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合并是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规模化进展的重要途径。以18世纪“南海公司事件”导致注册会计师的诞生,到21世纪“安然事件”导致安达信的覆灭,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合并的洗礼。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正是由于经历了无数次兼并和联合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和地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等多方面理由,行业的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进展要求和全球会计行业进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由此,让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来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化进展,已成为我国政府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行业组织、执业界和论述界的共识。近年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也出现了数次合并浪潮,尤其是2007年以来,相关部门为推动事务所合并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扫除了事务所规模化进展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推动了事务所合并的进展,一时间本土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此起彼伏。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命,也是会计师事务所赖以存活的基础。合并只是一种手段,不论事务所通过何种途径扩大规模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专业能力上来。那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与合并前相比能否得到提升?现有探讨多假设规模与审计质量正相关,甚至事务所规模被直接用作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DeAngelo,1981),但事务所合并后规模扩大是否就能提升审计质量是一个待检验的不足(Watkins et al.,2004)。本论文采取规范探讨与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在“做大”的基础上能否“做强”。本论文以可操控性应计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以2007-2010年本土事务所的合并案例为探讨对象,采取合并前后连续五年的数据,对合并效果进行实证检验。探讨表明:(1)以总体上而言,合并使事务所“做大”了,但“做强”效果体现不充分;(2)区分合并方式后发现,强强联合下,审计质量有所提升,但不显著;强弱联合能显著提升审计质量;但弱弱合并方式反而会造成审计质量的降低;(3)进一步浅析合并时间长短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后发现,强强联合下合并后第三年审计质量显著提升,强强联合审计质量逐年显著提升,弱弱合并方式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逐渐减弱,说明合并对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本论文贡献主要体现在:首先,本论文丰富了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文献。回顾国内已有相关文献,发现相关探讨规范性文章居多、实证文献较少,并且较少以总体上对第三次合并浪潮效果进行检验,本论文对此进行了拓展。其次,本论文探讨以一个侧面深化了事务所规模化进展论述。国内探讨对会计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联系结论不一,其重要理由可能是没有以纵向、动态的角度制约规模变动因素,本论文对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变化的考察制约了这一规模变动因素。最后,本论文探讨基于2005-2011年最新的财务数据,既以总体上考察合并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又进一步划分不同合并类型和合并时间的长短进行探讨,发现了不同合并方式的效果不同,合并时间长短对合并效果的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制约了现有探讨中大多忽略的审计意见这一重要影响因素,并考虑到审计师变更影响,使得本论文探讨结论更具说服力。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论文合并论文审计质量论文可操控性应计论文
本论文由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2-4
ABSTRACT4-8
1 绪论8-13

1.1 选题背景8-10

1.2 探讨作用10-11

1.3 探讨思路和策略11

1.4 论文框架11-13

2 文献综述13-19

2.1 有关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13-15

2.

1.1 国外文献综述13-14

2.

1.2 国内文献综述14-15

2.2 有关事务所合并与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15-19

2.1 国外及台湾地区学者的探讨16-17

2.2 大陆地区学者的探讨17-19

3 论述基础19-25

3.1 规模经济论述19-20

3.2 声誉论述20-21

3.3 “深口袋”论述21

3.4 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浅析21-25

3.4.1 合并对专业胜任能力的影响22-23

3.4.2 合并对独立性的影响23-25

4 探讨设计25-35

4.1 探讨假设25-27

4.2 变量及模型构建27-32

4.

2.1 被解释变量——审计质量27-30

4.

2.2 解释变量——事务所合并30

4.

2.3 制约变量30-32

4.

2.4 模型构建32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2-35
4.

3.1 样本选择32-34

4.

3.2数据来源34-35

5 实证检验35-48

5.1 琼斯模型回归浅析35-37

5.2 描述性统计37-38

5.3 相关性浅析38-40

5.4 多元回归浅析40-46

5.5 稳健性检验46-48

6 结论、政策倡议及后续探讨倡议48-53

6.1 探讨结论48-49

6.2 政策倡议49-51

6.3 本论文的贡献51

6.4 局限性及后续探讨倡议51-53

6.

4.1 局限性51-52

6.

4.2 后续探讨倡议52-53

参考文献53-59
后记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