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风险偏好下投资选择与证券市场运行效率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文摘要】:“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意大利谚语告诫人们要用组合投资的方式来控制风险,马柯维茨也从理论上论证了组合投资在分散风险中的重要作用,给出了风险规避型投资者在投资组合选择中的最优解。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经济过程中的不同主体由于其对风险偏好的态度不同,决策目标不同,最终会导致其投资选择行为也不相同。充分了解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选择行为,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证券市场运行特征不仅对完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规范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提升证券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本文依据一般性的分类方式,将投资者分为风险规避型、风险中立型、风险追求型三类,运用效用函数和资产组合理论分析我国股市中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由于马氏投资组合模型过于“理性”,不符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有限理性的实际情况。基于此,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引入心理因素,提出了基于风险偏好与心理特质的交叉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投资者的行为选择特征,并将投资者最终归结为:自信交易者、跟风交易者和信息交易者三种类型,并探讨了各主体类型下的市场运行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各类投资者的供求函数,利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混合交易模型,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数据,给出了混合交易模型的经验证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论:(1)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的投资者的最优资产组合选择是不一样的,在收益率分布未知的情况下,马氏理论并不能给我们多少具体的操作性指导;(2)主流金融学定价模型与现实证券市场运行状况不相符的原因在于其假定对现实的过度偏离,基于一致性假设下的模型必然缺乏微观基础,而本文提出的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混合交易模型不仅能体现它的微观基础,而且经验分析表明它可以很好地预测股市的运行状况;(3)股票市场是“羊群行为”、“正反馈效应”和理易者“纠偏”的综合体,实证中有关“羊群效应”、“过度自信”、“有效性”等的结论具有同生性特点,谁强谁弱取决于投资者类型的分布状况,只要“正反馈交易”与“从众交易”存在,证券市场套利的作用总是有限的;(4)我国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不高,导致资产并不能正确反映证券本身内在价值的原因在于套利交易者比例太低。
【关键词】:资产组合投资者异质性有限理性混合交易模型市场效率
本文由会计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内容摘要4-5Abstract5-8第1章 导论8-20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101.1.1 选题背景8-9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9-101.1.3 选题的现实意义10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81.2.1 资产组合理论11-131.2.2 行为金融理论13-151.2.3 证券市场运行效率15-18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18-191.3.1 研究思路181.3.2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18-19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19-20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191.4.2 本文的不足与进一步要做的工作19-20第2章 风险偏好与投资组合最优解20-322.1 基本假设20-242.1.1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20-212.1.2 有效边界线21-222.1.3 无差异曲线22-232.1.4 最佳投资组合23-242.2 风险规避型投资者的最优选择24-272.2.1 理论推演24-252.2.2 最优资产组合求解25-272.3 风险中性型投资者的最优选择27-292.3.1 理论推演27-282.3.2 最优资产组合求解28-292.4 风险追求型投资者的最优选择29-312.4.1 理论推演29-302.4.2 最优资产组合求解30-312.5 本章小结31-32第3章 投资者异质性与市场效率32-463.1 证券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32-353.1.1 从"完全理性"到"有限理性"32-333.1.2 有限理性下的异质性投资者行为选择33-353.2 投资者有限理性与证券市场运行特征35-383.2.1 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证券市场运行特征35-373.2.2 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现状37-383.3 投资者有限理性与证券市场运行效率38-453.3.1 基于投资者异质性的股市混合交易模型38-423.3.2 基于混合交易模型的证券市场分类42-433.3.3 基于混合交易模型的证券市场运行效率评价43-453.4 本章小结45-46第4章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特征与效率的实证分析46-504.1 变量与数据的选择464.2 证券市场收益率序列的总体特征46-484.3 证券市场混合交易模型的估计484.4 实证结论48-50第5章 结论和建议50-535.1 结论505.2 原因分析50-515.3 对策建议51-53参考文献53-55后记55 附:参考文献1李扬;关于我国证券市场风险及其管理的五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1期2;周小川强调切实防范和化解证券市场风险[J];金融信息参考;2001年02期3高伟;基于参与者有限理性的证券市场风险研究[J];海南金融;2005年03期4万兵;李建新;;证券市场的风险控制[J];网络财富;2009年05期5宋清华;《证券法》: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坚实屏障[J];武汉金融;1999年08期6陈利,杨芳;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风险的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1期7王芬;;我国证券市场制度性风险化解及措施[J];经济师;2006年06期8王志勇;吴文迪;;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及其改善措施[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6期9张宗新;朱伟骅;;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结构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12期10张占照;张干如;;论建立我国统一独立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J];金融与经济;199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