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目标浅谈企业内部制约目标及其会计制约目标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适应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现代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控制则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即控制主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将自己的目标、要求、期望传达给被控制者,以规范和指导其行为。正确合理地制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内部控制目标;会计控制目标;基本规范
1007-4309(2013)04-0122-2会计毕业论文选题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企业内部一系列相联系相制约相监督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它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由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内部控制目标的概述。内部控制目标,是决定内部控制运行方式和方向的关键,也是认识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出发点。从内部控制理论的沿革过程来看,内部控制概念大体经过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等几个主要阶段。纵览这些理论,可将内部控制目标的要义归纳如下:经济、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按管理当局一般的或特殊的授权进行业务活动;保障资产的安全与信息的完整性;防止和发现舞弊与错误;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并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尽管传统理论关于内部控制目标的这些认识几乎体现了内部控制的所有动机,但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不断变迁和组织管理水平的精益求精,人们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已有认识显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会计中关于资产的概念排斥了一些重要的经济资源,如人力资源及其信息。要达到组织的目标,必然要对这类资源加以保护,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否则,人的能力和知识也会被破坏或流失到其他组织中去。同时,信息也有可能被偷窃、滥用和收买,因此,只注重信息的完整性而忽视其安全性同样是片面的;传统理论强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因为会计信息系统也应收集许多非财务信息,所以内部控制需要保证所有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都是准确和可靠的;传统理论只强调了经营效率,忽视了作为衡量一个组织业绩的经济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性。效率是对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计量(有效的经营在生产过程中以最低的消耗生产产品),经济性衡量投入的成本(经济的经营以低成本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有效性涉及到与目标相应的实际结果。
上述这些认识的偏差和局限性,是导致内部控制在组织中实施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拓展内部控制的内涵,重新认识和界定内部控制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部控制目标的重新界定。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代组织中的内部控制目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查错和纠弊,而是涉及到组织管理的方方面面,呈现出多元化、纵深化的趋势。
确保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目标,要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就必须及时对那些构成组织的资源(财产、人力、知识、信息等)进行合理的组织、整合与利用,这就意味着这些资源要处于控制之下或在一定的控制之中运营。如果一个组织未能实现其目标,那么该组织在从事自身活动时,一定是忽视了资源的整合作用,忽视了经济性和效率性的重要性。一家医院有优秀的医生、能干的工作人员和先进的设备,但如果这些条件没有充分用于医疗,这家医院是没有效率的。因为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就是直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所有的组织活动和控制行为必须以促进实现组织的最高目标为依据。
服从政策、程序、规则和法律法规。为了协调组织的资源和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将制定政策、计划和程序,并以此来监督运行并适时做出必要的调整。另一方面,组织还必须服从由社会通过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则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因素等所施加的外部控制。内部控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这些外部限制因素,就会威胁组织的生存。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保证遵循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则。
经济且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因为所有的组织都是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环境中运作,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取决于能否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制定和设计内部控制必须根据能否保证以最低廉的成本取得高质量的资源(经济性)和防止不必要的多余的工作和浪费(效率)。
确保信息的质量。除了建立组织的目标并沟通政策、计划和方法外,管理者还需利用相关、可靠和及时的信息来控制组织的行为。事实上,控制和信息是密不可分的,决策导向的信息受制于内部控制,没有完备的内部控制便不能保证信息的质量。也就是说,管理者需要利用信息来监督和控制组织行为,同时,决策信息系统特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也依赖于内部控制系统来确保提供相关、可靠和及时的信息。否则,管理者的决策就有可能给组织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内部控制系统必须与确保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的正确性的控制相联系。
有效保护组织的资源。资源的稀缺性客观上要求组织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系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http://www.328tibet.cn
统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如果资源不可靠、损坏或丢失,组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就会受到影响。保护各种有形与无形的资源,一是确保这些资源不被损害和流失,二是要求确保对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必要的维护。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会计控制目标会计专业实习报告

在内部控制的这五个目标中,“资产安全”和“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是会计控制的目标。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是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会计控制目标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经济活动、实施会计,也是外部审计人员或社会机构评价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重要依据。人们以往对会计控制的理解局限于财产物资安全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维护方面,会计控制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盗窃、欺诈及舞弊行为。事实上这仅是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一部分内容,确切地说,它属于会计控制中的会计牵制。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提出的内部会计控制应当达到的基本目标为:一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二是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可见,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定位主要局限于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防错纠弊、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与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改善,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也应有相应的提高。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定位。通过前文内容可以看出,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就不仅体现出企业外部的目标,还应该体现出企业内部的目标来。同时,按照从总体到具体的顺序,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应该是分层次的。笔者认为,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应该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总目标。美国的COSO委员会2004年报告新增加了一个目标,即战略目标,该目标作为高层次的目标,服从和支持组织使命的完成,并高于另外三个目标。笔者认为,引入战略目标,是COSO2004年报告的重大贡献,它将目标设定的视角首次导向企业的整体层面,而且体现了目标的层次性。关于会计的毕业论文范文
具体目标。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细化。对于具体的目标,显然要围绕着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一中心来设定。本文认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细化目标有以下几个:经济效益目标。经济效益指用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好的社会产品,以满足整个社摘自:本科毕业论文http://www.328tibet.cn
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经济效益的衡量离不开会计,会计又可以能动地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内部会计控制不仅要满足企业外部监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自身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因为企业要生存和发展,经济效益是关键。所以,经济效益目标既是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所应该考虑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又是股东、债权人所期望的目标。
会计报告可靠性目标。指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要保证为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从而有助于他们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盈利能力、特定项目的获利能力等。从会计的服务对象上来看,前已述及,既要对外服务,又要对内服务,那么会计报告体系就要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从企业外部来看,利益相关方在涉及到对企业的决策时,必然要求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主要来自于财务会计报告;从企业内部来看,管理当局为了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正确性、奖惩的公正性,当然也要求来自于会计系统的报告,主要是管理会计报告是可靠的。会计班毕业论文
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性目标。指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对企业每项资产的购入、使用、处置等,都要经过相应的授权审批程序,通过相应的控制活动防止资产的毁损、缺失。资产的安全完整是会计报告可靠的一个条件,否则可能会使企业虚盈实亏。
总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中的管理权责安排结构及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多样性是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基本理论。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合理正确地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特别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阎达

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付黎瑛.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8).
【作者简介】宋坤: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