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在高职会计课程中运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3-12-2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而且,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要求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情境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能够有效解决会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的问题。本文从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出发,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 会计教学
情境教学法最早产生于英国,当时是一种以口语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对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多局限于中小学教学,而对于具有职业特征的会计教学却涉及不多。情境教学即是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情绪色彩的生动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让学生能寓教于乐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会计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所接触到的一门专业课,学生对其感到很陌生,因为其专业性很强,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基于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小事为例,将这些专业性知识融入,以便学生将其进行生活化的理解,并将这些知识消化。

一、情境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1.会计的情境教学可以把会计知识和会计工作实际相结合。会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未来的财务工作中能运用会计知识摘自:毕业论文范文http://www.328tibet.cn
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客观完整的记录、计量与反映,需要学生对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等内容具有足够的感性认识。而传统的会计教学只是讲解会计知识,学生对于现实的会计业务流程、工作环境没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更谈不上会计不同岗位角色的体验。如果学生缺少直观的认识,很难把会计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而会计情境教学带有全仿真性,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
2.会计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情境设计一般是从一个企业的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由小组合作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业务记录和核算。这种教学方式把典型的经济业务浓缩模拟成一个企业某一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整个账务处理程序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3.情境教学符合高职教育生源素质的需要的同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方法。目前,高职院校招生的学生对象的理论基础较差,运用情境教学就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感受,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让学生主动地走入情境中去虚拟地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唤起学生的心理反应,让他们更自觉更好地思考和理解会计概念之间的联系。这种情境教学在不自觉中培养了在实际中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特定会计工作环境中去思考和解决会计专业问题。

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1.确定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情境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有教学情境的内容及编排都应该能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否则,教学情境就没有意义。因此,设计教学情境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课程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的,职业能力最基本的表现是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因此职业教育的一门课程应该针对某一岗位,或某一岗位的部分任务,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基本工作任务的能力。通过调查可知,会计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以下方面: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分录等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
2.创设情境。在会计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生动的情景方式,以此来使学生去理解教材,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得到进展。在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在学校里打造出职业环境,这些环境与会计专业所学的生产制造业环境、商业企业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工商、银行、税务等)相似,让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在职业情境中学会“如何工作”。老师设定出场人物,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总经理、销售部长、财务部长、银行出纳等一系列与会计有关的岗位人物。让学生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了解企业会计人员所涉及的各岗位工作,可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
3.演示演讲。将创设情境比作是人的骨架,那么情境教学演示讲解让它变得有血有肉、有灵魂。骨架是人的根本,血和肉则将此人的模样进行了演示,也即是情境教学的呈现。情境教学的设计仍然需要要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来起决定作用。演示讲解中要遵循“循循善诱,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让学生对知识达到掌握及灵活运用的效果。
总之,生动的情境设计,不但给学生创设了亲临现场的新鲜感,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思,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思维能量,使之在愉悦欢快的气氛下学习。
参考文献财务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赵志群.学习情境及设计[J].职教论坛,2009(7)
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