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研究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文摘要】: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计算机、网络、通信、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体系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从80年始逐渐扁平化,EDI在企业中开展,尤其是进入90年代,随着万维网的出现,更加推进了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效率和效益得到一定提升的同时,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面前:各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传统实体企业形式已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于是,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意识到,如果仅靠通过自身内部资源的整合,已难以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以取得更高的收益。因此,觉醒的企业家们开始将关注点转向企业外部,与其他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充分利用人类有限的资源,虚拟企业的出现变成了最优选择。有共同利益需求的各企业以某个市场机遇为契机,通过将各自的核心资源和优势进行整合来实现“共赢”目标,我们将这类企业成为虚拟企业。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能给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传统实体企业的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甚至是组织机构都被虚拟企业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彻底颠覆。虚拟企业作为新型经营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家们和众多学者的关注,它被人们称为是“21世纪企业经营管理主流模式”。虚拟企业具有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双重优势,但它也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这对充当“经济”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虚拟企业若按传统会计模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则有可能不能真实、公允地反映虚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1]。这无疑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发现重大错报的难度,因此,本文试图对虚拟企业的审计风险管理问题做初步研究。文章在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框架等基本内容。第二章是关于虚拟企业及审计风险的国内外文章综述。第三章首先对影响虚拟企业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了识别,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筛选→监测→诊断法、德尔菲法和风险树搜寻法,这些方法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以尽可能找到较为全面的风险点;风险定性识别之后,文章建立了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接下来进行虚拟企业审计风险的评估,将定性的风险定量化,以便于进行风险的评价和处置,审计风险的评估方法有风险因素分析法,内部控制评判法,分析性审核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定性风险评价法,审计风险模型法,风险率评价法等,本文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风险评估,因为该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比较成熟的模糊数学方法,能较好的评估出虚拟企业的审计风险。第四章选取我国较为成功的虚拟企业——美特斯·邦威作为研究对象,以检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可行性。第五章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同时也列举了文章的不足及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虚拟企业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审计风险评估
本文由会计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Abstract4-8第1章 绪论8-1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1.2 研究内容及方法9-11第2章 文献综述11-232.1 关于虚拟企业的文献综述11-162.1.1 国外虚拟企业文献综述11-132.1.2 国内虚拟企业文献综述13-162.2 关于审计风险的文献综述16-212.2.1 国外审计风险文献综述16-192.2.2 国内审计风险文献综述19-212.3 相关文献述评21-23第3章 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一般理论和方法23-343.1 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识别23-263.1.1 审计风险识别含义和原则23-243.1.2 审计风险识别方法24-253.1.3 虚拟企业审计风险的特点25-263.2 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26-343.2.1 审计风险评估方法26-293.2.2 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9-303.2.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30-34第4章 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流程34-404.1 建立指标体系34-354.2 应用AHP确定各指标权重35-374.2.1 建立判断矩阵A354.2.2 确定每一层各因素的权重系数35-364.2.3 一致性检验36-374.3 模糊综合评判37-404.3.1 建立因素集U374.3.2 构建评判集V374.3.3 确定权重集W374.3.4 确定隶属关系,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37-384.3.5 模糊综合评判38-394.3.6 结果分析39-40第5章 结论及展望40-425.1 研究结论40-415.2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41-42参考文献42-48致谢48-49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49 附:参考文献1杜苏,朱祖平;虚拟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J];中国工业经济;1998年02期2吴传清;虚拟企业运营模式探析[J];经济前沿;1998年10期3吴昌伦,曹占英;论虚拟企业[J];科技导报;1999年10期4李金勇,郑丕谔,王维斌;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年03期5赵磊;马唯为;;西方虚拟企业理论述评[J];中外企业家;2002年04期6张承耀;狭义虚拟企业的内涵[J];企业管理;2003年04期7张承耀;狭义虚拟企业的内涵[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03期8杨文健,周坤惠,孙巍;虚拟企业的经济本质及竞争优势[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年03期9张太海;虚拟企业: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趋势[J];经济师;2004年08期10曹好顺,杨肖鸳;虚拟企业中的知识传播[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