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成因浅谈审计风险成因与制约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3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在关注审计质量的同时,审计风险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审计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还会给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带来不同的损失,甚至给国家的审计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文章就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措施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期审计信息在今后的财务工作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审计风险;形成原因;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审计成为经济大循环中重要的环节。在具体的审计实施摘自:毕业论文免费下载http://www.328tibet.cn
过程中,人们对审计的期待非常高,因而审计人员的责任也十分重大。但是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往往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审计风险不仅直接影响到审计质量,还会给审计单位和审计人员带来不同的损失。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审计风险,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审计风险,以期促使审计信息在今后的财务工作中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1.审计环境对审计工作的制约。首先,审计受所处的法律、经济环境制约。《独立审计准则》虽然已颁布,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审计法规不完善、不健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人员的审计结论,增大审计风险;其次,受行政干预的制约。由于受到行政上的干预,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不仅不能获得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也削弱了审计工作的自主性、权威性,从而导致审计质量差以及增大了审计风险。从最近几年发生的审计案例看,不少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受到被审计单位甚至是某些政府部门的压力而不得不违规、违心地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导致审计结论失真,加剧审计风险;最后,受会计基础工作的制约。目前,我国会计基础工作弱化,社会强烈呼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但是会计信息市场的信息质量仍然不高,这些均使审计面临着愈来愈大的风险。
2.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首先,随着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会计核算如所得税会计、期货会计、衍生工具会计、合并会计、外币会计等远远超出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内容。这些业务的处理,显然要更具挑战性,更容易发生争议。需要审计人员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职业判断,一旦判断失误,就会造成审计结论的失真,严重的情况注册会计师还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其次,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审计人员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
3.审计人员的执法观念淡薄、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德才兼备,他们除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正直的人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还须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标准与实务,还应具备高水平的执业能力、敏锐的分析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如果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等与其所承担的审计任务不匹配,这也将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导致审计质量差,增大审计风险。同时,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关注,比如发现审计疑点,却未对扩大范围进行审查等都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
4.审计手段滞后、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缺陷。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尤其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会计信息系统是由数据和其他信息集成,这就对审计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审计手段滞后于会计核算的发展,使审计效率低下,加大了审计风险。现代审计方法允许审计程序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用以均衡审计成本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现代审计主要是采用抽样审计和分析性复核方法,但是抽取的样本与客观事实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其结果必将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控制

1.改善审计环境。第一,健全和完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尽可能使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有关事项均有法可依,逐步走向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减少审计过程中对技术上理解的偏差,以明确和解除审计责任,规避风险。同时还应加强对国家审计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真正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经济秩序,严肃财经法纪,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优化审计环境。审计机关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公众对国家审计的认识,减少人为干扰,努力形成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建立行之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以保证审计执法的严肃性。只有有了良好的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才能在执业时坚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而使审计质量得以保证;第三,建立审计风险保险制度。随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案件逐渐增多,反映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风险日趋严峻。虽然我国会计事务所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制度,但是一旦审计出错,中小规模的事务所仍然承担不起由于诉讼而引起的巨额赔偿。因此在国家的帮助和监督下建立审计风险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2.严格防范和控制审计过程的审计风险。首先,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控制意识,实施审计前制定详细的审计方案,进行风险计量。事务所以及审计人员应当明确现代审计风险模型中,审计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审计风险的计算公式(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程度来选择审计范围的大小、审计证据的多少以及对被审单位做出最恰当的审计意见;其次,要做好审计风险的过程控制。审计风险贯穿整个审计过程,从接受客户的委托开始,到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这一系列环节都存在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每一步骤都要严格按照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准则来执行,尽量防范和控制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风险;最后,要注意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审计报告一定要体现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报告要做到不越权不越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扩大不缩小,实事求是的反映和披露,对审计报告涉及的会计事项、会计数据等,要征得被审计单位财务部门的认可,审计报告要征求被审计人的意见,以确保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恰当性。另外还必须坚持审计报告复核制度,以减少和降低审计风险。
3.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相关审计责任的教育。选择热心审计事业、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技术精的人员为审计的中坚力量,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实际职业道德的考察,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案例及警示教育;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保证全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不断提高熟练程度并精通所承担的工作;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速知识更新,加强其业务胜任能力。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内部培训或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学;也可以在审计业务执行过程中,采取以老带新,干学结合的互促形式。
4.注册会计师应成为行业专家,国内的注册会计师一般都是“全能型选手”,无论什么行业什么企业,一套程序包打天下。注册会计师对自己完全陌生的行业,做出的审计结论不可能完全正确。注册会计师只有跳出会计的狭窄视野,才能真正理解所面对的审计对象。有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转变为以专长来划分业务部门,走业务化专业化的路子。
5.选取合适的审计模式和综合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审计模式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基础审计阶段。目前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最为先进。因此审计人员应该争取尽快学习和掌握这种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审计模式和方法。由于任何一种审计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不可能确保审计信息的准确无误,因此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综合运用比如函证、询问、监盘、检测、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扬长避短,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充分降低和控制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平.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现状的反思[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模板

2.李雪,邵金鹏.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的失德与重组[J].2003(4).

3.孙长新.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J].时代经贸,2006(8).

4,郝新春,关于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