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制约体系构建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它很好地解决期间费用的核算不足,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浅析浅析,从而提高决策、计划、制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目的。在世界电子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工业生产开始逐步向自动化、科技化转变。虽然生产自动化带来了品种多、质量优、产量高等一系列的优点,但是他对相关领域提出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其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成本制约体系最近一二十年会计界讨论和研究的焦点不足之一。
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作用

1.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在传统成本核算策略下,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也无论生产规模有多大,产品的成本一般被划分为三部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是被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因为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所以制造费用是一种间接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它需要先行归集,月末时再按一定的分配标准、采用一定的分配策略将其分配进产品的成本中去。作业成本法也称为作业成本会计或作业成本核算制度。它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作业进行动态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的策略。

1.2 作业成本法的作用

1.2.1 有利于企业的决策定价

ABC法细化了成本计算过程,增大了成本计算的工作量,需要另行收集很多信息,尤其是成本动因信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信息来更好地对其产品、服务进行定价,以便使收到的收入与所付出的成本能够匹配。例如,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标准产品,通过作业成本计算可以发现,他们的成本比用传统成本计算策略所得出的成本低,这时就可以被适当定得低一些;而对于小批量生产的特制产品,通过作业成本计算可以会发现,他们的成本比用传统的成本计算策略所得出的成本高,这时就应该被适当定得高一些,以便使该产品不至于亏损。

1.2.2 有利于企业的预算管理

企业的管理者可以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的预算,以便使企业对资源的供给与企业对资源的需求相匹配,从而消除传统预算策略下容易出现的预算空额不足,更好的对企业的资源进行管理和处置,以提高企业利润。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信息的帮助下,管理者们可以清楚而准确地看到企业将来对资源的需求和企业现在对资源的提供之间的差额,并改善企业将来对资源的提供和提高企业的利润。对于那些预计供给量小于需求量的资源,则管理者可以采取行动将这些对资源需求的减少转化为企业开销的减少,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同时作业核算和浅析浅析有助于企业制定出真正合理的预算标准,按作业中心编制的预算还能解决传统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责任不清不足。

1.2.3 有利于企业的产品策划

随着时代的变迁,顾客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转变现有产品组合的不足。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生产小批量、多样化产品的战略。但是在估计该战略对企业成本所造成的影响这个不足上,许多管理者存在着错误的想法,他们认为许多成本,尤其是间接费用是固定的,因此从大批量标准产品转向小批量特制产品,它对于批层次和产品层次的支持性作业将会有较多需求。如果企业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来实施这些作业,则企业将必须负担增加的开销来购买用于实施这些作业的资源。利用作业成本计算这一策略,管理者们可以预先比较精确的估计出每一种产品组合的成本,因而可以做出正确的产品策划决策。
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制约体系构建的内容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制约体系构建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预算与成本核算。

2.1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预算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预算是以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系统提供的信息对成本进行制约的。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系统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传统核算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他提供了关于作业、作业成本、影响成本形成的诸多成本动因等与成本相关性极强的信息,使得基于作业的成本预算从以人工为基础转向以作业为基础;从以单一成本动因作为预算编制依据到以多成本动因作为预算编制依据;从使用以传统成本性态划分为基础的预算模型到使用以扩展成本性态划分为基础的预算模型。基于作业的成本预算设计了一整套的成本预算编制程序、成本预算模型及预算编制策略。在成本预算实施设计中,需要进行如下程序:根据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系统所提供的信息,确定并浅析浅析影响成本发生的成本动因。运用各种成本预测技术及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三年来历史平均成本信息,预计各作业的单位成本及固定总成本。

2.2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按照成本习性,可分为:直接变动成本,间接作业成本和固定成本类。K但是也有研究将之叫做: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其实质是一样的直接变动成本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变动成本以“数量基础动因”,直接将资源分配给成本对象。间接作业成本随着作业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如发运整备、订单处理、收货作业等。间接作业成本以“作业基础动因”分配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不随数量基础和作业基础的成本动因而变的成本,如管理人员工资、广告费、税收等。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程序为。(1)确定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成本动因的确认与筛选,应由有关技术人员、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共同浅析浅析讨论。在确定成本动因时,应遵循三个原则:定的成本动因应简单明了,能从现有的资料中直接分辨出来;在选择成本动因时,为避开作业成本计算过于复杂,要筛选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影响的成本动因;选择信息容易获得的成本动因,以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2)对作业进行筛选整合,建立作业成本库。首先对各项作业进行确认,其确认的策略主要有业务职能活动分解法、过程定位法,价值链浅析浅析法和作业流程图浅析浅析法等。其中,业务职能活动分解法是将企业各业务职能部门的活动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部门应完成的作业有几种、多少人参与该项作业以及作业耗费的资源;作业流程图浅析浅析法是通过绘制作业流程图来描述企业各部门的作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确定完成特定业务所要求的各项作业,各项作业所需要的人员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其次在确认作业的基础上,对作业进行筛选与整合。在一个企业内部,其作业数量的多少却决于其经营的复杂程度,生产经营的规模与范围越大,复杂程度越高,导致成本产生的作业量也就越多。(3)依据资源动因,将各项作业所耗费的资源追踪到各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库。在对企业作业和资源动因进行全面浅析浅析的基础上,依据各项资源耗费结果、资源动因及作业之间的相关性,将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按不同作业中心进行归集,即按各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库归集作业成本,并计算全部成本库中的成本总和。(4)根据产品对作业的消耗,将成本分配给最终产品,计算产品成本。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毫无疑问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会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青睐使用作业成本法。
参考文献:
[1] 胡奕明,ABC,ABM在我国的自发形成和发展[J].会计研究,2001(3):33-38.
[2] 王平心,韩新民,靳庆鲁.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性[J].会计研究,1999(8):37-40.
[3] 宋洁.作业成本法初探[J].广西会计,1996(6):36-38.
[4] 欧佩玉,王平心.作业浅析浅析法及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0(2):46-51.
[5] 王耕,王志庆,成进,等.战略成本管理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应用的探索-兼论作业成本法[J].会计研究,2000(9):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