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盈余会计—税收差别、盈余管理及市场反应初探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04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企业会计政策和盈余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为了了解我国会计和所得税之间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探究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会计-税收差异水平的计量方法进行归纳,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会计-税收差异水平产生影响的地区治理环境差异,实践证明,会计盈余受会计-税收差异水平的影响比较大。
【关键词】会计-税收差异;盈余管理;企业所得税;市场反应
在所有的税种中,所得税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纵观各国,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通常采用两种模式:统一模式和分离模式。在统一模式下,不存在会计-税收差异问题;而在分离模式下,收入、费用、计量等方面都有一套标准和理念,也会形成会计-税收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除了受制度因素影响以外,盈余管理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一、会计-税收计量方法

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之间的差额称之为会计-税收差异,在理论界一直对其计量方法有激烈的讨论,是一个难点。钱春杰根据相关的会计-税收差异计量资料对计量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从而确定了目前比较常用了几种计量方法:基于财务报告的数据、基于纳税申报的数据、基于纳税申报及财务报告的数据。

二、影响会计税收差异的因素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市场受政府的干预程度也就越少,企业能够自主的处理经济业务;而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规模大、数量多,盈余管理的行为也比经济落后的地区多,直接导致了会计-税收差异水平的加大。从外部环境来看,对会计-税收差异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会计信息失真的概念
1.制度方面。完整、真实的反映企业财务状态,为企业决策提供财务报表等决策信息,是会计制度的主要目标。而税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因为这两者的目标存在根本的差别,在对统一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时候,极有可能产生分歧。与此同时,与会计制度相比,税法的刚性更强,在市场化进程高、法制健全的地区,市场受政府的干预程度比较小,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去处理业务,受政府政策及税收政策的影响也就相对比较少,能够将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更加公允的反映出来,这也是导致地区会计——税务差异水平不同的一个主要原因。
2.盈余管理。在面对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政策时,我国上市公司主要通过盈余管理来应对,实现上市、配股及新股的增发,防止发生终止上市、暂停上市或被特别处理。除此以外,据相关研究显示,如果公司的规模越大,其面对的政治成本也就越高。与经济落后的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规模都比较大,也就促使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出现。同时经过相关实证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那么该地区的上市公司所遭受到的诉讼概率也就越大,上市公司所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在诉讼降低盈余的盈余管理方法来应对。在我国,大部分实行盈余管理的公司,多数都没有对虚增的利润进行纳税,也就是说,在会计盈余进行调整的时候,应税收益没有发生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会计-税收的差异。除此以外,盈余管理的幅度如果越大,那么会计-税收的差异也就越大。

三、盈余质量受会计-税收差异水平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会计-税收差异水平影响盈余质量的程度,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重点。有国外学者指出,在会计-税收差异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地区,因为缴纳的所得税金额和会计盈余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作为企业管理者,为了实现逃避税款的目的,就会夸大负债项目的估计,从而使会计盈余降低,一定程度上使会计盈余的质量也有所降低。还有学者认为,在会计-税收差异水平较小的地区,税务工作者对企业财务报表严格的进行审计,使管理者避税行为的成本提高,因此能够使盈余质量得到提高。
在国内,钱春杰的研究认为会计-税收差异水平主要包含由于盈余管理形成的部分和应计会计合理实施出现的会计-税收差异部分这两个部分。对于盈余的持续性而言,后者对提高会计盈余的持续性的作用比较大。由于税法的程序和目标造成的应税收益,并不是对企业业绩的最佳表现形式,对应计会计下的会计收益的合理使用,能够将企业业绩更好的反映出来。在盈余管理方面,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筹资、公司形象及管理者报酬等。尽管新的政策对于再融资的门槛的规定有了适当的降低,但是对盈利的持续性还是做了相关的规定,为了使公司的增发资格得到维持或获取,管理者有可能会将各年的盈余拉平,使存储盈利高的年份与存储盈利低的年份进行平衡。与此同时,出于对公司形象以及管理者报酬的考虑,在进行盈余管理的时候,上市公司管理者更愿意看到盈利逐渐上升的趋势,防止在短期内收益出现较大的波动。这些行为能够提高盈余的持续性。这种盈余管理行为在我国比较多见。此外,上市公司如果出现持续性亏损,为了防止终止上市或暂停上市的处罚,以及管理者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对当期盈余进行大清洗,就会导致盈余的持续性降低,最常用的方式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而相关研究显示,新准则实施以后,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是不允许的,因此遏制了上市公司进行大清洗的行为。在会计-税收差异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如果处于实际赋税条件,那么对缴税是没有影响的。企业也就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动力进行盈余管理,使得逃避缴税的几率也会增大。

四、市场反应

市场是一个具有自动纠正偏差功能的机体,对会计-税收差异中包含的盈余管理信息能够有效的进行识别,并理性的做出反应。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通过不同强度的反应。对盈余管理向上的上市公司,反应比较敏感,市场会视其含有虚假业绩,市场估计就降低。而对盈余管理向下的上市公司,市场会视其业绩被低估,会调高其估值。由于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各有不同,投资水平也各有特色。也存在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两者之间的对弈中,不利于散户,如何保证散户投资者的利益是社会所关注的重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消除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作为会计准则制定及监督部门,应该加大对存在会计-税收差异过大的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提高其信息透明底,从而保证信息的对称,提高散户投资者的利益。
通过本文的研究,导致会计-税收差异出现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盈余管理行为及应计会计的合理实施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盈余的持续性,所以,在会计-税收差异水平较高的地区,其会计盈余的持续性也越强。在未来,还应该对会计-税收差异的行业特征进行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信息的对称性,保证各投资形式的利益。
参 考 文 献
谭青,李薇.会计——税收差异信息含量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会计之友.2011(29)
田培源,崔学刚,李欣忆.余管理与税费负担——基于会计差错更正数据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5)
[3]龙凌虹,陈婧婧.控股权性质、税收成本与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税收利润差异的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4)
[4]龙月娥,叶康涛.会计—税收差异、盈余管理与证券市场估值[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2)
[5]刘慧凤,张林.税收、会计监管与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以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为例[J].财经论丛.2007(2)会计毕业答辩
[6]盖地,胡国强.税收规避与财务报告成本的权衡研究——来自中国2008年所得税改革的证据[J].会计研究.2012(3)源于:论文提纲格式http://www.328tib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