚力、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确保审计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3.2 加强审计文化的宣传力度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要注重审计文化宣传建设,要把审计工作和审计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网站、报纸、杂志等媒体做好审计文化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审计文化宣传力度和质量,扩大审计宣传领域和审计的影响。要大力宣传《审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使人们进一步增强审计法律意识,真正使审计文化为社会所感知、认同和接受。
3.3 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
审计人员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客体。审计文化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是审计人员塑造出来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和掌握审计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法律法规、计算机等知识。审计人员除了要掌握政治和业务知识,还要具备调查研究、浅析浅析判断和文字表达能力。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寓服务于审计监督之中,在审计监督过程中体现服务。要牢固树立审计精神,努力塑造审计人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4 审计文化建设的方向
4.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要求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审计文化建设中去。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立审为公,执审为民的意识,始终坚持廉洁从审、秉公执法的原则。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审计文化,使审计文化建设符合时展的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
4.2 培育先进的审计文化
审计人员要不断加强后续教育,增强自己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审计文化建设的需要。先进的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的生命力,是审计事业存在的动力。只有建设先进的审计文化,才能推进审计管理化、科学化,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才能为经济发展更好服务。
4.3 加强科学发展的审计文化
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实践“三个代表”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注重用科学的发展来引导审计实践。在审计实践工作过程中要把科学的发展贯穿于审计工作中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通过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计理念。(责任编辑:会计论文)>
4.4 构建和谐的审计文化
审计工作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和作用的同时,要以实现“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为目标,在服务和谐社会中实现审计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着眼全局和民生的审计价值观和审计理念,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方针。要增强审计部门的亲和力、凝聚力,注重自身建设和作风建设,讲话要文明,办事要热情,行为要端正,着装要整洁和得体。工作态度要诚恳、和蔼,讲实事,摆道理,以理服人。要依法审计和文明审计。坚持“一审、二帮、三促”的原则,以审计促发展,以审计促和谐,努力营造和谐的审计文化氛围。
4.5 建设面向未来的审计文化
在当今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审计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发展,审计理念、审计方式、审计手段需要不断创新。要整合审计资源,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人员不仅要适应环境的能力,同时也有创造和转变环境的能力。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增强创新意识,用新理论、新策略、新技术建造面向未来的审计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温州市内部审计协会.现代内部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3]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陈亭楠.现化企业文化[M].北京:管理出版社,2004.
[5]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桂建平,倪国爱.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2006.


(责任编辑: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