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高职班级管理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以人为本与高职班级管理

(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追溯历史,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近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以及人本主义,再不然是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哲学理论,无不体现了一个主旨,那就是都强调了人的重要和人的地位。可见人本思想由来已久。当前,我们提出的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存在和本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等论述为理论基础的。它强调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并要尊重人的这三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强调了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强调现实的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他能主宰自己,创造世界。

(二)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入高职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的、重要的环境。一个和谐的班级对学生的成长、成材来说至关重要,而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必须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有自身的特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反映在教育管理中,高职院校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则应时刻以这一原则作为指导思想。

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高职班级管理

(一)统一管理思想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存活》,并提出“教会学生学习”的口号,随之相继提出了“学会存活”、“学会关心”、“学会求知”、“学会工作”、“学会交往”等口号。这些成为了世界教育革新与发展指导思想,教育革新的焦点始终集中在“学生主体”之上。事实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解放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思想,使学生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解放了自我,彰显了个性。而学生正是班级管理中的人,以学生为主体与以人为主体是相统一的。以人为本,就需要尊重了解学生的需要,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地位和尊严,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唤起大学生的自我人格意识,形成主体意识,使其由被动管理成为主动参与,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要达到这一要求,作为管理者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形成、统一认识,并坚定这一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将这一思想较好的加以运用。学生才能真正回归自我,释放本性。

(二)重塑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班级下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保持着上级与下级,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了解,更有甚者,班主任一个学期也见不到一次面,直到必要时刻才出现。班主任不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喜好什么,能做什么。首先,师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这是基础。师生之间只有处于同等的地位上,才能顺利的沟通、交流与协作。班主任要从发号施令的高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之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从学生的正当需要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对班级产生家的感觉,使学生由班主任的附庸转化成班级的主人。其次,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这是保障。班主任应充分信任、尊重学生,时刻鼓励学生,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从认可与鼓励中找到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动力。最后,师生之间要相互协作,这是关键。管理是需要双方协作才能顺利进行的,因此处于管理双方的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必须协作。双方都应端正自己的态度,班主任做好指导工作,在必要时给学生以引导。

(三)创新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是班级的中心,是权利的唯一所有者。班干部只是班主任的仆人,是命令的执行者。班主任通过班干部对全班实施有效监控。班级管理只是部分人在参与,班级是部分人的班级。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必须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新型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创新班级管理模式,首先应从选举班干部开始。班级需要一个领导的团体,这个团体由有能力,愿意为大家服务的班干部组成。选举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学生毛遂自荐,公众选举。其次是制定班规。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由全班同学集体制定的的班规既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即实施了自我管理,又让学生切实参与到了班级的管理中来。再者是定期召开班会。班会是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班会的组织由班长担任,班主任只列席。接着可以组织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最后需要定期总结。班干部需要定期向班主任做出总结汇报,如此有利于完善自己的工作,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四)完善评价体系

一个完善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是班级管理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评价的目的和核心在于激励。通过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实现学生的自我肯定,找到自己的优势,从而激励学生挖掘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进而走向成功与成材。传统的评价体系认为学生的优劣取决于是否听话以及执行老师命令的速度及准确性,并且学生的分数的高低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分数低则代表能力差、品德差、没潜力,并且一旦被列为差生的行列将是终身制的,无法翻身。老师不重视,同学瞧不起,许多正当的权利和机会随之剥夺和丧失。因此,要完善评价体系。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首先要转变观念。作为评价的主体的班主任,要全面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要完善评价标准,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指标。老的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只有一个,就是分数,分数说明一切。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就必须在转换观念的前提下,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能全面评价学生的评价指标。最后要完善评价策略。评价策略应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纵向是和自己比,与上一学期比,从各指标的比较,看是否有进步。横向是和同班的同学比,通过指标的比较,找到自己在全班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