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大陆法系民法理念对表决权信托制度影响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公司法中,表决权是股权的一种表现,而股东的目的则利润。因此,在行使其表决权时,股东可能不采取行使的手段,将表决权以其或信托的方式将权利委以他人,从而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产生于英美法体系下的表决权信托制度发挥出其他制度替代的作用。但该制度的理念,却与大陆法系民法传统不兼容。,表决权信托制度在大陆法系中,出现了一些极富特色的变化。
会计论文范文词:大陆法系;表决权信托;股权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

1.155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121-02

在公司法中,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定义为:“一种对股份公司、企业支配权的法律手段。股东在一定期间内将所拥有的股份信托给受托人,受托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在信托期间,行使委托人股份上的表决权合法权利的一种信托制度。” 一般而言,受托的表决权具有极大的独立性,受托人在受托期间行使表决权不受原股东的干预。这使表决权信托在发挥中小股东权益的同时,也公司制约权的法律手段。

一、表决权信托制度与大陆法系的理念冲突

其在名称中所出的,表决权信托制度起英美法系中历史悠久的信托制度,英美法学者基于信托历史沿革的法理,主张信托的实质分割财产权,即信托财产上的权利可一分为二,法律上的权(legaltitle)属于受托人,衡平法上的权(equitabletitle)属于受益人。换言之,受托人是信托财产法律上的人(legalowner),受益人则是信托财产衡平法上的人(equitableowner),受托人和受益人都享有信托财产权。现在,“双重财产权”说依然盛行于英美法系各国。
基于现实的需求与的历史特性,二战后,日本引入了这一制度,该制度为数个所采纳。,该制度与大陆法系的民法理论着的脱节。[3]很,在权惟一、制度、物权债权具有差异性等大陆法系诸多民法观念上,信托制度均与之着强烈的冲突。

二、表决权信托的普世性需求

法律的意义是为社会运行必要的保障与规则,而权信托制度在当代公司治理尤其是公司制约意义恰恰是替代的。表决权信托财产的股权,当事人收益权和制约权的分离行使,使收益权具有令可能的收益最大化的功能,使制约权具有权利人渴望的行使判断性制约权利的功能。[4]表决权信托对公司制约的工具,其功能的发挥与当事人的需求有关。在不同的制约权市场中,当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需求与信托制度相时,自然产生不同的表决权信托方式。
法律对股权的内容做出了甚 【论文格式范文】 至于繁琐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小股东在其行使股权的中,却受到极大的制约。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实质,让渡股权预变现利益一,来盘活股权中所蕴藏的全部利益。因此,表决权信托制度与大陆法系的传统相违背,但它却能同时信托人和受托人的不同需求。
在正常的法治中,法律的目的解决【会计论文】,而论文格式范文消灭【会计论文】。所以,在现实的需求与法律传统的矛盾之下,大陆法系也开始了对原有的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改造,而改造,也影响到了该制度本身的形态。

三、大陆法系传统与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演变

(一)重建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法理

大陆法系对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理论了重新定义,其目的便,为法律的移植创造良好的理论。其表现为:将表决权信托的“表决权”认定为一种“权能”,而论文格式范文一种法律上的“权利”。
权能,在学理上是指权利的要素,是权利的内容,是指权利的作用或的方式,是权利人为其权利,所的目的利益依法所能采取的手段,是权利人的意思支配力的方式。[5]它本身是一项机制,一项工具,一种权利的行使方式。抽象的权利正是透过表象的权能来出的。但另一,权能并论文格式范文当事人的意思支配力本身。这就有如苹果熟透下落了万有引力的作用,但万有引力却为人所观察。
物权使用、收益、处分等多种权能一样,股权也表决等多种权能。 诚然,股权的性质如何,在【会计论文】上有“独立权利说”、“债权说”、“物权说”等多种。但不管其性质究竟如何,其内容如何,股权都只是一种单独的权利,而论文格式范文数种权利的集合。无论共益权,还是自益权,其所讨论的,对权利权能的分类,而论文格式范文对权利本身的分门别类的整理。
这一理论的目的,排除英美法系传统两个“权”的【会计论文】。既然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权力股权,而非“表决权”。那么这一思维方式,表决权信托的,对股权的权能分离后分门别类的。在大陆法系看来,无论是表决权还是表决权信托,其都不意味着股权的权利人有何种的变动,相反,表决权信托反倒印证股权的原权利人对股权的支配力。因为权利的人才有权力对权利权能而必要的处分。
在认知之下,权信托的财产权只属于原权利人,能形成“衡平法上的权(equitabletitle)属于受益人。换言之,受托人是信托财产法律上的人(legalowner),受益人则是信托财产衡平法上的人(equitableowner),受托人和受益人都享有信托财产权”观念。这也了大陆法系的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特点。

(二)强调股权中表决权信托人期待经济利益

从现代的法人观念来观察,股权的论文格式范文“物”,活生生的“人”。说在民法上的一般权利出的是对客体的关系,而股权本身出的,则是对的关系。正因为有这一点的不同,对于股权的性质,法学界不同的讨论。但较为统一的是,股权被是股东基于股东身份在法律上对公司享有的权利总称,并可在学理上分为共益权与自益权两类。
共益权的表现为财产权,是股东投资的目的,后者是非财产权,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投资收益权必少的管理性权利。【会计论文】,在理论上,表决权信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但在很大上,公司的小股东——即潜在的表决权的信托人——对股权财产权之外的属人性并无太大的兴趣。因此,如上文所述,表决权信托,股权的每一的权能都可行使,这于权利的合理配置。
但制度对大陆法系法律从业者的心理影响是的。人所共知,信托与是不同的两种制度,但在大陆法系背景下,无论是政策的者,亦或是政策的者,其对信托的思维模式是以参照物。大陆的教科书但凡涉及信托制度,则必定把它拿出来和制度比较一番,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在思维模式下,立法者与当事人很难接受对非财产性权利的代位行使,为了维护信托人的利益不受侵害,禁止非财产性信托也变成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在信托制度尤其是权信托制度中,股东的经济利益并非是一目了然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效率,正是建立在财富自由支配之上的。从这一角度来说,扩张股东表决权的行使自由与追求经济效率是同一的两个结果。[6]中小股东对于经济效率的追逐方式,其手段自然是与控股股东不同的。而这又是股东对财富自由支配的,的是其对财产的绝对性权利。


因此,股权共益权虽不与既得的财产权,但其目的,为股东经济上的可期待利益。对于任何股东而言,对股权任何一的,其目的都使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这,小股东的情况则更为特殊。小股东有行驶表决权的需求,但客观现实导致其行驶表决权并无太大的意义。而在另一,积累了的表决权后,表决权的受托人又可达到的目的。强调表决权所归属的间接经济利益,绕过对属人性权能的限制。

(三)受托人行使表决权的“契约”,而论文格式范文“权”。

股权本身虽套用民法传统的权利模式,但其具有的对世性是【会计论文】的。在大陆法系,基于对权的尊重与一物一权原则的限制,本体上两个权是想象的。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却有现实的法理,既然大陆法系否决了两个权的观念,那么为权信托寻求法律也就成了一件很迫切的事情。在既有框架之下,契约来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也就成了一种最为合适的策略会计专业论文。
台湾地区的“企业并购法”第10条第2项规定:公司并购时,股东得将其所持有股票移转于信托公司或兼营信托业务之金融机构,成立股东表决权信托,并由受托人依书面信托契约之约定行使其股东表决权。同条第3项规定:股东非将前项书面信托契约、股东姓名或名称、事务所或住(居)所与移转股东表决权信托之股份总数、种类及数量于股东会五日前送交公司登记,不得以其成立股东表决权信托对抗公司。
法学界有股权是一种债权,观念的目的性是很的:因为在情况下,契约了表决权信托的,发挥着较英美法系中更为重大的作用。另一,在大陆法系中,资产证券化被视作是债权物权化的一种典型代表,加大对契约保护的力度,回避正统的信托制度所涉及的“两个”权的【会计论文】。信托人与受托人的地位论文格式范文,也得由契约规定得以补齐。
种理念之下,“在近代法中,债了“从主观的人身关系到客观的经济关系的转移”。[7]而在中,“债权的权利和利息的享有如今是经济的目的,债权不复是旨在物权或物之享有的手段,而本身法律生活的目的。”[8]在现代的经济社会中,信用与市场信用的双重作用,市场的参与者不再必定有静止的权利来保护的权利。
四、结语
表决权信托制度在大陆法系的客观再一次:一,法律能仅凭其本身固有的逻辑与思维方式来运作,它要对现实妥协;另一,任何一种特定新型的制度,也都能对原有的观念有整体颠覆性影响。大陆法系自身的传统对基于英美法观念所创设的表决权信托制度改造,只是法律发展,公司法等技术性法律规则在统一全球市场的驱动下趋同。
文献:
中野正俊.股东表决权的信托行使[M] .经济法论丛,北京:方正出版社,2003:365.
英.P. V. Baker and P. St J Langan[M]. principles of Euqulity,41.
[3] 周小明.信托制度比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34.
[4] 覃有土、陈雪萍.表决权信托:制约权优化配置机制[J].法学,2005,(8),58.
[5] 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71.
[6] 吴弘、贾希凌、程胜.信托法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23.
[7] [日]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优越地位[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0.
[8]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