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税前息税前利润与短期财务决策学位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1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短期财务决策是短期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短期生产决策能否进行,关系到企业筹资成本高低与风险的大小。财务决策的过程分为信息收集、备选方案设计、最优方案的选择和后续评价等四个阶段,其中最优方案的选择是指以一定的财务指标评价备选方案,从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该阶段涉及的评价指标是短期财务决策的关键。本文拟从息税前利润出发,而不是营业利润也不是利润总额,阐述如何进行短期财务决策。
【关键词】息税前利润 短期财务决策 营运资金 杠杆原理

一、短期财务决策的基本思路

从决策的内容来看,短期财务决策涉及营运资金、资金筹资和资金(股利)分配。基本逻辑思路是:依据成本习性将所有成本费用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计算出来的息税前利润为逻辑起点,考虑机会成本等决策相关成本,以息税前利润或相关总成本、每股收益、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复合杠杆等指标为主要决策评价指标进行短期财务决策。

二、息税前利润与计算

传统的会计核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以“收入-费用=利润”来计算损益。这种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高级管理层的经营业绩,而息税前利润(EBIT)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高级管理层的实际经营业绩,因此应以EBIT为财务决策的核心指标。EBIT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倒算法。即如果已经计算出了净利润,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所得税和利息费用来计算,财务分析时经常采用此方法。二是顺算法,即依据成本性态逐步计算EBIT,这种方法在财务管理中最常用。
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业务量(通常以产销量来表示)之间的依存关系。依据成本性态,可以把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F)和变动成本(即bQ),其中b为单位变动成本,P为单位售价,Q为相关业务量。依据成本性态,可以把息税前利润公式扩展为:
EBIT=pQ-(F+bQ)=(p-b)Q-F=(1-b/p)(pQ)-F

三、营运资金决策

1. 营运资金决策的思路

营运资金(或称为流动资金)决策的基本思路是:以EBIT为逻辑起点,采用差额分析法,考虑决策相关成本,以息税前利润或决策相关总成本为决策评价指标。与营运资金决策相关的评价指标分为三类:①EBIT(如果固定成本相同,则计算贡献边际;如果收入相同,则计算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即相关总成本;如果固定成本和收入相同,则计算变动成本;如果EBIT相同,则本步骤不考虑);②相关总成本;③息税前利润或决策总成本(如果变动成本不相同,计算息税前利润,即①-②;否则,计算决策相关总成本,即①+②)。
由于短期财务决策涉及备选方案的比较,因此一般考虑差额分析法,即分析有区别的部分,而省略其相同的部分。

2. 相关总成本的确定

营运资金决策核心是相关总成本的确定。有些成本是由于决策引起的,例如机会成本。在短期财务决策中,机会成本主要是持有营运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项目)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本文以应收账款决策为例来分析相关总成本的确定。
应收账款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导致一系列的成本支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成本

它是指从应收账款形成到收回期间,所有与应收账款管理系统有关的费用总和。主要包括制定信用政策有关费用、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与信息收集费用、应收账款核算与管理费用、人员办公费用、其他费用等。管理成本一般是相对固定的,只要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监管,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管理费用,但与应收账款的多少没有直接联系。

2.机会成本

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就必然会占用流动资金,如该笔资金是从银行借入的,则必然会增加利息支出;如是自有的,则会丧失该笔资金的其他投资机遇,如购买债券、股票等,因而会造成投资损失。这种因持有应收账款而形成的损失或带来的支出,就是持有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该成本由于在会计核算及财务报表中未予揭示,故在制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及信用政策选择过程中,往往未加以充分考虑,结果造成决策失误。

3.收款成本毕业论文任务书

应收账款在回收过程中要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它通常包括正常收款费用和逾期应收账款收款费用,主要有通知客户的邮费、拜访差旅费用、讨债费用、诉讼费用等。

4.坏账损失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总会使得有一部分应收账款不能回收,这种损失称为坏账损失,这部分成本通常与应收账款总额成正比。

5.其他成本

四、杠杆原理与短期财务决策

在经营决策与筹资决策过程中,涉及的杠杆原理及作用有三个方面,即经营杠杆、财务杠杆与复合杠杆,分别用相应的杠杆系数来表示。
经营杠杆系数(DOL)=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业务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财务杠杆系数(DFL)=每股收益增长率/息税前利润增长率=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复合杠杆系数(DTL)=普通股每股利润增长率/业务量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在财务管理与决策中,杠杆原理的运用基于不同利益集团对经营成果有不同理解。作业层的经营成果是边际贡献,即M=(p-b)Q;高级管理层的经营成果是息税前利润,即EBIT=M-F;股东的经营成果是每股收益,在不考虑优先股情况下,其计算公式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为:EPS=[(EBIT-I)(1-T)]/N,其中EPS为每股收益,I为一定时期的利息费用,T为所得税率,N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企业资本构成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系数,而这三者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并由此综合形成企业风险,进而影响到一定时期采取不同的筹资与股利分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