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初探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探讨
建筑工程预算是一门专业性、政策性、技巧性、经验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预算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经验技巧,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工程预算是根据已批准的设计图纸和已确定的施工方案,按照国家和地方颁发的现行工程预算定额、计价办法、建筑材料预算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预先计算和确定新建、扩建、改建和复建项目所需建设投资的技术经济文件。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建设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1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编制依据资料包括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计价办法、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预算工作手册和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与调价差等相关规定。在编制之前,预算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勘查;收集施工组织方案,了解施工方案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详细询问业主的意见,为业主对不必要的功能进行取舍,对重复的投资进行删减。
2 明确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
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充分熟悉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熟练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图纸,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工程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结构型式以及抗震设防要求等,如果发现图纸上未明确的问题,应及时同设计人员沟通。
3 准确计量,避免漏项及重复计算
在整个预算过程中工程量的计算是最重要、最繁琐的一个环节,预算人员应严格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统筹主体兼顾其他工程,做到耐心细致,准确计量,努力把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
首先应明确业主对工程承包范围的项目划分,避免漏项及重复计算。比如太阳能工程一般由甲方单独分包,分包工程款中已包含了屋面以上供水管的费用及溢流管入户的费用,在做安装工程中就不要把这部分管线的费用计算进去,否则就会重复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要求:1)数据准确。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是编制预算是否正确的主要条件之一。它是以现行定额与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为标准进行的,所以,工程量计算必须严格遵照计算规则,全面熟悉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才能确保计算的质量。2)符合定额范围。工程量的计算范围,必须与定额对口,因为工程量计算的最终目的,是用以计算定额造价与定额工料耗用数量的。而国家或地区定额的制定,由于设项繁简的取、舍、拆、并及采用工艺的选择等各种因素,每项工程定额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与范围。在计算工程量时,如背离定额范围,就必然会造成计算误差,最终影响预算质量。因此必须掌握定额要领,熟悉其内容范围,切不可单凭一般施工工艺及工序要领在计算工程量时潦草从事,任意处理。3)注意图纸外项目和定额外项目的计算。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图主要标示出建筑本身结构与构造的具体尺寸与做法,而对于为完成施工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则不详细表示和说明。因此,需要熟悉有关施工工艺及相关规程、规范,对于在施工图上一些并不标示的项目或工序的图外工程,要在建筑工程预算中进行合理的考虑与计算。
常用的工程量的计算顺序:1)按施工顺序计算,即计算时,先地下,后地上;先底层,后上层;先主要,后次要。大型和复杂工程应先划成区域,编成区号,分区计算;2)按顺时针顺序计算;3)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4)按构件、配件的编号顺序计算;5)按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计算。以上五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起来用。除此以外,还需要主动找图纸的的规律去算,找出哪些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数据。
计算数据的灵活使用:1)三线巧利用:外墙净长线:可以运于计算外装修、外保温、散水和平整场地;内墙净长线:可用于计算内墙砌体工程量、抹灰、腻子及涂料工程量;外墙中心线可用于计算外墙工程量及基础工程;2)楼地面面积巧用:楼面面层、顶棚抹灰、涂料腻子的工程量与楼地面面积相同,可直接引用(门洞口增加的地板砖可单独计算);首层地面面积也可以计算房心回填土工程量;3)建筑面积巧用:可计取综合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费。
4 灵活套用预算定额,计算工程直接费
工程量计算完毕并核对无误后,用所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单位估价表中的定额基价,相乘后相加汇总,便可得出单位工程的直接费。由于我国各地区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定额老化问题突出,这就要求预算人员要根据实际正确灵活地应用预算定额。在使用定额前,首先应认真学习定额的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附录、附表及有关规定、掌握定额编制的依据和适用范围。其次,应熟练掌握各定额子目所综合的内容、计量单位以及允许换算的范围和方法。当工程内容与定额不一致又不允许换算时,必须执行定额,不得任意修改或调整定额。当工程内容与定额内容不一致,但允许换算时,应按定额的换算方法和范围进行换算,然后计算定额直接费,并在定额编号明该项目换算,以便审查时核对。
5 合理计算其他各项费用,取费及利润、税金
根据建筑工程预算构成的规定项目、费率和相应的计取基础,分别计算其它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及时收集取费调整变动的相关文件(比如机械费调整,人工费调整、税金调整等),掌握最新的取费标准动态,是准确选用取费标准的重要措施。计算措施费及其他各项费用时要从实际出发,争取做到公正、合理。
6 仔细填写编制说明,加强成果复核
编制说明包括工程概况、编制范围、编制依据、编制结果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具体包括工程地点、工程内容、设计图纸号、所用预算定额、水平年份、有关部门的调价文号、套用单价、编制结果、经济指标、编制时间等。预算书封面要摘自:写论文http://www.328tibet.cn
填写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建筑面积、预算总造价及单位造价、编制单位名称、负责人、编制日期、审查单位名称、审查人及审核日期等。
预算人员应加强对工程预算的自我审核及复核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差错,提高预算质量。预算自我审核及复核工作主要包括复核工程量计算公式、套用定额基价、各项费用的取费费率、计算基础、计算结果、材料和预算人工及其调整等方面。
经济指标复核方法:1)单方造价指标法:通过对施工期当地公布的同类项目的单方造价指标的对比,直接反映出造价的准确性,对于误差太大的项目仔细复核。2)分部工程比例法:快速核查各分部分项工程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对于个别项的合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复核。3)工料消耗指标法: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耗用量的分析。如钢材、木材、水泥、中砂、碎石、机砖、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可以衡量该工程造价是否合理。会计专科论文范文
7 加强业务学习和总结,提高业务水平会计系实习报告范文
预算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预结算专业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还要了解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建筑材料设备采购、建筑施工方法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人员应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公正严谨的工作作风,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及时了解建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市场材料信息,注重工作总结,逐步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史先珍.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J].河北煤炭,2010,(03).
高志建,金志江.工程预算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1,(04).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探讨
建筑工程预算是一门专业性、政策性、技巧性、经验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需要预算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经验技巧,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质量和效率。工程预算是根据已批准的设计图纸和已确定的施工方案,按照国家和地方颁发的现行工程预算定额、计价办法、建筑材料预算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预先计算和确定新建、扩建、改建和复建项目所需建设投资的技术经济文件。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建设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1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编制依据资料包括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现行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计价办法、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预算工作手册和工程所在地的材料、人工、机械台班预算与调价差等相关规定。在编制之前,预算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勘查;收集施工组织方案,了解施工方案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要求,详细询问业主的意见,为业主对不必要的功能进行取舍,对重复的投资进行删减。
2 明确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图纸
在计算工程量之前,必须充分熟悉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熟练掌握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图纸,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工程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结构型式以及抗震设防要求等,如果发现图纸上未明确的问题,应及时同设计人员沟通。
3 准确计量,避免漏项及重复计算
在整个预算过程中工程量的计算是最重要、最繁琐的一个环节,预算人员应严格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统筹主体兼顾其他工程,做到耐心细致,准确计量,努力把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
首先应明确业主对工程承包范围的项目划分,避免漏项及重复计算。比如太阳能工程一般由甲方单独分包,分包工程款中已包含了屋面以上供水管的费用及溢流管入户的费用,在做安装工程中就不要把这部分管线的费用计算进去,否则就会重复计算。
工程量的计算要求:1)数据准确。工程量计算的准确与否,是编制预算是否正确的主要条件之一。它是以现行定额与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为标准进行的,所以,工程量计算必须严格遵照计算规则,全面熟悉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才能确保计算的质量。2)符合定额范围。工程量的计算范围,必须与定额对口,因为工程量计算的最终目的,是用以计算定额造价与定额工料耗用数量的。而国家或地区定额的制定,由于设项繁简的取、舍、拆、并及采用工艺的选择等各种因素,每项工程定额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与范围。在计算工程量时,如背离定额范围,就必然会造成计算误差,最终影响预算质量。因此必须掌握定额要领,熟悉其内容范围,切不可单凭一般施工工艺及工序要领在计算工程量时潦草从事,任意处理。3)注意图纸外项目和定额外项目的计算。一个单位工程的施工图主要标示出建筑本身结构与构造的具体尺寸与做法,而对于为完成施工所必须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则不详细表示和说明。因此,需要熟悉有关施工工艺及相关规程、规范,对于在施工图上一些并不标示的项目或工序的图外工程,要在建筑工程预算中进行合理的考虑与计算。
常用的工程量的计算顺序:1)按施工顺序计算,即计算时,先地下,后地上;先底层,后上层;先主要,后次要。大型和复杂工程应先划成区域,编成区号,分区计算;2)按顺时针顺序计算;3)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4)按构件、配件的编号顺序计算;5)按定位轴线编号顺序计算。以上五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结合起来用。除此以外,还需要主动找图纸的的规律去算,找出哪些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数据。
计算数据的灵活使用:1)三线巧利用:外墙净长线:可以运于计算外装修、外保温、散水和平整场地;内墙净长线:可用于计算内墙砌体工程量、抹灰、腻子及涂料工程量;外墙中心线可用于计算外墙工程量及基础工程;2)楼地面面积巧用:楼面面层、顶棚抹灰、涂料腻子的工程量与楼地面面积相同,可直接引用(门洞口增加的地板砖可单独计算);首层地面面积也可以计算房心回填土工程量;3)建筑面积巧用:可计取综合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费。
4 灵活套用预算定额,计算工程直接费
工程量计算完毕并核对无误后,用所得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套用单位估价表中的定额基价,相乘后相加汇总,便可得出单位工程的直接费。由于我国各地区现行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和预算编制的规定有所不同,定额老化问题突出,这就要求预算人员要根据实际正确灵活地应用预算定额。在使用定额前,首先应认真学习定额的总说明、分部工程说明、附录、附表及有关规定、掌握定额编制的依据和适用范围。其次,应熟练掌握各定额子目所综合的内容、计量单位以及允许换算的范围和方法。当工程内容与定额不一致又不允许换算时,必须执行定额,不得任意修改或调整定额。当工程内容与定额内容不一致,但允许换算时,应按定额的换算方法和范围进行换算,然后计算定额直接费,并在定额编号明该项目换算,以便审查时核对。
5 合理计算其他各项费用,取费及利润、税金
根据建筑工程预算构成的规定项目、费率和相应的计取基础,分别计算其它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注意取费文件的时效性,及时收集取费调整变动的相关文件(比如机械费调整,人工费调整、税金调整等),掌握最新的取费标准动态,是准确选用取费标准的重要措施。计算措施费及其他各项费用时要从实际出发,争取做到公正、合理。
6 仔细填写编制说明,加强成果复核
编制说明包括工程概况、编制范围、编制依据、编制结果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具体包括工程地点、工程内容、设计图纸号、所用预算定额、水平年份、有关部门的调价文号、套用单价、编制结果、经济指标、编制时间等。预算书封面要摘自:写论文http://www.328tibet.cn
填写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建筑面积、预算总造价及单位造价、编制单位名称、负责人、编制日期、审查单位名称、审查人及审核日期等。
预算人员应加强对工程预算的自我审核及复核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差错,提高预算质量。预算自我审核及复核工作主要包括复核工程量计算公式、套用定额基价、各项费用的取费费率、计算基础、计算结果、材料和预算人工及其调整等方面。
经济指标复核方法:1)单方造价指标法:通过对施工期当地公布的同类项目的单方造价指标的对比,直接反映出造价的准确性,对于误差太大的项目仔细复核。2)分部工程比例法:快速核查各分部分项工程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对于个别项的合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复核。3)工料消耗指标法: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耗用量的分析。如钢材、木材、水泥、中砂、碎石、机砖、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可以衡量该工程造价是否合理。会计专科论文范文
7 加强业务学习和总结,提高业务水平会计系实习报告范文
预算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预结算专业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还要了解建筑工程、建筑设计、建筑材料设备采购、建筑施工方法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中预算人员应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公正严谨的工作作风,必须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及时了解建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市场材料信息,注重工作总结,逐步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史先珍.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预算管理[J].河北煤炭,2010,(03).
高志建,金志江.工程预算现状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