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与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中文摘要】: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历史上,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准。而随着直接融资的比例不断上升,资本市场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大幅提高,其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资本市场建设逐渐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能否脱颖而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标志之一。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地理版图中,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三个城市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城市,它们在多个方面都代表着我国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的最高水平。比较这三个城市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可以明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优势、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入手,以资本市场作为切入点对上海、北京和深圳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的竞争态势作深入研究。本文共分为九章: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了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脉络和研究的几个方向;第三章分析了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系,提出了资本市场的区域概念和空间根植性;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区域资本市场的分析指标,列出了指标的设定思路、指标构成和评价标准;第五章总结了上海、北京和深圳在我国金融中心建设中的领先态势;第六、七章具体分析了三地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指标和二级市场指标;第八章对三地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各自具备的优势;第九章总结了全文的内容,并从资本市场角度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提出了建议。在对上海、北京和深圳资本市场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区域资本市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上海和北京的综合得分相同且领先于深圳,说明这两个城市资本市场发展的综合水平较高。2)上海和北京分别在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上具备各自的优势。3)从实力指标和潜力指标的不同属性来看,上海在实力指标上的得分最低,落后于北京和深圳,说明上海金融机构的整体规模和水平不如北京和深圳;但在潜力指标上得分最高,说明上海发展资本市场的潜力最大。未来上海需借助国际板在上交所开板的契机,增强本土券商的承销能力,实现以资本市场带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本文由会计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6-7ABSTRACT7-9目录9-11表目录11-12图目录12-13第一章 绪论13-171.1 研究背景13-141.2 研究内容和意义141.3 技术路线14-161.4 创新之处16-17第二章 研究综述17-302.1 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脉络17-19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和内涵19-202.3 国际金融中心的分类20-212.4 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研究21-232.5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理论23-282.6 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8-30第三章 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333.1 资本市场的涵义303.2 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关系30-313.3 资本市场的区域概念和空间根植性31-33第四章 资本市场的区域分析指标33-364.1 设定思路334.2 设定指标33-354.3 评价标准35-36第五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分析36-435.1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领先36-385.2 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38-395.3 国际金融中心规划明确39-43第六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的资本一级市场指标比较43-636.1 上市公司指标43-466.2 承销保荐机构指标46-516.3 其他金融机构——审计机构指标51-536.4 其他金融机构——发行人律师指标53-556.5 一级市场的网络分析: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地域关系55-606.6 本章小结60-63第七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的资本二级市场指标比较63-687.1 地区交易规模指标637.2 证券营业部交易规模指标63-647.3 基金公司指标64-677.4 本章小结67-68第八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资本市场的综合评价68-748.1 区域资本市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688.2 上海、北京和深圳区域资本市场的得分68-708.3 上海、北京和深圳区域资本市场的优势70-74第九章 小结与建议74-789.1 本文以资本市场为切入口研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749.2 上海、北京和深圳是我国最重要的三个金融中心城市749.3 上海、北京和深圳的资本市场建设均处于较高水平74-759.4 上海最具潜力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金融中心75-769.5 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76-78参考文献78-83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83-84后记84-85 附:参考文献1刘志荣;;金融中心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01期2邢会强;;外国企业来我国上市的必要性及其法律准备[J];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2期3沈红兵;;金融业总部集聚与打造我国国际金融中心[J];重庆行政;2005年02期4徐惠喜;;海湾国家争创地区金融中心[J];金融博览;2006年03期5曾俊华;;加强香港作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J];中国金融;2007年21期6郑则强;;台湾筹设国际金融中心及其对香港的影响[J];南方金融;1992年09期7武为群;;香港金融中心与内地的关系[J];国际金融研究;1992年04期8黄芳泉;试论建立武汉国际金融中心[J];对外经贸实务;1996年02期9吴复民,罗新宇;打造金融上海[J];瞭望;2004年07期10李诗洋;;北京:加速金融中心建设[J];国际融资;2008年07期
【关键词】:国际金融中心资本市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本文由会计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6-7ABSTRACT7-9目录9-11表目录11-12图目录12-13第一章 绪论13-171.1 研究背景13-141.2 研究内容和意义141.3 技术路线14-161.4 创新之处16-17第二章 研究综述17-302.1 国际金融中心研究的脉络17-192.2 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和内涵19-202.3 国际金融中心的分类20-212.4 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研究21-232.5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理论23-282.6 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28-30第三章 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30-333.1 资本市场的涵义303.2 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的相关关系30-313.3 资本市场的区域概念和空间根植性31-33第四章 资本市场的区域分析指标33-364.1 设定思路334.2 设定指标33-354.3 评价标准35-36第五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分析36-435.1 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指数领先36-385.2 金融业发展水平较高38-395.3 国际金融中心规划明确39-43第六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的资本一级市场指标比较43-636.1 上市公司指标43-466.2 承销保荐机构指标46-516.3 其他金融机构——审计机构指标51-536.4 其他金融机构——发行人律师指标53-556.5 一级市场的网络分析: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地域关系55-606.6 本章小结60-63第七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的资本二级市场指标比较63-687.1 地区交易规模指标637.2 证券营业部交易规模指标63-647.3 基金公司指标64-677.4 本章小结67-68第八章 上海、北京和深圳资本市场的综合评价68-748.1 区域资本市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688.2 上海、北京和深圳区域资本市场的得分68-708.3 上海、北京和深圳区域资本市场的优势70-74第九章 小结与建议74-789.1 本文以资本市场为切入口研究国际金融中心建设749.2 上海、北京和深圳是我国最重要的三个金融中心城市749.3 上海、北京和深圳的资本市场建设均处于较高水平74-759.4 上海最具潜力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金融中心75-769.5 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建议76-78参考文献78-83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83-84后记84-85 附:参考文献1刘志荣;;金融中心功能实现的路径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2010年01期2邢会强;;外国企业来我国上市的必要性及其法律准备[J];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12期3沈红兵;;金融业总部集聚与打造我国国际金融中心[J];重庆行政;2005年02期4徐惠喜;;海湾国家争创地区金融中心[J];金融博览;2006年03期5曾俊华;;加强香港作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J];中国金融;2007年21期6郑则强;;台湾筹设国际金融中心及其对香港的影响[J];南方金融;1992年09期7武为群;;香港金融中心与内地的关系[J];国际金融研究;1992年04期8黄芳泉;试论建立武汉国际金融中心[J];对外经贸实务;1996年02期9吴复民,罗新宇;打造金融上海[J];瞭望;2004年07期10李诗洋;;北京:加速金融中心建设[J];国际融资;2008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