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作业作业成本法在施工企业运用研究
摘 要:新时期施工企业需要改变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一个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管理的有效与否。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管理水平低下、成本耗费高、经济效益差等、是减少获利的重要因素。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研究与实证,证明了其应用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在建筑业中运用作业成本法将会建立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建立更加规范的流程管理、更加科学的组织结构,强化成本控制力度,提高施工企业获利能力,并能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产品报价、新产品开发等相关方面的工作与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施工企业;应用研究
1673-291X(2013)30-0202-02
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国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作业成本法。
2.确定实施作业成本法后对成本信息要求的准确度,要考虑企业的现状,从企业目前管理基础出发来设定成本信息相对准确还是高度精确的目标。施工企业粗放管理者居多,管理差异较大,各企业应根据目前的情况和管理目标设定对成本信息的准确度。从现有的基础管理和人员的素质出发。设计作业成本系统标准: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完善。即在实施初期便复杂化,或者初始简易设计,在应用过程中按生产周期逐渐完善。笔者认为应考虑市场因素,考虑企业的生存是比较重要的。
3.及时纠正成本控制偏差。成本发生过程中控制不利偏差,一个成本周期过后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区分系统偏差和个别偏差,并根据情况对指定的标准进行修正。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项目特点和施工的不同阶段,制定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完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一方面要及时地对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将实际成本脱离目标成本的信息反馈到各责任单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把可能发生的浪费、损失等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在月度、季度、年度的成本信息汇总之后,分析出现的成本偏差,追究产生的原因,对于因外部经济环境、施工条件等的变化造成的成本目标偏差,要及时修正,对人为造成的应该责任到人的偏差要追究其责任。
4.在作业成本管理下要重视应用过程的分析。施工企业要从成本发生的前因与整体最优化考虑,一方面要对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开发加以重视,不断改进项目的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使现有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有效,另一方面更加重视结算、质量保证期等非生产环节发生的作业成本,降低质量保证期风险,最终得到全额的质保金。施工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对人力、材料、设备投入的浪费,作业成本法下更为重视对浪费的控制,消除各作业环节点上的浪费,控制成本支出。在现场直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管理上,根据作业控制各细目的支出,包括数量和单位标准的控制。
5.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施工项目中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成本控制的研究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即研究准备阶段、正式研究阶段和研究后阶段。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中,价值工程理论应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第一,通过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第二,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第三,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机械设备选型,确定最合适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案;第四,通过应用价值工程理论,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以及确定最合理的材料储备。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施工企业;应用研究
1673-291X(2013)30-0202-02
一、施工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意义
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事物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点与一般,从而有区别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种定量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施工企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它所生产的产品不是能够用于出售的商品,而是特定的建筑物,如房屋、公路、桥梁等。同时施工企业具有合同工期长、施工范围广、地点不固定、受天气等自然条件限制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通常是较为单一的,有的时候一个施工合同可能包括多个施工主体或者一个大的施工合同包含了一个项目群,这时可以采用辅助核算的方式,将独立的工程主体作为分项目核算的一个对象。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核心是依据不同的核算对象建立有针对性的成本核算模型,如果建立一个立体的成本核算模型,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的关联因素挂钩,结合它们的“成本动因”会发现它们的必然联系和间接关联因素,这便可以发现当期成本和下期成本间由于哪些因素的变化带动了成本的变化,为进一步的控制成本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依据。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先进的成本计算、成本控制方法,它融合了许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在中国,近年来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应用行业也从制造行业推广到了服务业,这为我们在施工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摘自:毕业论文工作总结http://www.328tibet.cn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国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作业成本法。
二、作业成本法在施工企业应用研究
1.施工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五个步骤:第一步,确认和计量企业耗用的资源;第二步,分析和确认耗用资源的作业,将这些作业分类汇总建立作业库;第三步,确定资源动因,用资源动因将归集起来的资源成本分配给各作业;第四步,确定作业动因,用作业动因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分摊到最终产品;第五步,计算产品成本。将分配到某产品的各作业成本和直接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合并汇总,计算出该单项产品的总成本,并与责任成本(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考核成本节超。2.确定实施作业成本法后对成本信息要求的准确度,要考虑企业的现状,从企业目前管理基础出发来设定成本信息相对准确还是高度精确的目标。施工企业粗放管理者居多,管理差异较大,各企业应根据目前的情况和管理目标设定对成本信息的准确度。从现有的基础管理和人员的素质出发。设计作业成本系统标准: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完善。即在实施初期便复杂化,或者初始简易设计,在应用过程中按生产周期逐渐完善。笔者认为应考虑市场因素,考虑企业的生存是比较重要的。
3.及时纠正成本控制偏差。成本发生过程中控制不利偏差,一个成本周期过后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区分系统偏差和个别偏差,并根据情况对指定的标准进行修正。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项目特点和施工的不同阶段,制定先进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完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一方面要及时地对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将实际成本脱离目标成本的信息反馈到各责任单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把可能发生的浪费、损失等消灭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在月度、季度、年度的成本信息汇总之后,分析出现的成本偏差,追究产生的原因,对于因外部经济环境、施工条件等的变化造成的成本目标偏差,要及时修正,对人为造成的应该责任到人的偏差要追究其责任。
4.在作业成本管理下要重视应用过程的分析。施工企业要从成本发生的前因与整体最优化考虑,一方面要对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开发加以重视,不断改进项目的生产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使现有的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有效,另一方面更加重视结算、质量保证期等非生产环节发生的作业成本,降低质量保证期风险,最终得到全额的质保金。施工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对人力、材料、设备投入的浪费,作业成本法下更为重视对浪费的控制,消除各作业环节点上的浪费,控制成本支出。在现场直接费用、项目间接费用管理上,根据作业控制各细目的支出,包括数量和单位标准的控制。
5.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控制。施工项目中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成本控制的研究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即研究准备阶段、正式研究阶段和研究后阶段。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中,价值工程理论应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项:第一,通过应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第二,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第三,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机械设备选型,确定最合适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案;第四,通过应用价值工程理论,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以及确定最合理的材料储备。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