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理由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也逐渐走向多元化和复杂化,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与国际接轨,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行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会计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关键词] 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折旧财务毕业论文范本
:A
1 事业单位会计现状
事业单位会计是预算会计的一种,是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对其本身发生业务的一种简单记录,并没有影响后期的业务。因此,事业单位会计常常会被人们所忽略,大家都认为事业单位会计太简单不值得深入研究,而且也没必要研究。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事业单位不再是只有政府单纯拨款的简单经济业务,事业单位越来越具有和企业相似的业务,预算会计的内容也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会计核算需要。企业的会计核算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不断更新完善,能够为所有者、债权、债务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因此,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需要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有必要借鉴企业的会计核算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
2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专业业务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外,允许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然而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还是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还是采用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主要是沿用计划经济下国家提供事业单位资金的情况,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核算中的问题就会显现,突出的表现:
(1)事业单位的收入大多是财政拨款,财政会按照预算情况下拨资金数额,事业单位支出主要是按照收入数额来安排,但是收入和支出与其发生的时期也不完全相同,在此情况下造成相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不能进行有效的配比,从而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收支活动,会计核算常常不能反映资金活动的真实情况。
(2)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只能反映表面的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不能反映单位源头资金的来龙去脉,这对于转账业务较多、经济活动较复杂的事业单位是不合适的。
(3)收付实现制要求会计核算要以资金的实际收付为依据来核算单位的收入和支出,这使得财政收入和支出只包括以实际收到和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收到或用支付的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单位的债权和债务。从更深层次分析,被隐藏的债权,会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流失,产生腐败行为,隐性负债造成权力与责任不匹配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使事业单位产生财政危机,影响单位职能的实施,严重的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弄虚作假现象严重。
3 会计核算典型的表现是固定资产核算问题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对固定资产核算只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账户。这两个账户是为了核算、监督国家在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基金。固定基金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一般由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拨款,也可以是其他单位投入或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价值反映的是其历史成本,而现值与历史成本肯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在目前国家拨款占事业单位收入比重逐年降低、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筹的情况下,这两个账户就不太合适经济业务的变化。此外,固定资产的购置按原价记账,不提取折旧,会使取得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列为当期的支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相背离,不能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导致单位的净资产和成本与事实不符,不能准确的进行经营成果的确认。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借鉴企业较完善的会计核算成果,提出一些愚浅的应对策略。
4 完善会计基础,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4.1 充分合理使用权责发生制

事业单位使用的资金绝大部分是财政预算资金,这些资金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工具,资金使用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而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较收付实现制更能反映资金的实际使用,反映的会计资料更为真实,因此更有利于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实施,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

4.2 为了会计核算真实配比,尽量减少资金的跨期核算会计专业论文范本

会计核算两种基础的产生正是基于收入和支出跨期核算而造成的,因此事业单位可以把握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尽量做到同期收入和支出,同期进行核算,避免收入和支出资金的不同步行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事业单位认真负责收集相关会计资料,保证财务预算准确率,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能够给事业单位提供较有效的会计信息,切实准确地体现国家财产的单位运行效率和保值增值情况,促使事业单位重视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和质量,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且权责发生制可以全面揭示会计主体的负债,并能够使隐性负债隐藏的问题尽量避免。
4.3 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资产总额中占的比例较大,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具有深远意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也是至关重要
事业单位可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发展状况及其他因素,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例如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购置固定资产时,可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固定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样可使资产负债表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资产、净资产的情况,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利用真实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4.4 正确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

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形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固定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了充分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也为了正确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净值及盈余情况对于固定资产出售、报废和毁损,应通过增设“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来反映。在清理过程中,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应转入清理科目中,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科目;清理过程的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贷记有关的资产科目;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益可计入当期“其他支出”或“其他收入”。

4.5 事业单位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

这是固定资产核算真实有效的有力保证,也是为了有利于充分挖掘事业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的潜力。对于盘亏的固定资产,借记“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科目,按已计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按其原价,贷记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盘盈,应按照评估价或市场家扣去按照新旧程度估计的折旧后余额,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待处理财产损益。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事业单位不断发展,业务内容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准确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财政部教科文司.全国事业资产管理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韦典.事业单位改革中的会计问题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2(8).
[3]曹乃恩,路军伟.事业单位会计改革思考与建议[J].财会(月刊),201l(2).
[作者简介]王利(1974-),女,汉族,硕士研究生,会计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原理,国有资产管理。 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http://www.328tib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