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探究对当下我国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探究题目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1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公共性是财政的基本属性。其基本属性要求财政以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准绳。文章以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为切入点,从近五年各月份预算执行数额走向以及年终财政决算与预算数额的对比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完善现有的公共预算体制。
【关键词】公共预算支出;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预算编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同时指出要切实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而加强对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的探究,以实现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的科学化,对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提高社会效益,将有所裨益。

一、关于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的概述

(一)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的基本概念

公共预算支出是指公共预算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过程。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是度量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重要指标。

(二)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的基本模型——公共决策中的“排队”理论

公共决策中的“排队”问题是因公共资源短缺所致。而公共资源短缺表现为资金和其他公共资源需求过大,但是供给不足,尤其表现在预算资金的供需矛盾上。下面论述公共资源配置中的“排队问题”。
在图1中,MU称为边际收益曲线,是指公众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用的判断,因而也可视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曲线。而S称为供给曲线,是指生产公共产品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由于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其边际成本为零,为,因此有S=MR,即边际成本与总成本曲线相重合。由于公共产品的总成本不为零,而是随着生产量而增加的,因而其总成本即相当于S与生产量Q之间的面积。这标志着社会生产的公共产品越多,相应花费的总资源也就越多。财会毕业论文
A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它表示当社会资源配置达到这一点时为最优状态,即 。社会可供给的公共资源的总量总是有限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往往希望扩大公共资源的供给总量,把希望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加总起来,将会达到需求曲线的C点,即生产量为 。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这一要求或许是合理的。然而一旦与生产成本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由于需求量 超过了供给量 而无法实现,而且,即使供给量达到了 ,也会发生相当于ABC面积的社会效率损失。当人们对于政府公共产品提供的总需求为 ,而实际供给能力为 时,就存在“排队”,即淘汰某些需求问题。因此,“排队问题”实质上是由一般意义上的公共需求与有效公共需求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二、我国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进度的分析与评价

用2008年-2012年我国各月份预算执行数额占全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以及公共预算支出总额与决算支出总额之间的对比来量化分析我国公共预摘自: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算支出执行的实际情况。

三、我国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原因分析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深层次的,必须从产生问题的源头找起,并对现有的公共预算体制进行深究。

(一)公共预算编制不尽科学

1、公共预算编制只重增量发展,很少触及存量改革。就当前情况看,我国对存量改革望而却步。存量不公开的和不透明的,大多采用“基数加增长”模式,这固化了财政资金在部门、单位间的分配格局,增加了财政的刚性支出。
2、预算编制范围并不完整。一部分资金要么没有进入预算管理的范围之内,要么没有及时纳入预算管理。

(二)预算约束软化

1、执行进度偏慢,导致大量的预算结转。当前我国预算调整的随意性较强,相当多的预算科目在没有经过人大实际审查的情况下就进行更改。而人大常委会往往只在预算调整后进行追认,这就使得人大的监督职能无法发挥。会计类开题报告范文
2、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违规行为。常见的包括:违规拨付和支付财政资金;截留、挪用财政资金等。
3、预算变更的随意性比较大。我国目前的预算追加,尤其是年底进行预算追加比较频繁,且资金量大。

(三)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之间缺乏制衡

1、预算编制、执行以及监督没有相互制约。这三个职能本应由不同的主体来行使,而在实际上,往往只是一个主体来行使,这极大增加了预算执行在各个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
2、预算监管难以落实。很多部门的预算案对预算项目没有进行详细记录,这就导致具体的审查工作无法落到实处。

四、优化我国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思考和建议

优化当前我国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的状况,完善公共预算体制,需要学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

(一)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提高编制质量管理会计论文范文

1、实行零基预算。变“基数法”编制为逐步实行零基预算,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据实预算并安排支出基数,提升预算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2、适当提前预算编制时间,尝试实行跨年制预算,编制中期预算。学习西方跨年制预算编制方法。编制中期预算,实现中期预算合法化,使中期预算在法定约束力上成为高于年度预算的指导性收支计划表。

(二)调整公共预算支出范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1、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正确界定公共预算支出范围。首先,对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费用进行严格控制。其次,强化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社会公共性开支。再次,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调整政府预算投资范围。
2、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确保社会公共性开支。考虑到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面很广,代表着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必须保证社会公共性开支。

(三)强化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的约束

1、完善预算执行中的控制与监督机制。在我国,完善的预算执行控制与监督机制的主体应包括:(1)立法机关的监督;(2)政府自身的监督;(3)财政部门的监督;(4)单位内部监督;(5)审计部门的监督。尤其要强调审计部门的监督。当前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政府性债务审计”风暴在、省、市、县、乡五级同时开展,应着实不断提升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变运动式审计风暴为审计常态化。
2、改变预算拨款的具体方法,保证各项支出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根据我国实际,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须实行按定期、按计划、按进度拨款。在拨付预算资金时应坚持以下四原则不动摇:第一,按预算计划拨款;第二,按预算进度拨款;第三,按规定用途拨款;第四,按预算级次拨款。在进行具体拨款时,按照:人员工资支出不拨给预算执行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直接按月将工资打入员工个人在银行所开设的账户;大型的工程项目,若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由财政部门直接与供货单位结算;真正拨入单位账户上的款项,若只是用于单位业务活动的公用开支,则由单位根据开展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使用。
参考文献
马国贤.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5).
谢旭人.中国财政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10).
[3] 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
[4] 马俊,侯一麟,林尚立.国家治理与公共预算[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 肖侠.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J].财务与金融,2010(02).
[6] 郭剑鸣.预防财政腐败:从源头的新思维[J].领导科学,2010(29).
[7] 张志超.现代财政学原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1(4).
作者简介:杨洪足(1989.09- ),男,山东日照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设计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