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会计制度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初探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事业单位自身改革发展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3年实行事业单位新制度,无论在会计科摘自:学年论文格式http://www.328tibet.cn
目的设置、新会计业务核算,还是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基于此,主要对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进行研究。会计毕业课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新旧变化
1000-8772(2013)12-0260-02

一、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变化

财政部为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近日修订印发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会计制度》篇幅近5万字,通过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与原制度相比较,新《会计制度》主要有八大方面的变化:一是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二是创新引入了“虚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三是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定期并人事业单位会计“大账”;四是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五是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六是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七是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八是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结构和体系。

二、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的变化比较

1.适用范围的改变。《新制度》与《旧制度》都明确规定,本制度将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然而,根据我国2011年发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我国事业单位的划分需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三个类别,即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我国政府今后将不再对后两者类型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批准设立。也就是说属于行政机构的事业单位或者转为企业类型的事业单位将不再执行《新规则》。会计专毕业论文
2.资产相关改变。资产类账户变化。新制度增加了“存货”账户、“累计折旧”账户、“文物文化资产”账户、“在建工程”账户、“累计摊销”账户、“待处置资产损溢”账户。去掉了原制度中的“材料”账户、“产成品”账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财政应返还额度”账户现在已经使用,在此不作为新变化账户。另外,把原先的“”账户变为“库存”账户,会计科目一级编码由三位数变为四位数,和企业会计准则趋于一致,更利于数据对接。变化简析。第一,对存货的处理进行了简化。原制度对材料的采购、消耗、投资等方面规定的较多。但是,不同单位对于材料、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不易把握,新制度为了便于核算,把它们直接作存货处理;第二,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原制度固定资产的计量存在问题,对固定资产只核算固定资产原值,不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而以计提修购基金替代,难以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虚增了资产价值。新制度固定资产计价方法,增加了对固定资产安装过程、购入固定资产扣留维修保证金、建造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的核算,使固定资产原值的确认更加客观公正。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来反映其净值,弥补了原制度的不足。第三,对无形资产的摊销进行改进,采用分期摊销法,弥补了原制度一次摊销法的不足。第

四、利用“待处置资产损溢”账户增加了资产处理过程的核算。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3.收入相关改变。关于收入部分,《新制度》将原有的“财政补助收入”修改为“事业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并且对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明确。其一,财政部门拨款强调了“同级”概念,有效规避了对非同级财政部门拨款的重复计算问题;其二,用“各类财政拨款”代替原有的“各类事业经费”。扩大了事业单位收入范围,将住房改革、社会保障、基本建设等财政拨款统一纳入了收入范围,使得事业单位收入的内容更完整与全面。
4.支出相关改变。(1)改变了原有事业支出的概念与内容。《新制度》对事业支出范围进行了扩充,将住房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所有支出项目全部纳入其中。同时还对事业单位支出进行了重新分类,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同时,《新制度》还通过新增条文,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应对单位的各项支出纳入统一预算,并且对支出管理制度进行完善。(2)在原有支出分类基础上新增“其他支出”。《新制度》在原有支出分类基础上,新增加了“其他支出”,改变了原有的之处分类无法对事业单位支出不足进行全面反映的问题,能够对捐赠支出、利息支出等进行充分且正确的反映。《旧制度》对相关支出的实际核算也没有相对明确的规定,使得事业单位支出的实际核算出现多情况,而《新制度》对此也进行了相关改变。(3)重点对支出管理进行了修订。对支出管理更加强调了其特性,即合规性、效益性、真实性和绩效性。《新制度》中规定,专项资金应当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同时,还应对“政府采购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严格执行,《新制度》对支出核算与管理还提出,在事业单位内部应树立成本费用和投入产出意识,以及经济核算观念,要加强“经济核算”,目的是促使事业单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此外,《新制度》还对票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做了相关补充性规定。
5.新制度财务报告中的变化。增加了财政拨款收支表,改进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和项目。主要如: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为便于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在资产负债表中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排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为合理反映事业单位的收支补偿机制,按照多步式结构设计收入支出表等。这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格式与国际惯例和企业会计更为协调,增强了通用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以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三、事业单位加强新会计制度执行的对策

1.加大新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加强财会管理队伍建设。为了及时更新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加强财会工作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熟悉与了解,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财会工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事业单位财会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首先,事业单位可以制订完善的教育培训计划,结合新会计制度的内容和变化,有针对性地对财务会计人员开展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促进工作人员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其次,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财会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可以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人才来补充财务管理力量,更好地适应新会计制度环境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事业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2.强化会计监督,提高新会计制度的执行力。为了确保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内部的全面贯彻与有效实施,防止违规违纪等腐败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确保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正常运行,事业单位需要强化会计的监督职能,对新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与评价,对于新会计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与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明确事业单位在财产处置、对外投资、资金调度等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的规范性,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
3.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在新的会计制度环境下,事业单位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就应当参考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对自身的财务报表制度进行完善,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以便能够更好、更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避免和减少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过程中的各类缺陷和失误,对事业单位的各类资产进行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