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风险管理资金管理基于风险导向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2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资金是一个企业的血液更是企业的财富所在。电网公司属于资金密集型集团企业,资金是其利用的主要资源。由于电网公司具有庞大的经营规模、复杂的多级权属组织系统等特性,电网公司资金类型众多,资金流量较大,资金存量分散,尤其是电费与工程的资金管理有着诸多风险,这些都加大了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引入风险导向审计是必须要做的事。本论文在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中采取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式,即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的风险浅析、风险评估,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的对象和范围,以而达到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效率的目的。文章的第一部分对资金管理概念进行阐述,明确探讨范围和探讨对象,并引入了企业风险管理和风险导向审计论述,明确了探讨策略。第二部分结合C电网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对电网公司资金管理的管理方式、流量特点和存量特点进行总结浅析,并浅析阐述电网公司资金管理中所有着不足,为风险识别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第一步,即对电网公司资金管理进行风险识别、浅析和评估,对风险进行排序,找出资金管理重要风险区域,并以风险评估结果为依据明确选择重点审计对象。第四部分根据所选择的重点审计对象不同风险点的特点制定审计目标、设计审计案例,最后针对重要风险领域的风险点提出审计倡议和改善措施。风险导向审计方式在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中的运用是通过深入浅析判断不同层面和业务领域风险情况,确定资金管理审计重点,最终获得审计倡议,以而使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更加改善更具针对性。关键词:资金管理论文风险导向审计论文风险管理论文风险评估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本论文由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5-6
Abstract6-10
第1章 绪论10-17

1.1 选题背景及探讨作用10-11

1.2 国内外探讨动态11-14

1.2.1 集团资金管理探讨近况11-13

1.2.2 风险导向审计探讨近况13-14

1.3 本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及革新点14-17

1.3.1 主要探讨内容及论述框架14-15

1.3.2. 预期成果和革新点15-17

第2章 资金管理内涵及审计论述综述17-26

2.1 资金管理内涵17-20

2.

1.1 资金管理的定义17

2.

1.2 资金管理的内容17-19

2.

1.3 资金管理的目标19-20

2.2 相关风险导向审计论述综述20-25

2.1 企业风险管理论述20-21

2.2 风险导向审计论述21-25

2.3 本章小结25-26

第3章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近况及主要不足26-32

3.1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方式26

3.2 电网公司资金流量特点26-28

3.3 电网公司资金存量特点28-29

3.4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有着的主要不足29-31

3.4.1 资金管理组织系统29-30

3.4.2 资金计划管理30

3.4.3 资金收入支出30-31

3.5 本章小结31-32

第4章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的风险浅析及评估32-46

4.1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主要风险识别32-39

4.

1.1 风险识别策略32-33

4.

1.2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组织风险33-34

4.

1.3 电网公司资金计划风险34-37

4.

1.4 电网公司资金存量风险37-38

4.

1.5 电网公司资金支出风险38-39

4.2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风险评估39-45
4.

2.1 风险评估策略39-41

4.

2.2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风险评估41-45

4.3 本章小结45-46
第5章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审计对策46-61

5.1 电网公司资金预算审计46-50

5.

1.1 资金计预算审计目标46-47

5.

1.2 资金预算审计案例要点47-48

5.

1.3 资金预算的审计倡议48-50

5.2 电网公司资金账户管理审计50-55
5.

2.1 资金账户管理审计目标51

5.

2.2 资金账户管理审计案例要点51-52

5.

2.3 资金账户管理审计倡议52-55

5.3 电网公司资金管理效益审计55-58
5.

3.1 资金管理效益审计目标55-56

5.

3.2 资金管理效益审计案例要点56

5.

3.3 资金管理效益审计倡议56-58

5.4 电网公司资金支出审计58-60
5.

4.1 资金支出审计目标58-59

5.

4.2 资金支出审计案例要点59

5.

4.3 资金支出审计倡议59-60

5.5 本章小结60-61
第6章 结论及展望61-63
参考文献63-6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6-67
致谢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