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供给对会计信息需求经济学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0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本质是提供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本质上则是一种商品。按照马克思经济学商品定义,一项有用资源只要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向不参与经营的所有者呈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成为会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不仅提供给管理当局的财务信息,也日益为股东、投资者、信贷者和政府部门等相关利益者所需要,由此,会计信息市场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一、会计信息的供给动因

1.契约动因。会计供给信息的契约性动因指按照契约经济学的思路对企业进行解析,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而处在这些连接点上的是人,凡是人都不能脱离自利的理性人约束,企业是由这样一些个人所组成,他们为了一定产权而与企业这个法律主体签定了契约,并且具有最大限度地谋取自身利益的目标。
当利益机关这向企业投入了专有资产时,企业就与其建立了一个有形或无形合同,当利益机关者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实现保值和增值,必须关心企业生产经营者,进而了解公司的相关信息,并根据所关注的信息做出决策。利益相关者要求获得信息便于企业履行合约义务,同理,企业对相关者要求投入专有资本是利益相关者义务。这种合同履行有先后顺序,即利益相关者先投入专用资产,企业后提供信息,故从合同履行上看,企业有提供相关信息动机。
2.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供给的市场动因(私人动因)。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私人动因源自于市场力量,这体现了对企业控制的经理人为个人利益而采用符合利益相关者的行动,这类市场有两类:经理人才市场和接管市场。⑴对于经理人才市场,当经理的收益与企业价值通过市场挂钩时,经理人为获得较多的收益必然努力增加企业价值,其手段是通过良好的经营和有效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有广告产品之用,它能帮助实现企业价值认同)。经理人同时试图使公司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公司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这就会形成向市场供给信息的动因之一。⑵对于接管市场,当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价值下降其很可能被接管,若企业被接管,经理人也会被解聘,其在企业收益成为泡影,故接管市场也对经理人产生巨大动力,经营好企业并提供良好优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的供给收益

作为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商品,必然以获益为前提,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所获的收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⑴有利于解除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会计信息生产的动力源自公司缔结的合同。会计信息对于监督合同的遵循情况是必须的,要提供经营成果的计量就需要净收益的信息,以至于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愿意将报告的净收益作为经理人业绩的可靠计量指标之一,此时管理者都愿意提供信息,以使投资者相信他在实际中努力工作。⑵有利于管理人员在经理人市场上提升自己的市场价值。正如尤金·法玛指出,让经理人员隶属于经理人市场,这将赋予其管理服务以市场价值。经理人才市场会激励经理使其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将对经理人提供信息的动力产生主要的影响。 ⑶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股东具有行使权力的潜在机会,如果经理不努力去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公司可能会陷入被接管的境地,因而,接管市场也会激励经理人员将公司价值最大化。与经理人才市场相同,接管市场对于信息生产也具有激励作用。⑷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有利于树立企业健康的财务形象,以较低的成本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的资金,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社会公众对企业进行监督评价,强化企业自律管理,提供管理水平和绩效。

三、会计信息的需求成本

使用会计信息应付出的使用成本,主要表现在:⑴任何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要付出一定的理解成本。虽然各国会计准则都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但这种可理解性是“对那些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FASB)而言的,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不能真正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⑵各类特定的使用者还要付出相应的使用成本。对潜在的投资者而言是先使用,后付费。股票的购买中实际内含了他们在消费会计信息时所应负担的信息费用;对于投资者来说,公司的会计信息生产成本已在当期列为费用,减少了可供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付费,只不过付费的方式是从其利润中扣除而已。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提高其决策把握性的同时,也为此承担一定风险。利益相关者在利用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时提高了他们决策把握性,降低了风险。对于企业的非相关利益者,他们并不因为会计信息而承担风险,对这些信息的利用也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所以理性的企业非利害关系人不能成为会计信息市场的需求者。

四、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相互关系

1.会计信息需求对会计信息供给的作用。⑴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理解越充分,真正运用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的主体越多,市场效率越高。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素质和成熟程度决定了他们对会计信息的理解能力,从而影响到企业供给信息的目的。会计信息需求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对相同会计信息的理解也相差甚远。如果会计信息只能被少数投资人所理解和有效使用,势必会降低市场效力。⑵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对比可以决定所供给的会计信息的计价原则及质量特征。信息需求各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不同的要求。相比较而言,以历史成本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可靠性是指会计人员所做的计量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对象和事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可靠性包括三个要素,即可实性、可验证性和客观性。国家及其管理部门更关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税务、工商等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的依据,所以他们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验证的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以历史成本法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更好地满足这种要求。提供以现时价值法为计价原则的会计信息更满足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是指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经济决策是相关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该会计信息可以在投资和信贷决策中减少不确定性,从而避免决策的失误。首先,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预测价值,其中包括:①根据以前年度盈利状况预测未来年度盈利;②根据业务部盈利状况预测整个企业盈利;③根据财务比率预测未来的财务危机。其次,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反馈价值。根据会计信息的反馈可以提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再其次,它还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在作决策时不能获得的会计信息是缺乏相关性的会计信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影响决策的能力。在会计信息的需求群体中,投资者和债权人更关心相关性,所以他们希望更多的会计信息能够以现时成本法来予以记录和披露。在具有高度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里,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投资者和债权人在信息需求的力量对比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而企业会计准则中有越来越多会计账户允许有选择的在期末使用现时成本法计量。在我国,目前会计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我们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可靠性是财务会计本质属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即使在未来,公允价值的应用可能越来越广,但公允价值不可能完全取代历史成本,而且公允价值的应用也要力求可靠、充分而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真相。这就是说,未来的会计和财务报告不论怎样改革,都不应偏离这个基本方向:可靠性和相关性缺一不可,可靠性是基础,是核心,两种计量方法长期并存是必然的结果。
2.会计信息供给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会计信息并不等同于决策信息,而它仅是各经济主体用于经济决策的信息源之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最主要的一个信息源。总之,会计信息供给的内容多少及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信息需求者所做出的决策的有效程度,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

五、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矛盾分析

商品市场和产品市场一样,人们也希望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相互平衡,但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供求不平衡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⑴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形成单一供给对应多种需求的局面,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仅以一套财务报表来满足所有的信息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国的财务报告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对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将被限制“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之内。由于通用财务报告信息容量有限,不可能详尽的提供所有的信息,它只能针对“绝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需求”,在此之外就很难得到满足。⑵出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对需求的满足程度必将有所侧重,很显然,会计信息主要是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国家和企业管理当局的需要。而对于其他信息使用者,由于他们与企业的利益关联性较小,他们的信息需求对企业不具有强制性。⑶各信息使用者的地位不同,使得各自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在投资者中,非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由于人数少、投资关系直接,其信息的需求会最大程度的得到满足;而上市公司的投资者,除董事会成员和少数大股东外,其他的广大股民在所获得的信息,只限制在通用财务报告的范围之内。又如,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这部分信息需求,特别是对一些大额债权人来说,通常会在财务报告之外,再提供一些其他的信息。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