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元素彭浩翔电影反类型元素与中小成本影片进展探索结论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8-1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者简介】
彭浩翔导演作品《春娇与志明》剧照 自2001年《买凶拍人》的一鸣惊人,彭浩翔与妻子梁启源成立正在电影制作公司,将其电影不仅在艺术与商业的价值取向上,而且在电影的整个制作过程中都贴上了浓厚的“彭氏”标签,到2003年彭浩翔得到2000万港币创造了《大丈夫》,用传承自《买凶拍源于:本科http://www.328tibet.cn
人》的黑色幽默方式对传统黑帮片的解构而产生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拿下香港金像奖最佳新晋导演奖。
在艺术追求与市场回报都分外喜人的时候,2004年彭浩翔一改前两部让自己名利双收的黑色幽默格调,几乎没有任何笑点的《公主复仇记》以一个“混蛋”与两个“巫婆”的爱情为主线,在悬疑的剧情设置下成功杀入国际电影节并成为最年轻的举办个人电影回顾展的导演。2005年以讲述梦想的青春片《青春梦工场》导演反观当下香港大学生与1971年保卫钓鱼台而集会的大学生之间的心理缺失,重新解读了年少与青春,并回归了那种荒诞不经和天马行空的风格。2006年至2007年先后拍摄并上映的《伊莎贝拉》、《出埃及记》,分别在音乐元素与细节营造、镜头叙事与悬疑氛围烘托上有着很大的突破。而2008年《破事儿》则成为这个反类型导演对先前作品的个人风格的大杂烩。
自《伊莎贝拉》第一次打开了内地市场后,彭浩翔就自己电影的商业价值开始了大张旗鼓的营销,随即在2010年与江苏广电集团签约,2010年之后的电影《维多利亚一号》、《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在电影的艺术追求上多少就市场需求有所让步,尽管如此《维多利亚一号》仍保有导演风格原本的“黑色”,只不过黑色幽默变成了黑色暴力,《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将黑色幽默的口味淡化到让人民群众觉得称心如意并取得不错的商业效益。最近的一部2012年《低俗喜剧》更是将重口与三俗发挥到了极致,但影片的中心仍然是围绕杜汶泽饰演的监制或者说导演彭浩翔本人对于电影的狂热来展开的,不低俗地来讲叫做梦想。

在香港一系列类型片的元素中,喜剧片和黑帮片拥有稳定的根基并且发展最为繁盛。喜剧片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许冠文、许冠英、许冠杰以及幕后的许冠武组成的许氏四兄弟的市民喜剧保障了喜剧电影票房,到七十年代末期香港新浪潮运动影响下,周润发的“馒头泡在稀饭里”(《纵横四海》)、周星驰的“I服了U”(《大话西游》)、王晶的“肥螳螂”(影片《千王之王》中的一种武功名称)等分别以各自的角色先后推动了“无厘头”式喜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功夫喜剧方面,成龙以《蛇形刁手》、《醉拳》传承了李小龙时代的功夫喜剧类型,并将其发扬光大。九十年代初期,动作片的重量级人物吴宇森在1991年的《纵横四海》中以相对以往最轻松幽默的基调在动作片的基础上加入了喜剧元素,成就了动作喜剧的一个巅峰之作。而之后的整个九十年代,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香港与香港人高度紧张的神经,成就了香港喜剧片商业性的高度繁荣。
黑帮片从1972年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的《教父》发迹,逐渐成为一种电影类型,而在香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系列先后吸收了好莱坞经典剧本创作套路与中国传统武侠叙事特色形成了鲜明的作者风格,到1991年潘文杰导演的《跛豪》成为香港黑帮片的代表作,之后刘伟强的《古惑仔》系列构建了电影世界封闭的黑帮成长编年史,吴宇森将暴力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喋血双雄》甚至王家卫首部影片也是较类型化的黑帮片《旺角卡门》以及2000年后杜琪峰的群戏《黑社会》系列和成为传世经典并为低迷的香港电影市场打了强心剂的刘伟强与麦兆辉合作的《无间道》系列铸就了香港黑帮片不同于欧美黑帮片的基调。
在香港类型片持续低迷的二十一世纪,类型片固定不变的类型模式,不仅不能适应观众不断变化的心理定势,还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影视接受心理学》,秦俊香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61页)甚至,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还出现了类似当年《火烧红莲寺》式的照搬模仿、跟风抄袭的不良影视创作风气。而彭浩翔《买凶拍人》的一鸣惊人,可以说即将喜剧片的元素与黑帮片的元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又将传统意义上的类型片重新解构,并将众多的元素杂糅进长篇处女作中,让香港受众疲惫的观影味蕾尝了个鲜。
·中国电影评论沈钰翔:彭浩翔电影的反类型元素与中小成本影片发展的探索 在人物设置方面,《买凶拍人》一改杀手作为一个银幕形象冷酷帅气无情的传统概念,阿bar为金融危机困扰,为满足现实生活物质需求而低声下气地向雇主推销自己;导演阿全则作为留美的电影学士回港后只能做做场的副导演打下手,生活潦倒的时候竟然卖起了,在阿bart的威逼利诱下开始拍摄杀人过程,但阿全对于电影艺术性的追求完全掩盖了自己身处凶案现场的恐惧感。类型化的人物在《买凶拍人》中被解构重铸,却成功的彰显了另类的喜剧花样。在解构的同时,电影中又穿插许多导演对于电影的致敬,尤其是这三部情节设置有关于电影创作的片子,《买凶拍人》阿bart和阿全在帮助标哥拍摄杀双雄的过程中对吴宇森《喋血双雄》的致敬,两拍档各自偶像马丁·斯科塞斯、《独行杀手》阿兰迪龙的致敬;《青春梦工场》中导演家乐工作服上对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的致敬;《低俗喜剧》中杜汶泽饰演的监制向前妻借钱的桥段更是向中学时的彭浩翔自己或者说追求电影的梦想致敬。
除了对类型片的解构外,彭浩翔还善于在影片中添加他对现实社会与精神世界的启示与救赎。《买凶拍人》对于阿全潦倒遭遇的诠释,反思了电影作为一种精神食粮与物质生活的现实食粮的先后问题;《维多利亚一号》中阿嫦为了迁回维多利亚一号努力工作却怎么也赶不上房价暴涨最终只好使维多利亚一号成为凶宅降价抛售,美好理想与人性残暴之间的悖论;《伊萨贝拉》张碧欣的台词“你干这么多女人,有时干到自己女儿,有什么奇怪?”情感冲突被了的风口浪尖。彭浩翔的电影一直充满反类型的元素,可这一定势又使彭浩翔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电影作者,套用“作者论”( [法]弗朗索瓦·特吕弗:《阿里巴巴与“作者论”》,载《电影手册》1955年2月号)的观点:彭浩翔利用了类型片的商业特质加之本我的精神追求,以其独特的视角与切入点,形成了“彭氏”类型的类型片系列。“你不是在教堂里赎你的罪,你是在街头、在家里、赎你的罪。”(《谁在敲我的门——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美]劳伦斯·S.弗里德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7页)彭浩翔的电影展现了香港现实社会的心理缺失,同时也是也是一场精神的救赎。 二
香港政治环境特殊,在九十年代末期,由于“九七”,金融风暴对香港电影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香港电影处于一个历史性的低谷。“九七情节”像瘟疫一样在香港导演圈传播,在商业性无法保障的大环境下,电影的艺术性多表现为无根情节和漂泊感,香港电影就像香港一样,处于主体与母体的文化边缘。而彭浩翔的横空出世,收拾了香港市民对于生活的惶恐,从市民的生活素材开始着手,加之多元电影艺术的杂糅,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创造打破常规和观众的种种习惯性心理期待来造成的喜剧效果(《影视类型学》,郝建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75页),打开了大众化的黑色喜剧电影市场。
《买凶拍人》以50万美元的超低成本,剧情设置迎合了当时香港金融风暴后香港普通市民焦躁和迷茫的情绪,阿bart这个癫狂、黑色却又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让人感同身受同时又让彭浩翔一举成名。《买凶拍人》为彭浩翔在香港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与内业的关注度,第二部长篇《大丈夫》得到了曾志伟的引荐,曾志伟作为无休映像电影制作公司的董事与《大丈夫》的演员,鼎力相助了彭浩翔,让这位“自成型”的新星导演成功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导演奖。
在导演的道路上蒸蒸日上的彭浩翔不忘电影作为一件商品的附加属性可以带来的效益,积极发展自己与妻子合开的正在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正在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制作了彭浩翔的第三部长篇《公主复仇记》,并且彭浩翔在这部片子中尝试了影片基调的转型,尝试了用隐藏的线索、细节的把控、悬疑的剧情把观众的心拽起来。“理想与现实总是莫名地纠缠在一起,当感性的夕阳和倒垃圾的场面连接在一起,是本片最大的黑色幽默。”(《公主复仇记》DVD版导演评论音轨)彭浩翔开始对剧情用心栽培,每一个小细节都深思熟虑,《公主复仇记》变成了需要反复泡制的茶叶,越看越觉得回味悠长。之后,彭浩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http://www.328tibet.cn
翔通过前三部片子的基础,与杜汶泽组成了“不是兄弟电影制作公司”将“彭氏”电影的发展推向了专业化产业化的方向。彭浩翔的电影创作之路从《买凶拍人》“托关系”拿到的50万美金到之后越来越规模化的商业运作模式,中小成本影片在彭浩翔成功结合了艺术与商业之后取得了良好的业界口碑和投资回报,“彭氏”电影日趋成熟。
自2007年《伊莎贝拉》第一次打开“彭氏”电影的内地市场后,集合了“暴力美学”、“”、“悉德菲尔德”式剧本写作模式的准商业化影片《维多利亚一号》以及后来的《志明与春娇》、《春娇与志明》这种纯商业化影片的出现,彭浩翔已经成功地使自己的影片拥有一定的票房感召力,就一个大陆观众看来,“彭氏”电影已然成为一种香港品牌。

就彭浩翔电影的商业性发展,不难看出彭浩翔最初是仅凭自己单纯的电影狂热发烧友的身份,像《买凶拍人》阿全一样,卖也要搞电影的精神在香港电影产业的低谷打出了一片天。而从最初的50万美元投资到千万投资,则是彭浩翔本人富有远见的眼光以及超前的市场拓展意识的结果,依靠频繁地参加电影节,彭浩翔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的梦想电影转变为能够贩卖的商品,平衡了艺术与商业的矛盾,名利双收。而就此反观内地中小成本的发展则不容乐观,虽然我们有《疯狂的石头》的昙花一现,但不景气的内地影片就连大制作,大投资都不能有良好的投资回报来保障,更别说那些年轻导演的小制作。就算近来的《失恋33天》、《人再囧途之泰囧》等小投资大回报的影片给内地电影市场冲冲了喜,可这些商业电影劣质的艺术价值召来业界的不耻。用冯小刚的话说“俗就是接地气儿!”虽然“接地气”能够很好地迎合市场需要,但电影作为一种精神食粮怎能缺乏营养价值?就这一点,内地的中小成本电影有很多要向“彭氏”电影学习。
(责任编辑:刘斯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