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浅谈浅谈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路径资料网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社会主义审计价值观的内涵

我党在“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在思想领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了艰辛地探索,逐步形成了 “先进”、“科学”、 “公平”、“平等”、“社会进步”、“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社会主义价值观。会计专科论文示范
党的十八大报告又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凝练,提出“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的价值观内容。
刘家义审计长曾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提出,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为内容的行为规范。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支撑和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它揭示了新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审计工作的本质要求。

二、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现实环境

(一)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繁荣

社会主义审计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一定历史和现实的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http://www.328tibet.cn
资源。除了社会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还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作为审计文化最核心、最实质的因素,随着审计实践的深化和审计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积淀和提升的过程。2001年2月,李金华审计长曾提出了,“开拓创新、敬业奉献、服务协作、求真务实”的四种精神;2012年1月,刘家义审计长对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一个全面、权威的诠释,“要大力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在《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阐述了“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弘扬审计精神,树立‘审计价值理念和文明形象’”的内容,对审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至此,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已基本定型。

(二)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深入总结国家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随着审计定位从最初的查错纠弊到现在站在国家治理的层面,审计目标上升到了一个更高层次,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价值观的内容。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审计人员要肩负起历史使命,就需要牢固树立“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价值观,更需要从行动上跟随审计事业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路径

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审计人员思想和行为的准则以指导审计实践,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制度规范是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保障

审计制度是指导审计行为的具体可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在审计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制度规范是规范行为和价值取向的最有效方式。审计机关应把培育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到单位的制度建设中,制度内容应与核心价值观提倡的相吻合,树立正确的制度导向。如,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健全机关奖惩制度,一方面,鼓励与审计核心价值观趋同的审计行为,抑制与审计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审计行为;另一方面,用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来衡量审计人员工作的好坏,通过审计人员之间、被审计单位、上级领导、社会等广泛群体的监督,将监督结果作为评优的依据,促使审计人员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和行动中,内化为一种习惯和行为准则,为审计人员主动构建正确的审计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保障。

(二)舆论引导是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社会条件

在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社会舆论的作用不可低估。社会舆论依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标准,对人们的言行进行评价,对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导向的行为和现象予以赞扬、歌颂,对不符合甚至与之相抵触的行为和现象予以谴责、鞭挞,引导人们认同正确的社会主义审计价值观。如果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强度和广度相结合,就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环境,促使人们去认同接受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

(三)法治建设是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有力措施

社会舆论对人的约束是“软性”的,更多的是要求人们自律自求。法律约束则是“硬性”的,为人们提供具体的行为模式,而且着眼于对每个人的行为及后果的约束。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功能,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规范。通过这些法律规范,将有关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法制化。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和完善一些新的法律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四)思想教育是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的有效途径

价值观教育是一定社会、阶级依据其价值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如果说政策、舆论、法律等是一种外在的引导和约束,那么价值观教育则是一种内在的启发和引导,使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认同。审计机关可以通过树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也要放眼全社会,从多年传承的民族精神、历史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当代道德模范事迹中汲取精神动力,从每件小事着手,深入践行审计核心价值观,努力展现审计人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五)自身修养是审计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键环节

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仅需要外在因素的制约和引导,而且还必须是一个主体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而自觉内化的过程。历来,我国就非常重视个体的自身修养,诸如“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慎独”“慎微”等,都是提倡个体主动进行自身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审计人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要不断地反省和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导向,主动地进行自我修正、调整和提高,使自己的言行不断趋同社会主义审计核心价值观,并与之保持一致。
(作者单位:陕西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