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小贷产品创新:破冰资产证券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额贷款资产收益权凭证曾被称为资产证券化破冰之作,而事实上萎缩的后续交易将这一创新打回政府担保理财产品的原型,轮退出后模式还能走多远?
“重庆模式”
2011年7月底,重庆商报报道想做投资的市民购买小额贷款公司资产收益权凭证,总额1亿元的款产品在上市日7分钟内销售空。从第款收益权凭证推出,到10月19日首款期兑付完成,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金交所)已经推出超过10期收益权凭证,并都成功募集。
小额贷款资产收益权凭证是一种资产转让方式,即小额贷款资产包产生的流作支持发行收益权凭证,由论文范文重庆金交所首推,又称“重庆模式”。种金融创新工具,小额贷款资产收益权凭证既拓宽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再融资方式,又增加了合格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也国务院下发文件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
以参与首批发行的瀚华小额贷款公司2011年期小贷资产收益权凭证为例,该期凭证分为三档——优先A03档(3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6.6%;优先A06档(6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5%;普通级档凭证,无票面利率。三档发行总额为5200万元,优先A档凭证公开方式发行,普通级档凭证定向方式发行。
“重庆模式”的核心是做市商。做市商除了负责证券化产品买卖交易与报价,还能从中小企业或小贷公司买断信贷资产,或与之签订信贷资产回购条款,以便设计相应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引进资产担保机构,承销发行撮合交易,保证产品流程和购买活跃。但做市商的利润并不高,收购信贷资产有10%折扣,减去产品票面高达6-7%的利率和担保机构1%-2%的手续费,剩下的1%。
,还引入了坐市商制度和担保公司。同時,交易所从交易佣金中提取一出来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这样就能保证小贷公司发售资产出现坏账時风险得以补偿,从而保证投资者利益。
创新点到即止
过去小额贷款公司吸收存款,其资金来源三种:股东缴纳资本金、捐赠资金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且融入资金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当这三种资金放贷完后,小额贷款公司就面临着“无米”的境地。
解决之道有两条:一是对优秀的小额贷款公司“升级”,即转身为可吸收存款的乡村银行,监管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只要持续营业3年、连续两个会计年盈利、不良贷款率低于2%及贷款损失准备率130%,就转制村镇银行;另一条,可创新的办法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筹资渠道,比如上市。
“重庆模式”自然属于其二,且“贴合”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方向。但重庆部门将这款产品当成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业界争论。资产证券化试点的主管部门是国务院,试点机构是银行,法律及机构监管空白的地方交易所推出资产证券化试点,或许会带动全国以资产支持证券发展的热潮,一如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一样声势浩大,【会计论文】多多。
监管层反应很迅速,要求各大银行不得参与此项业务的购买,代销等,审慎管理与小贷公司的业务合作,建设好双方之间的“防火墙”。但在利益诱惑下,银行已然接受捆绑,不少投资者工行,招行的账户购买了小贷凭证。预见这块蛋糕一旦放大,各地交易所,银行将会搏食。
重庆的创新小贷产品对风险制约很,担保人制度和股东发担保制度,后续交易等,但矫枉过正,使得该产品风险和收益锁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证券化产品,更像是政府介入担保的理财产品。核心缺失是后续交易,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后续交易市场是衡量此产品成功以否的会计论文范文。重庆出于考虑,在制度上弱化投资者问交易论文格式范文,让创新更像触摸底线的尝试,点到即止。
“打新”投资者莫失福音
此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整个制度设计比较粗糙,多处缺陷,比如小贷公司担任发行人,对信贷资产发起人和发行人法律隔离,而金交所承担发行审核、交易平台等多种利益冲突的角色。资产证券化核心的承销商和做市商角色混乱。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机制也着缺失。
显然个系统性【会计论文】,政治体制滞后是根源。局部资产试点意义不大,规模推动还要进步完善优化我国信用评级环境,建立完善信用评级机制:有关SPV市场、经营和退出等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有关资产证券化政策、法规等管理制度,明确审批、监管机构;扩大机构投资者投资范围,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在内的机构投资者购买资产证券:解决市场约束【会计论文】,同時在强化监管的下,修订有关规定,逐步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开放资产证券化市场;建立规范的担保与评级服务机构;调整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这任何小【会计论文】都论文格式范文交易所层面触及的。
除了银行,资产证券化正规军的券商和信托仍处观望。券商还在搏食A股市场,而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项目中扮演的角色略显单一,盈利也只是银行和券商的三分。所以的动力去挖掘该项业务价值。,业务审批硕士论文制约信托公司发展的个最理由。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重庆模式”在房市受压、股市疲软的经济环境下是个福音,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喜爱“打新”的国内投资者也不会错失。但从宏观看,创新更像是种体制过渡安排,“重庆模式”有其瓶颈。发展到极致也仅为兜售政府理财工具的仓库,丧失交易所功能,而资产证券化开闸还有待券商和信托介入。这将是一场蔚为壮观的大仗,值得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