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舞弊财务舞弊行为初探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界定财务舞弊,同时论述财务舞弊的特点,并从利用收入、成本和费用的不合理确认与计量,应收(付)账款,关联交易,虚拟和假造资产,地方政府援助等五大方面论述了舞弊的手段。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特点
1673-291X(2013)16-181-03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http://www.328tibet.cn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泛滥,既给投资者带来重大损失,挫伤投资者的信心,也破坏了证券市场 “公平”、“公正”和“公开”原则,致使证券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财务舞弊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公害,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严厉打击和治理财务舞弊行为的浪潮。如何识别财务舞弊行为继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是当前近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净化投资环境、保护投资者利益、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就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手段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财会本科论文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及特点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

国内外对财务舞弊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于财务舞弊内涵的界定却不尽一致。以下是不同的机构或组织对财务舞弊的含义,分别从财务报告舞弊和财务报表舞弊进行阐述。
1.《国际审计准则》指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包括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和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
2.美国SAS16:“舞弊指故意变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可能是漏列或错误地反映事项与经济业务的结果;篡改、伪造记录或文件;从一记录中或文件中删除重要的信息;记录没有实现的交易;蓄意乱用会计原则以及为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的利益随意倾吞资产。”毕业论文 会计
3.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准则公告》认为,财务报告舞弊是“为了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揭示进行有意识地错报或忽略,这些有意识的错报或漏报导致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没有和公认会计原则(GAAP)一致。欺诈性财务报告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财务报表具以编制的会计记录或支持性文件进行操纵、伪造或更改;对财务报表的事项、交易或其他重要信息的错误提供或有意漏报;与数量、分类、提供方式或披露方式有关的会计原则的故意误用等”。
4.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ACFE)则认为,财务报表舞弊是“企业有意地、故意地错报或漏报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误导性会计数据,以及提供在与其他所有可获得的信息一并考虑时,可能导致阅读者改变或调整其判断和决定的会计数据”。
5.美国舞弊审计准则中的舞弊指“故意编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可能是漏列或错误地反映事项与经济业务的结果;篡改、伪造记录或文件;从一记录中或文件中删除重要的信息;记录没有实现的交易;蓄意乱用会计原则以及为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的利益随意倾吞资产”。
6.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认为,财务报告舞弊是“一种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错报还是漏列,其结果是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是“财务报表或财务披露中存在蓄意的错报或从事对财务报表或财务披露有重大直接影响的非法行为”。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认为 “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中也认为“舞弊是指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
从上述定义可知,财务舞弊的内涵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含故意的行为、提供了虚假会计信息、利用欺骗手段获利、损害他人的利益;第二个层次包含故意错报或漏报重要事实、提供误导性会计数据、伪造或者篡改会计记录。会计学期论文

(二)财务舞弊行为特点

财务舞弊是一种故意的、有意识的行为,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违法性,财务舞弊违反了国际或国内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民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二是有意性,财务舞弊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明知故犯;三是技术性,通过伪造银行存款对账单、伪造、伪造虚假注资、编账等粗制滥造的手段,编制和发布虚假的财务报表,有意歪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等财务信息;四是危害性,财务舞弊行为诱导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和决策,严重地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五是隐蔽性,财务舞弊行为不容易被察觉,会计人员可运用“会计技术”:利用会计政策,滥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及会计估计作出似是而非的会计处理,使之更具有隐蔽性。

二、财务舞弊的手段

(一)利用收入、成本和费用确认与计量的不合法舞弊

1.强行确认收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销售商品的收入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确认: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三是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四是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调整利润,常常在商品销售收入未满足规定时就提前确认收入,从而操纵利润。
2.虚构收入。虚构收入包括伪造原始凭证虚构收入和将非营业收入虚构为营业收入。公司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对并不存在的销售业务,按正常销售程序进行模拟运转,包括伪造顾客订单、发运凭证、销售合同,开具税务,伪造银行对账单、出口报关单等。由于客户和交易是虚拟的,所以除了是真实的外,客户印章和其他凭证都是伪造的。虽然开具会多缴纳税金,但是为了达到增加利润这一更高的目标,公司认为多缴纳一些税金也是值得的。
虚构收入的另一种形式是以真实客户为基础的虚拟销售。公司对某些客户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虚构销售业务,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得公司在该客户名下确认的收入远远大于实际销售收入。将非营业收入虚构为营业收入也是一种虚构收入。它通过将流的非营业收入计入销售收入来实现,流的非营业收入来源可以包括资产出售或其他投资收入等,如果将其则计入销售收入,就会虚增营业收入并抬高营业利润率。非营业收入还包括罚款收入、补贴收入等,将其虚构为营业收入也是财务舞弊者的共同爱好。 3.不合理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按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应该对应收账款、存货、委托贷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这六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但是这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可自行确定其计提方法和比例,给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一般而言,很多公司把巨额资产准备的计提放在以前年度提取,造成当年的巨额亏损,从而在下一年实现“扭亏为盈”。这严重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以及会计准则的严肃性。另外,还有企业利用少提或者不提减值准备来掩盖风险,虚增利润。如大幅减少无形资产,被新技术、新工艺等替代或资产市价却不提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再如长期闲置不用、并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再使用的固定资产、或者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已遭淘汰的设备未如实计提减值准备。

(二)利用应收(付)账款舞弊

1.应收账款舞弊。应收账款是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应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的增减直接影响主营业务收入,进而影响总利润。而应收账款的增加不需要披露,易于隐藏,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难于查清特定的原因,因此极易通过应收账款进行财务舞弊。利用应收账款舞弊的方式主要有:虚构商业信用从而夸大收入、虚增经营成果;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调平账款;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人为调节利润;利用收款与入账的时间差,挪作他用等。其他应收款更是被人们称为“聚宝盆”,用其转入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计入各类投资和投资收益,以隐瞒投资和投资收益,用于民间资金无息借出以谋取私利等。最典型的案例是郑百文公司,其应收账款占据全部资产中的很大部分。另外,母公司通过内部融资、借贷以及内部银行结算等形式挤占挪用的资金往往因为投资失策或变成其他非货币性资产而不能按期归还或归还时大打折扣,从而形成上市公司的一笔长期应收账款。
2.应付账款舞弊。应付账款是企业在购买商品、材料或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是交易双方在业务活动中由于取得物资或接受劳务与支付货款或劳务款项在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负债。公司利用应付账款舞弊的方式主要有:将产品销售收入顶抵应付账款,隐匿销售收入;少计应付账款,隐瞒负债;虚列应付账款,调节成本费用;应付账款长期挂账等。其他应付款也是企业财务表舞弊较常用的科目,主要舞弊方式有:隐匿成本费用;核算民间借款,掩盖负债性质等。

(三)利用关联交易舞弊会计专业文章

关联交易是指公司或附属公司与在其直接或间接占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主要指上市公司的发起人、主要股东、董事、监事、高级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其家属和上述各方所控股的公司。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掩饰公司亏损并虚构利润的情况,在报表及附注中也未按规出恰当和充分的披露,这样产生的信息就会对报表使用者产生极大误导,这种财务舞弊就称为关联方交易舞弊。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会通过以下几种关联交易来虚构利润。
1.关联购销舞弊。即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之间的购销活动进行的舞弊。根据会计准则规定,当上市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兄弟公司之间发生购销往来时,需在合并报表中予以抵消,如不抵消则为舞弊;当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发生购销往来时,由于上市公司提供的是单个报表,而非合并报表,因此无法抵消,但需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的内容,舞弊公司往往不在附注中披露交易内容,由此造成舞弊。如上市公司自己或控股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了销售收入,再由集团或另一关联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避免了在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规定,保证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的需要,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这些利润并非是实际的经营性利润,它们大多以应收账款的形式挂着,并没有真正的流入。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下载
2.合并范围的确定与变更舞弊。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上市公司常常通过变更合并范围达到舞弊的目的。对于尚未开业或尚未正常经营的子公司由于没有利润,上市公司就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对于赢利的子公司,即使不属于合并范围也想办法将其纳入;对于亏损子的公司,则想办法将其摈弃在合并范围之外。同时,还采用规避披露的策略,以避免被发现。如2003年浪潮信息将持股不到半数的浪潮软件纳入合并范围,从而导致虚增主营业务收入21 681万元。
3.托管经营舞弊。这是报表欺诈的一种新方法。对于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委托给关联方经营,按委托协议规定收取固定收益,或按实现净利润的一定比例等收取委托经营收益,以避免不良资产造成的亏损,又凭空获得一块利润。或以较低的收费托管经营关联企业稳定的高获利能力资产。但这些收益并没有真正的流入,往往只挂在往来账上,因此只是一种虚假的“报表利润”。 如ST东海在2000年通过委托经营大股东的资产,所得收入占到利润总额的75%。
4.转让资产舞弊。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企业,或低价购买关联企业的优质资产等,并以出卖资产的收入作为业务收入,虚构利润,而出卖资产多在关联企业中进行,明显高于市场正常。如广电股份1997年将6 926万元的土地和1 454万元的子公司分别以21 926万元和9 414万元的转让给其母公司,确认了22 960万元的收益,占该年度利润总额9 733万元的235.9%。若无这两笔交易,该公司1997年度实际亏损13 227万元,关联交易掩盖了广电股份的巨亏。
5.资金往来舞弊。中国法律明确规定企业间不能相互拆借资金,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因募集到的资金没有好的投资项目,所以仍然将一些资金拆借给母公司或其他不纳入合并报表的关联方,并收取高额利率的资金占用费,造成利润的虚增。
6.费用分担舞弊。上市公司操纵与关联方之间应各自分摊的销售和管理费用调节利润。当公司利润不佳时,集团公司会调低上市公司费用交纳标准,并承担上市公司的各项费用,同时退还以前年度交纳的费用,以提高公司的利润。如2000年蓝田股份的饮料产品通过集团公司销售网点销售的仅占全部销售量的1.9%,但其在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投放的,蓝田股份就这样利用集团公司分摊高额广告费用支出的方法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 7.股权投资和转让舞弊。上市公司也可通过公司间的相互持股、控股或股权转让来操纵投资收益。如天香集团就违反有关股权转让投资收益确认条件的相关规定,对2004年度内发生的3笔股权转让收益提前进行确认,导致当年利润的虚增。

(四)利用虚拟和假造资产舞弊

1.虚拟资产舞弊。虚拟资产是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却被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的资产科目以及不再对企业有摘自:本科毕业论文结论http://www.328tibet.cn
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虚拟资产为企业财务舞弊提供了一个费用和损失的温床。例如企业将已经没有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经超过受益期限的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项目,常年累月挂账以达到虚增资产和利润的目的。红光实业在上市申报材料中隐瞒固定资产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严重事实,案件披露后,为红光公司审计的蜀都会计师事务所也被解散。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虚拟资产科目,借口根据权责发生制、收入与成本配比原则、地方财政部门的批示等,不及时确认或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2.假造资产舞弊。有些公司将费用列资产,以平衡账务和躲避监管部门对募集资金的专项检查。如丰乐种业故意将收益性支出列为资本性支出。1997—2001年,丰乐种业虚构在建工程来替代募集资金项目,并将日常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虚构在建工程等方式虚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五)利用地方政府援助舞弊

当上市公司需要业绩支持以获得配股或增发资格,或者出现亏损,甚至面临“摘牌”的威胁时,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地方企业形象,常常通过越权给予上市公司税收返还政策、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对上市公司拖欠的银行利息给予核销减免、给予资产优惠等方式,使上市公司增加当期利润、改善财务报表形象。
三、结论
财务舞弊是一个历史久远、影响极其恶劣的国际性顽症。其手段及做法种类繁多、错综复杂,而且层出不穷,既有完全,也有钻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空子。因此,要杜绝财务舞弊就必须从公司治理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个方面有效治理财务舞弊行为:一是减持国有股和非流动股;二是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和约束机制;三是完善监事会监事选任制度和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四是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制度,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效果;五是制定信息披露的准则和制定信息、披露的规则体系;六是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机制;七是强化证券监督委员会的监督管理职能;八是加强对于发布不实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政府部门可以建立虚假信息查询的专门网站,通过互联网这种大众媒体让企业和社会公众可随时查询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企业及责任人员,以此增加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违规名誉风险和违规成本;九是建立财务报告风险准备金制度,以切实保障中小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十是加大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修订,减少制度上的漏洞,也是避免财务舞弊的一个标本兼治的好途径。
参考文献:
王棣华.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J].经济界,2009,(1).
李燕.财务舞弊的若干特征分析[J].会计之友,2006,(3).
[3] 杨宏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12).会计专业学年论文范文
[4] 王青林.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责任编辑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