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理由与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所了解的一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状况的考察,结合多年来从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近几年尤其是当前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周转困难不足的主要表现与理由进行了浅析浅析并且提出一些解决不足的对策。关键词:国有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主要表现;理由;对策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都是营利性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企业管理的目标必定是存活,发展和盈利。企业只有在市场的竞争中得以存活,才有可能获利律。在金融危机下,由于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匾乏,周转不畅,资产的流动性差,已经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存活。对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当前面临的头等大事是企业如何在市场上得以存活。
1 当前我国国有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主要表现

1.1 债务压力巨大

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在80%左右,有相当数量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超过90%,债务压力巨大,尤其以流动负债最为突出,使得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严重匾乏,赊购原材料,拖欠劳务分包款,欠税,拖欠职工工资,不能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医药费及缴纳各项保险金等已成为普遍现象。

1.2 坏账风险高

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占流动资产绝大比重的是难以变现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这是由于当前建筑市场的特点造成的,表现为坏账风险高,使得实际保守速动比率远小于1,而月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也并未真实披露其建造合同的预计损失和或有负债,实际偿债能力可能更低。

1.3 拖欠民工劳务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大量的劳务费拖欠对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影响。比如上海的建筑业是全市使用外地务工人员最多的行业,注册总量超过85万人。他们被拖欠的劳务费达数十亿元,情况非常严重。据上海市统计局城调队对北京建筑、装修、餐饮、宾馆和物业5个行业16家企业中包括90位民工在内的106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建筑业被调查的36位民工中,有26人工资被拖欠,比例高达72.2%;在被调查的建筑和装修业49位民工中,仅有6.12%的人按月领取工资,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为追讨劳动酬劳,因为没找到适当的途径,甚至采取集体罢工,上街游行,甚至爬塔吊,跳楼轻生、集体等过激行为。

1.4 财务危机频繁出现

建筑施工企业除了劳务费的巨大债务压力之外,由于拖欠各方面分承包商,供应商款项而引起的诉讼,强制执行亦使相当数量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流动资金方面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就笔者所在的上海市属某国有建筑公司所属的建筑施工公司而言,仅2008年一年之中就发生100余起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被诉标的总额达2500余万元。
2 国有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主要内部理由浅析浅析

2.1 企业缺乏管理意识

流量对企业至关重要,企业为了存活,必须获取用以支付各项开支。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外部融资渠道获得,但其主要来源仍是经营活动。从企业持续经营的目的来说,实现经营活动的盈余,是企业真正具有活力的主要标志。对于国有建筑企业来说,按期,按量回收工程款,实现利润目标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乃至存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 有 相当一部分国有建筑企业的决策者为了自身的“业绩”,以企业所谓“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开复工面积”,“提高产值”等为由,不顾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和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管项目是否能够盈利,也不管业主或发展商能否按期履行合同支付工程款,“只要中标拿到工程就好”。其结果是有些工程从同签定就己经注定了企业必定亏损和工程款的不能按期回收,由内而外地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形成了企业有工程而无效益,短期内似乎企业规模扩大了,但实际是“大而不强”,如此经营的结果是工程“越干越多”,债务也越积越多,应收工程款也越积越多但又缺乏回收能力,造成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来越小,财务风险越来越大。

2.2 企业组织机构模式存在缺陷

由于施工项目管理的特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采用矩阵型的组织结构,针对每一工程项目而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的相关职能人员统一收归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由公司实行委派制,实行双重领导、归口管理,建立所谓“矩阵结构”的组织体系,以保证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以保障工作和组织的高效、经济运行,这一结论已得到广泛的共识。然而,大多数国有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组织形式还在实行直线职能制范畴下的“工作队式”,不论是否有工程项目,编制和机构是静态和固定的,即使宣布实行矩阵式的建筑企业,其职能部门和项目管理层也还处于“磨合期”,工作效率较低下,成本计划,制约,浅析浅析考核,业绩评价无法得到落实。由于组织机构模式的落后,多数国有建筑企业不能及时准确地编制企业内部施工定额标准,也就无法根据企业内部成本标准,中标合同,施工图纸,概算定额,工程量清单,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利润目标等因素,综合确定该项目的责任成本。即使勉强制定出某项目的责任成本,由于内部制约,约束与激励机制,内部审计与评价等方面的理由,企业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工程项目的制造成本进行全过程的制约。那么,相当数量的项目出现亏损,甚至严重亏损,流量入不敷出,也就在所难免了。

2.3 财务政策落后于市场环境

国有施工企业要实现经营活动的盈余,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无非要做到资金的开源和节流,企业的财务政策也必须以此为根本目的。由于我国的信用经济发育较晚,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这是拖欠工程款横行成因之一。当失信有利可图时,企业或者个人必定会有一种失信倾向。而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财务政策中没有把解决拖欠工程款纳入资金运营的重要内容来抓,以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的矛盾。同时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索赔制度,不注重与索赔相关事件的发生,不能及时抓住索赔时机,寻找索赔动因,不精通索赔条款也是企业难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理由。

2.4 财务信息不对称

由于当前大多数国有施工企业的产权界定不明确,各级经营者作为人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对称,各级经理人作为企业不同层次的人与企业利益冲突存在着客观性,激励与约束机制不科学和不完善;同时,由于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国有企业本身组织结构的多层次,信息传递的低效率,经理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一些经理人利用它最大程度地为自己牟利而伤害企业利益,而委托人不仅不知到,监控无效力,可能还要支付奖金酬劳,导致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败德行为时有发生。
3 国有施工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解决策略探讨

3.1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以“矩阵”组织结构模式建立的所谓“动态项目部”的良好运作是集约化经营的基础。在这种组织结构模式下,公司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有绝对制约权,能做到统筹安排,对所有工程项目的大宗材料,设备,劳务的采购,做到按市场规则进行招标。这样一方面可以规模优势增加谈判砝码,赊购政策的回旋余地增大;另一方面又能节约资金,降低经营成本。企业各职能部门在其制约范围内行使其监督、领导和协调职能,如材料设备管理部门,它不具备采购职能,而主要负责对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以及采购定货合同的审批以及施工机械、材料设备的招标采购等工作,严格自有或租赁的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全面实行劳务,分承包招标制度,在科学合理地分解“责任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分包”,充分调动和利用外部资源,严格进度制约和结算审批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求企业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这是我国现代企业革新的方向,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体制革新,产权多元化的引入,机制的创新是其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们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之所以不能做大、做强,除去人们熟知的理由外,关键一点还是体制的落后,制度不够健全。为此国有企业需要抓紧解决国有资本的“出资人到位”的不足,建立明确的国有资本经营的委托关系。股份公司的董事会要建立如审计、薪酬、提名与业绩考核、经营战略等专门委员会。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健全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强化董事的诚信勤勉义务与责任追究。要建立企业全面薪酬体系,实行绩效管理。公司要高质量高标准地披露经营信息资料,接受股东和资本市场的监督,并实行决策层与经营层的分离,由此保证董事会决策的公正和科学,保证公司经营思想的一致性和中长期规划的连续性,从而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3.3 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约体系

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制约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的过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整体分解和结合统一的过程。完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需建立企业法人-项目经理部-作业层成本管理体系,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法人是经营决策、成本、利润、资金制约中心;项目经理部是工期保证、质量创优、成本制约核算、资金回笼中心;作业层是施工生产、现场管理、队伍管理中心,三者构成了以完成合同承诺为目标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因为施工企业的产品的制造中心是项目经理部,这决定了项目部必定是“制造成本”的制约中心,它对其授权者-企业法人负责,只有“成本中心企业法人的成本制约政策,实现成本制约与降低计划,才能保证企业最终实现盈利。

3.4 积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与内部会计制约同样是企业内部制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不同于外部审计,而是在于保证企业能够拥有相对完善的内部制约制度,并督促企业内部成员严格遵守各项指令,完成企业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经济监督和经济评价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的健全,特别是社会审计力量的增强,内部审计代表国家监督企业的职能将逐步由社会审计来代替,即社会审计人员作为独立的第三者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合法性、对企业出具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件予以鉴证。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主要是站在企业立场上,为企业有效经营、健康发展服务。
总之,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周转困难表面上只是资金短缺的不足,事实上,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定是企业治理的不足,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明,刘波.提升我国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对策的研究[J].建筑经济,2004,1.
[2] 印朝富.用支付担保的形式解决拖欠建筑工人工资不足的探索与实践[J].建筑,2003,10.
[3] 韩钮.中国建筑企业打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SWOT浅析浅析[J].建筑经济,2004,1.
[4] 刘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 唐清泉.企业中的不足与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