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趋同盈余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8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转和成熟程度在于信息的对称性,特别是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信息生成、制作历程的真实性、可靠性。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加速了各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进展。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展与革新开放事业相伴而生,加入WTO以后,特别是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盈余管理行为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大敌,也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学和会计学探讨的热点领域,由此,将二者相结合,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本论文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基本论述浅析入手,重点阐述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盈余管理行为的论述基础,正面回答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行为二者间的联系,借鉴国外探讨思路,对国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外部条件、识别方式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近况进行了逐一浅析和探讨,通过比较浅析和统计浅析发现,仅单方面借助会计准则的修订与改善来一劳永逸的解决或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不现实的,相关实证探讨表明,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系统的改善和改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力在弱化,但就具体行业而言,探讨样本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的改善和改善对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但也扩大了其他行业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论文上市公司论文盈余管理行为论文
本论文由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
Abstract4-5
目录5-8
1 绪论8-13

1.1 选题背景与探讨作用8-10

1.1 选题背景8-9

1.2 探讨作用9-10

1.2 探讨思路与技术路线10-11

1.2.1 探讨思路10

1.2.2 技术路线10-11

1.3 本论文主要探讨内容11-13

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盈余管理行为的基本论述13-22

2.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论述13-16

2.

1.1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相关概念13

2.

1.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13-14

2.

1.3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14

2.

1.4 我国会计制度准则国际化进展的历程14-16

2.2 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论述16-20

2.1 盈余管理行为的内涵16-17

2.2 盈余管理行为的基本论述17-19

2.3 盈余管理行为的经济后果19-20

2.3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行为的联系20-22

2.3.1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非因非果联系20

2.3.2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动态博弈联系20-22

3 相关文献综述22-28

3.1 国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探讨22-24

3.

1.1 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22-23

3.

1.2 盈余管理行为的手段23

3.

1.3 盈余管理行为的度量23-24

3.2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相关探讨24-25
3.

2.1 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24-25

3.

2.2 盈余管理行为有着的外在条件25

3.

2.3 盈余管理行为的手段及其识别25

3.3 我国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25-28

3.1 债务重组准则国际趋同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25-26

3.2 资产减值准则国际趋同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26

3.3 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26-28

4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演进浅析28-43

4.1 “97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浅析28-30

4.

1.1 关联联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浅析28-29

4.

1.2 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统计浅析29-30

4.2 2001年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浅析30-32
4.

2.1 配股动机浅析31

4.

2.2 保牌动机浅析31-32

4.3 2006年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的盈余管理行为浅析32-42
4.

3.1 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可借用空间浅析32-34

4.

3.2 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34-42

4.4 初步结论42-43
5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实证浅析43-63

5.1 探讨假设与样本选择43

5.2 探讨模型的选择43-44

5.3 实证结果与浅析44-63

5.

3.1 描述性统计浅析44-47

5.

3.2 回归浅析47-62

5.

3.3 稳定性检验62-63

6 结论与展望63-64

6.1 探讨结论63

6.2 探讨展望63-64

致谢64-65
参考文献65-68
附录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