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视角基于绩效审计视角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科技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的增强,高校教育事业受到社会更多关注,立足于履责真实性、合法性目标的传统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受托责任的要求,还需要对领导干部绩效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所以将绩效评价融入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审计研究的必然趋势。引入和运用绩效审计,从绩效审计的视角来研究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要求,也是审计部门的使命。

一、绩效审计视角下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一)树立绩效审计的理念 转变审计理念,提高认识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绩效审计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本质上就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的理念,是传统的审计模式向现代审计模式的转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的高低,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转变观念,将绩效审计的理念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过程,始终坚持以效益为目标,经济责任为核心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审计内容,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成熟,逐步将经济责任审计领上绩效审计的轨道,将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从“问责”向“问效”拓展。同时,应该深刻理解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的内容,可以拓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此外,将对“人”的评价和对“事”的评价很好地结合起来,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关注学院、部门绩效的研究分析,督促被审计领导干部既注重“廉政”,又注重“勤政”。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二)突出绩效审计 (1)准备阶段。在撰写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审计目标时,把绩效水平作为审查的重要目标之一,突出财政、财务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层次。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时,不仅要关注责任人任期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还要关注各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和投资项目的合理性、效益性;不仅要关注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还要关注内控制度制定的及时性、可行性、执行过程的效率性、执行结果的效果性;不仅要关注经济活动中有无违法违纪问题,还要关注资金使用有无损失浪费等经济性方面的问题,重点关注管理是否恰当、是否讲究效率,项目的目标是否实现、决策是否存在失误等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的问题。确定审计方式和方法时,不仅要选择经济责任审计的常规方式和方法,还要选择绩效审计的方式和方法,围绕审计目标综合考虑整个审计过程所要运用的具体方法,从而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2)实施阶段。在审计实施过程中,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突出绩效内容。在审计分析时,既要运用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也要运用审阅法、观察法、访谈法、抽样和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绩效审计的方法,使二者充分地融合,运用现代审计手段,重点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合理地测定和评价,促使高校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体现绩效要求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简化程序,提高审计效能。(3)报告阶段。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和全面反映。基于绩效视角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最根本的是要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中体现绩效,写出通俗易懂的、高质量的报告。应把握好四点:一是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总体要求,确保报告要素齐全、结构合理,符合相关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的要求;二是审计报告的核心内容要突出绩效,在反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审计建议要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同时要克服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影响;四是语气表达要平和、中立,使报告的使用者能够理解和认可审计结论的合理性和审计建议的可行性,从而使责任人、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人员都能够接受审计结果,积极采取措施来落实审计提出的意见。
(三)拓展审计项目中绩效审计的领域 审计人员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绩效领域,不仅应包括财政、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还应包括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政策的效率和效果情况;领导干部自身的廉洁自律情况;领导干部科学、、规范决策情况;与审计事项相关的管理问题等,尤其要选择那些社会、学校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与社会公众、学校师生有切身利益关系的项目,如公共事业服务项目、国家和学校投资的大型项目、高科技项目、困难补助、奖学金、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等大家普遍关注的财政资金、专项资金项目,不仅要关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还应关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制订具有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开展多年,对党政、廉政建设和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等原因,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评价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对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也关系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订和完善绩效审计视角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评价的程序、方法、内容,加强审计人员绩效审计观念的跟进和专业训练,从绩效层面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开展绩效审计的试点项目 基于绩效审计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传统经济责任审计的一大创新,无疑会加大审计工作的难度,所以首先应该开展试点项目工作,以由点到面的方式进行,先从小规模项目着手,等到出现阶段性成果后将部分跨部门的审计项目纳入试点范围,逐步为全面开展新型经济责任审计积累实践经验。如:初期对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可以把固定资产的保护管理作为试点,利用分析比较法从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三个审计目标出发,发现是否存在闲置资产、是否采取适当的资产保护措施,审核其履责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在审计过程中,三个目标不可偏颇,但是由于绩效审计经验的缺乏,审计部门应注意合理分配审计资源。

二、绩效审计视角下开展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一)加快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的“政治性”决定了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其独立性和效益性,才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顺利高效运行。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效益性检查必须将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作为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提。所以在国家制定专门的绩效审计法规前,高校可制定自身的规范,相关法律规章应将审计实体组织的设立、主要职责、对应权限、经济责任、工作流程,以及对任职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继续教育审核等内容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源于:http://www.328tibet.cn
(二)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基于绩效审计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传统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既要实现真实性、合法性的审查,又要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要达到上述要求必然要保证高校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执行机制,为审计工作有序、高效的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转机制主要指审计工作的具体方式、开展方法及工作制度的安排,具体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力量的安排、审计方式方法的选择、审计内容的确定、审计证据的获得、审计结果的形成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公布。科学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的特点,针对原有的审计执行机制进行改进。(1)在审计计划制定时应考虑现有的审计资源,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将绩效审计引入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计划中将可能因领导干部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浪费、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问题列为审计重点,评价领导干部在推进所在单位职能履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绩效水平等方面的工作业绩源于:标准论文http://www.328tibet.cn
。另外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受托责任决定了在审计计划安排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立项主动性的缺乏,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对象和时间安排上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在制定审计计划是应发挥各主体间的协调性,建立主体间的领导体制。(2)制定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评价结合的标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在评价上缺乏科学、客观的标准,致使在实践中难于操作,增加了内部审计风险,激化了审计力量薄弱与任务繁重的矛盾。围绕行政管理、重大决策、工作业绩、廉政纪律、社会效益五大方面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并结合专家建议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到最后的综合评价,实现“问责”与“问效”并重。(3)坚持实事求是审计,做到客观公正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对比性原则要求审计人员在工作中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审计计划。另外领导干部管理部门还应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保障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降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政治色彩”带来的审计风险。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将绩效审计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作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一大创新,更提高了对专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所以要实现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结合,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成为必然要求。所以,要从审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建设、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创新、加强实务培训和外部交流,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加强,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结构优化、知识全面的绩效评价的审计队伍。
(四)考虑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内涵的延伸,加上委托授权机制的安排,其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通过对“事”的审计做出对“人”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难度,带来较大的审计风险。由此可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同样需要进行风险分析,经济责任审计中融入绩效审计理论必然会带来审计风险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所以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将审计风险因素考虑在内,降低审计风险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经济责任审计的创新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考虑其中蕴含的审计风险,采取科学的审计方法。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其自身对组织现状和风险认知方面的优势,分析影响风险的因素,评估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在重大经济决策、廉政守法、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源来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将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揭露重大差错舞弊现象,使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2)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结合的法律规范体系,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建立规范的审计程序和档案管理制度,充分运用数据库中的资料以及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分析可能引发风险的制度缺陷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尽早发现风险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3)在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机制中引进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对审计风险的重视程度。保持高校领导任期审计的连续性,根据已有的审计结果预测风险的潜在领域,建立预警机制,及时跟踪重大经济事项。还要将离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经常性审计、专项审计相互融合,做到成果共享提高审计结论的利用效率。(4)绩效评价的引进,要求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更应根据效益审计的特点加以改进,如内部控制测评、风险评估等技术方法,增大可操作性。在实务中还应将调查与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量化风险,并据以确定审计时间、成本预算和资源需求;并且要确定审计什么内容、评价什么绩效。
(五)重构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机制 要真正实现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结合,必须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效率。传统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审计结果的运用上,绩效审计都要将审计结论延续至下一绩效审计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审计成果的运用和作用的发挥,同时提高了审计的工作效率。而传统积极责任审计的后续环节一般只是回访和整改调查,对原有的审计结论的运用局限在干部履责评价、管理经营整改、干部选拔任用和违法案件移交制度等方面,并没有在审计程序的衔接上发挥审计结论应有的作用,所以建立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机制,将绩效审计的轮回审计原则应用到经济责任审计中提高审计的影响力。要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效率,还需要领导管理部门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科学限定经济责任,真正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监督考核高校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评中,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主动配合审计单位的工作,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
参考文献:
顾月琴:《关于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8期。
李璧君:《试论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第16期。会计毕业论文答辩
[3]张君:《浅析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关系》,《经济论坛》2008年第10期。
(编辑 园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