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浅析浅析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4-0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那种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行为、明确预算责任的现代管理体系。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念及构成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模式,它能够将单位的战略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效的结合起来。全面预算管理遵循“以销定产”原则,首先根据市场的远期预测、机构的战略目标和自身财务状况进行销售预测,然后再以销售为起点,对生产成本和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费用进行预测,并以预算为标准对机构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进行统一分配和协调。全面预算不仅涉及到财务预算,而且涉及到经营预算,其中财务预算包括:筹资预算、经营预算、投资预算、预算、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预算;经营预算则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管理预算;生产预算又包括料、工、费预算。全面预算管理则是由五个环节构成的一个体系,包括确定预算管理目标、构建预算管理制度、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和考评预算这五个环节。

二、全面预算管理特征及现实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系统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模式,它不仅考虑单位内部环境,而且考虑单位外部环境。它系统考虑影响组织机构的因素的变动,一个因素的变动不仅仅带动全面预算某个环节的变动,还会引起全面预算其他环节的联动变化。第二、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控制手段,他将单位的财务、经营活动都纳入管理控制范畴。另外,全面预算管理既考虑短期经营目标又考虑长期战略规划。这样全面预算管理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上都体现出自身的全面性。第三、全过程性。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生产经营各项活动的全过程。从开始计划、到具体执行、再到监督和评估,经济事项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全面预算的管理范畴。第四、全员性。全面预算管理是将预算管理的目标按照管理层级和部门逐层的分解,最终将管理目标细化至每个员工身上。这样就明确了每个员工的责任,无形中促进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第五、效益性。全面预算是以预算数据为标准,合理配置单位资源,将有限的资源利用最大化,以实现综合提升单位经营效率的目标。
事业单位进行全面预算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全面预算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预算环节,它对每笔财政资金的使用目的、使用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能保证财政资金被合理的利用,防止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第二、保证资金统筹安排,保证国家政策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统筹规划资金使用安排,保证财政资金与国家政策相配套,实现专资专用,防止资金随意挪为他用现象的发生,保证国家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第三、方便对事业单位进行评估。全面预算管理有预算环节,在对事业单位经营效率进行评估时,不仅可以通过财务指标的横向对比作为标准,还可以以财政资金的实际利用情况与预算标准的符合度为评判标准。这样就实现对事业单位进行多维评估,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全面和科学。会计学论文网

三、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意识不强

我国事业单位具有某些政府职能,因此,它的存在不是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更多肩负着一种服务社会、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在日常管理中,单位领导往往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无须参与预算管理。领导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全面预算在单位内源于:论文标准格式http://www.328tibet.cn
的推广,降低其他部门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2.机构设置不合理,全面预算环境差

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推进之中,由于单位领导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约束,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的设立仍然保持传统模式,并没有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框架。即使部分事业单位完善了组织结构设置,但是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并不按照全面预算的要求进行。尤其是事业单位领导具有很大的决策权,这也是预算机构如同虚设、空有其表的主要原因。

3.全面预算体系有待健全

事业单位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有较大的局限性,仍然有待完善。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考虑的影响因素、纳入预算编制的内容、进行预算管理的构成环节仍然在探索之中。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指导性的管理模式,在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缺少对具体行为的规范,这就导致执行过程有较大的随意性,可能会出现同一事项采取不同处理方式现象。

4.预算编制方法简单,无法实现预算目的

预算编制的方法是多样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预算编制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编制方法。由于事业单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间尚短,对预算编制方法的掌握有限,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习惯性的选取“调整法”。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简单、工作量小,但是它无法发现单位浪费资源的环节,无法提升各部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的积极性,这就无法实现预算目标。会计的学年论文

5.缺乏监督,预算执行不力

任何制度的有效实施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监督体系作为保证。目前,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系统的监督体系。第一、事业单位没有设置预算执行监督机构,无法对全面预算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第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没有相应的具体行为规范、缺乏统一标准,这也增大了内部监督的难度。第

三、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机构,缺乏外部审计力量的监督。

四、改善措施及建议

1.转变观念,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首先,事业单位领导要认清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经济水平,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其次,单位领导要在单位内部积极宣传和推广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根植全体员工意识之中,调动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只有领导带头,员工参与,才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

2.完善机构设置,改善全面预算环境

要积极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以现代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完善单位组织机构设置。首先,事业单位要构建执行部门、监督部门、绩效考核部门,明确各部门责任与义务,防止越权现象的发生。第二、将权利放在制度的笼子里,也就是说在进行决策时,不能由单位领导一人决定,而是要通过相关部门审核才可以。

3.健全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则是由五个环节构成的一个体系,包括确定预算管理目标、预算管理制度、编制预算、预算执行和考评预算这五个环节。事业单位在构建自身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时。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直接影响后四个环节,预算管理制度是编制预算的依据,编制的预算则是执行预算的依据和评估预算实施效果的标准。

4.加强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学习

预算编制方法是多样的,具体包括“调整法”、“零基预算”、“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定期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方法的学习,掌握各种预算方法的适用情况,在进行预算时,才能根据预算目标选取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

5.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全面预算执行力度

完善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效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建立预算执行监督机构,形成对预算管理的常态化监督,而且监督机构由高层领导负责,防止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影响。第二、在制定预算规章时,要细化行为规范、统一行为标准,这样才便于监督。第

三、加大外部审计力量的介入,不定期的进行外部审计。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会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