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会计制度论新会计制度下职业判断能力学术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31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的情况下,对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职业判断 应用专科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1、《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多,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运用职业判断,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在会计原则应用、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等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过去一直采用会计制度的规范形式,会计制度侧重于记录和报告,确认与计量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会计科目及其说明中,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较低,所以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制度及准则中的大量职业判断还有陌生感、困惑感,如在《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现状调研中一些单位反映“在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方法上,会计制度是否规定的细一些再细些,比如规定哪一类固定资产必须使用加速折旧法等”,还有一些单位对企业自己判断资产减值准备提取比例感到非常困惑等等,对于这些,我们认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多样,业务千差万别,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原副秘书长、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博士指出:经济业务在创新,市场工具在发育,仅仅依靠一个制度、一个本本就能解决所有会计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适应这种新的情况(陈毓圭,2001)。要适应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2、会计职业判断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应用

2.1关于会计核算原则。一些会计原则的正确理解和应用是会计人员处理会计实务工作的前提,如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等,与基本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制度特别提出了第十三项会计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制度》第11条(二)中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以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这样,会计人员在确认某项经济业务时,必须首先判断其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这是企业进行核算的前提条件,如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判断等都体现了重经济业务而不仅仅拘泥于法律形式的特征。关于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2.2关于确认事项的职业判断。会计确认是会计业务流程的起点,按照会计确认的四项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把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纳入表内事项披露,不符合会计确认标准的不能在表内披露,如果该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非常重要,可以采用表外陈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日趋复杂,有些已经很难再用一些非常具体的标准来确认经济事项,新会计制度及新准则在一些业务较复杂的会计事项上采用了多个条件作为判断依据,而将具体确认某一事项的权力交给了会计人员。按照判断标准和依据可以分成两类事项:一类是只满足判断标准中的一项即确认的会计事项,如固定资产全额计提减值准备,有五项标准:①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②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③虽然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④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⑤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只要企业的固定资产满足其中一个标准,即可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另一类是有多个标准,但在确认时需同时满足所有判断标准,如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有四个判断标准: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③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④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只有同时满足这四项条件时,才能将销售事项确认为本期的收入。
2.3关于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随着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企业自身具有的特征,对一些具体业务会计核算办法,企业可以根据滋生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如存货的领用和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大型工业企业可能多选择加权平均法,一些商品流通企业可能选择个别计价法,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企业的实际情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http://www.328tibet.cn
况,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状况,则要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其他如固定资产折旧处理办法,《制度》第36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具体折旧方法的选用,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性质进行判断,调查中发现一般工业企业多数选用年限平均法,而高新技术企业有选用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加速折旧方法。
2.4关于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和以往的行业制度和股份公司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在会计估计方面给予了企业更大更多的自由选择和判断权力,如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固定资产残值率和使用年限,存货等其他要求计提减值准备的判断迹象和减值比例等,调查中这些业务也是会计人员感到最棘手的;习惯与原来制度严格规定下的操作,突然要自己判断选择,一些会计人员感到无所适从,有的要求财政部门至少也应规定上限和下限,一些会计人员则对一些企业会滥用政策空间提取秘密减值准备表示出担忧,同时,一些会计人员仍然沿用税务机关认可的会计估计,以避免纳税调整。
3加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建议。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一项重要而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方法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进行透彻的了解。因此,为增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能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会计论文题目
3.1切实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要充分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会计工作的新变化,要从簿记向会计转变,由记账员向会计师转变。
3.2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的力度。我国会计实务工作者在十年时间里对会计制度要完成两大转折,其难度是很大的,而且我国目前一千多万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有高有低。在1993年两则两制转轨时,会计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对两则两制的顺利贯彻执行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当前,财政部门仍应扎扎实实做好《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准则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对重点、难点问题,要使会计人员真正掌握,便于操作。会计理论界应当积极宣传新的会计准则和各项法规制度,对其要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阐释和开展讨论。
3.3会计人员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会计人员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学习切入点,自觉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应注意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充分认识和估计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大胆探索,努力实践,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