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中小企业革新型中小企业成长和谐性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0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是企业成长的两股源动力,若两类成长不和谐,将成为企业成长的阻力。用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分别描述企业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分析发现创业板企业可持续成长性不高、成长协调性不强。因此,文章认为我国暂时不能过分依靠企业内涵式成长保障创业板市场高成长,必须适度借助退市制度。
【关键词】 创业板企业; 规模成长; 效益成长; 可持续; 协调性
我国创业板市场汇聚着大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从近几年公司业绩频繁变脸看,许多企业的成长性值得质疑。创业板上市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高成长的潜质,能否推动创业板市场健康成长,创业板市场依靠企业内涵式发展需不需要外部保障机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性已逐步得到学者与专家的重视。朱和平(2004)从财务潜力、人力资本力量、市场与公共关系、技术与创新能力四个层面设计成长性指标体系,运用AHP方法组成设计模型,以香港创业板市场20家软件开发与经营企业为样本进行检验、评价,认为其设计的模型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企业的成长性和潜力。胡经生(2009)认为我国创业板只有能选拨出大量高成长型企业上市,又能为上市后提供机制保障其高成长性,才能达到创业板政策设计的目标,才能取得成功的创业板市场。张玉明(2011)设计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成长性进行检验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预测模型。刘金林(2011)、穆林娟(2011)采取因子分析法评价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喻凯(2011)侧重分析R&D投入这一要素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认为R&D投入对公司成长性有一定影响。徐维爽(2012)采用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认为创业板公司成长性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对公司成长性的贡献有限。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创业板上市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因素;二是采用指标评价企业的成长性。虽然研究过程中考虑到大部分影响因素,指标设计也比较全面,但是过分关注成长结果,忽视影响企业成长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企业成长取决于企业成长的促进力和抑制力的合力所可能产生的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能量和发生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企业成长的促进力(李柏洲,2006)。因此,本文以影响企业成长因素之间的协调性为切入点,主要分析创业板企业成长质与量的和谐性,以探索创业板企业内涵式发展是否可以保障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高成长。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模型

企业成长取决于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能力和潜力,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程度(李柏洲,2006)。企业成长是质与量的统一,同时也是质与量的互动。量的增长会促进质的提升,任何质的提高需要量的积累,企业质的提高也会促进企业量的增长。只有量的成长与质的成长协调,量的成长动力与质的成长动力的方向一致,企业才可能可持续成长。企业量的成长主要表现为规模成长,质的成长主要表现为效益成长。(2008)认为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可以反映企业规模成长,利润平均增长率能反映企业效益成长,因此,本文选择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分别描述企业规模成长性与效益成长性,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至少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1.企业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可持续;2.企业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协调程度高。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的可持续性给企业成长提供不同性质的动力,规模成长使动力发生量变,效益性成长使动力发生质变,但是由于规模性成长与效益性成长不协调,可能会形成企业成长的阻力,因此企业成长更应注重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协调性,只有同时满足两个特征的企业才可能持续成长。因此,设计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函数为:
GROW=F(GRA,MBRG,GRA&MBRG)
在成长函数中,GROW代表企业成长性、GRA代表利润增长率、MBRG代表营业收入增长率、GRA&MBRG代表利润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协调程度,其中GRA&MBRG对企业成长影响最大,同时影响GRA、MBRG的作用效果。

(二)研究样本说明

本文选择创业板2010年6月30号以前上市的90家企业2008—2011年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考虑:1.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一般是创新型、成长性较高的中小企业,基本能反映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质;2.考虑到我国创业板企业上市时间不长,为了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创业板企业的成长性,因此选择了已上市两年的90家企业2008—201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样本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海证券公司,在此基础上自行计算整理形成相关数据。

三、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分析

由于90家企业都是在2010年前后上市,因此,本文将企业划分为上市前与上市后两个时间段,将2008—2009年视为上市前(后文简称上市前),2010—2011年视为上市后(后文简称上市后),分别分析企业的成长性。2008—2009年企业的GRA的均值为55.58%,MBRG的均值为43.95%,其标准差分别是64.99与56.96;2010—2011年企业的GRA的均值为12.78%,MBRG的均值为27.16%,其标准差分别是28.13与23.67。说明上市前企业的GRA与MBRG差异较大,上市后企业的GRA与MBRG差异明显变小。从90家上市企业2008—2011年的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年利润增长率摘自:毕业论文摘要http://www.328tibet.cn
整体变化趋势看,2008与2009年上市企业的年利润增长率大于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说明上市前公司强调效益成长性;2010与2011年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率小于营业收入增长率,说明自企业上市以后,企业已从效益成长逐步变迁为规模成长,企业成长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为了深入了解企业上市前后的规模成长性与效益成长性,90家上市企业分别按上市前(2008—2009年)的利润平均增长率(或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和上市后(2010—2011年)的利润平均增长率(或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排序后,按顺序依次每10家企业一组分为9组,在此基础上分析。

(一)企业规模成长性

1.上市前企业的规模成长性

90家企业按上市前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排序后分为9组,排在前10名即第一组企业的MBRG为147.74%,第二组企业的MBRG为61.53%,说明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是10~20名企业均值的2倍以上。最后10家企业即第九组企业的MBRG为6.5%,其规模成长性远低于第一组企业,第

三、

四、五、六、七组企业的规模成长性相差不大。

2.上市后企业的规模成长性 90家企业按上市后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排序后分为9组,排在前10名即第一组的MBRG为71.10%,第二组企业的MBRG为47.60%,说明前10名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也是10~20名企业均值的2倍左右。最后10家企业即第九组企业的MBRG为-11.71%,其规模成长性远低于第一组企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90家企业中只有第九组企业的规模成长出现了负增长,第

三、四、五、六组企业的规模成长性相差不大。

用MBRG1表示2008—2009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MBRG2表示2010—2011年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MBRG1=MBRG2是指两者相差没有超过5个百分点。90家企业中MBRG1MBRG2的有48家,MBRG1=MBRG2的企业有17家,说明2008—2011年企业规模成长性可持续的企业比较少,但是比效益成长可持续多了9家,说明企业的成长更多是通过规模成长实现的,效益成长不明显。MBRG1=MBRG2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咨询与服务等行业。财会的毕业论文

(二)企业效益成长性

1.上市前企业的效益成长性

90家企业按上市前企业利润增长率均值排序后分为9组,排在前10名即第一组企业的GRA为183.17%,第二组企业的GRA为86.17%,说明前10名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均值是10~20名企业均值的2倍以上。最后10家企业即第九组企业的GRA为13.13%,与第一组企业比较,其效益成长性明显偏低,第

三、

四、五、六、七组企业的效益成长性相差不大。

2.上市后企业的效益成长性 90家企业按上市后企业利润增长率均值排序后分为9组,排在前10名即第一组企业的GRA为60.83%,第二组企业的GRA为39.27%,说明前10名企业的利润增长率均值也是10~20名企业均值的2倍左右。最后10家企业即第九组企业的GRA为-36.29%,与第一组企业比较,其效益成长性也明显偏低。90家企业中最后三组企业的效益成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第

三、四、五、六组企业的规模成长性相差不大。

GRA1是指2008—2009年的利润平均增长率,GRA2是指2010—2011年的利润平均增长率,GRA1=GRA2是指两者相差没有超过5个百分点。90家企业中GRA1GRA2的有69家,而GRA1=GRA2的企业只有6家,说明2008—2011年企业效益成长性可持续的企业也比较少。摘自:毕业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
GRA1=GRA2的企业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咨询与服务等行业。

四、企业成长的协调性分析大学生会计论文

(一)企业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的协调

一般企业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相差不大(这里定义为不超过5个百分点),笔者认为企业的规模成长性与效益成长性比较协调。为了详细了解创业板企业成长的协调性,将90家企业按照上市前、后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或利润平均增长率)分别进行排序,然后按顺序也划分为9组并计算出各组企业对应的利润平均增长率(或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相关数据整理如表1。从表1可知:1.上市前,企业按GRA均值排序,GRA与MBRG增长率比较协调的企业是第五、六、七组的企业,按MBRG均值排序,GRA与MBRG增长率比较协调的是第二、三、四组的企业,说明成长性比较协调的企业一般GRA增长率不太高或规模性成长相对偏高。2.上市后,企业按GRA均值排序,GRA与MBRG增长率比较协调的是第二、三、四组的企业,按MBRG均值排序,GRA与MBRG增长率比较协调的是第四组的企业,说明成长性比较协调的企业一般是效益成长较高的企业或规模成长适中的企业。
上市前GRA=MBRG的企业有22家,主要分布在仪器、设备、器械制造业等行业,到上市后减少至17家,主要还是分布在制造业,而GRAMBRG的企业从上市前的48家剧减至上市后的17家,进一步佐证前面的结论:上市后的企业更加注重规模性成长,同时也可以得出上市企业整体的规模性成长与效益性成长协调性比较差,很难具有可持续成长性。

(二)企业成长的外部协调性:企业成长类型

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成长性与效益成长性,企业一般可以分为四类(,2008):第一类茁壮成长型,规模快速发展、企业效益提升较快;第二类蓄势待发型,企业规模发展稳定、注重效益提升;第三类危机重重型,企业规模增长速度与效益提升都比较慢;第四类前途叵测型,规模发展快速、效益增长速度较低。考虑到我国近几年GDP增长速度为10%左右,企业不管是规模增长速度还是效益增长速度与GDP的增长速度同步,说明企业成长是比较协调的。根据上述企业成长性分类标准,90家企业成长性所属类型整理见表2。从表2可知:1.上市前90家企业中有84家属于茁壮成长型企业,可以说绝大部分是茁壮成长型的,前途叵测型企业为0,但是上市后茁壮成长型企业减少了近一半,前途叵测型企业剧增了26家,危机重重型企业也增加了13家,说明上市前高成长企业上市之后成长性立即“变了脸”。2.蓄势待发型的5家企业中,北陆药业、钢研高纳通过协调规模成长与效益成长,演变为茁壮成长型企业,而宝德股份、恒信移动却分别恶化为危机重重型、前途叵测型企业,鼎龙股份、朗科科技一直没有转型成功。3.深入分析2008—2011年一直茁壮成长型企业,2008—2011四年每年的GRA与MBRG都大于10%的企业只有19家,占总企业的21.11%,且四年中各年的GRA与MBRG相差没有超过5个百分点的只有乐普医疗一家企业,占总企业的1.11%,说明茁壮成长型企业中成长的质与量都比较和谐的企业微乎其微。
五、结语
企业成长是企业规模性成长与效益性成长作用合力的结果,规模性成长与效益性成长可持续性强、协调程度高,企业成长的合力将最大,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高成长。从现行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成长性看,可持续高成长的企业占总企业的比率明显偏低。因此,笔者认为只依靠企业内涵式发展来维持我国创业板高成长的条件暂时不具备,证监部门须尽快出台退市制度,为创业板市场高成长提供外部保障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李柏洲,马永红,孙立梅.中小企业成长理论述评及其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2):189-192.
杨林岩,赵驰.企业成长理论综述[J].软科学,2010(7):106-110.
[3] 宋鹏,黄倩.我国创业板公司成长性测算[J].财经科学,2012(1):66-72.
[4] 朱和平,王韬.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0):82-8

5.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的范例

[5] 孙红梅,邓瑶.我国创业板信息技术类公司成长性研究[J].财会月刊,2011(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