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浅谈内部审计实现转型增值路径选择
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处于改革转型期,如何更好地创新审计理念,推动审计转型升级,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实现内审的价值增值,充分发挥审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功能,已成为推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科学发展、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一个现实课题,成为内审部门和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
服务行业转型升级
厘清审计监督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服务经济转型中加快自身转型步伐,这不仅是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竞争格局的需要。全行业须通过商务转型引入现代金融元素,更加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有机融合传统的地缘优势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安排,有效集聚内部发展要素,形成新的长久内在发展动力,推动现代企业转型,以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有效提高服务“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撑能力。
内部审计要发挥在法人治理和内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商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觉践行科学审计理念,认真落实银监会行业审计指导意见,理清 “稳中求进、防控风险、科学转型”的工作思路,以管理为目标,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中心,以增值为目的,深化行业审计,创新内审模式,优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全面推进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在“四化同步”中推进法人机构商务转型,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风险管控能力和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须突出抓好年度重点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审计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价,加强行业内审和外部审计联动,实施内部审计、监管检查、外部审计、监察反馈“四个结合”,拓展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能,强化对经营中各类风险的防控,向经营管理层及时风险提示,提供风险防控建议。及时整改外部审计、检查和督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检查问责力度,不断增强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建设性,进一步改进服务、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实现发展速度与风险管理能力的匹配统一。
确立新型审计理念
突出内控管理实效
农村金融体制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业务、新产品与生俱来的各种风险隐患层出不穷,转变内部审计理念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要逐步实现由过去单纯的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审计转变,并进一步探索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
一是转变内审理念,实现风险管理审计转型。内部审计要坚持发现风险、规避风险、预防保护为主的新型增值审计理念,着眼于揭示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强化前瞻性风险分析,形成从传统的揭示操作风险向重点揭示经营风险转变,将事中、事后审计衔接起来,通过“查、辅、纠、处”等手段,推动“查错纠弊”转型“保健预防”,使各阶段的风险得以充分认识和有效控制,实现增加价值、改善运营,促进自身经营效益、股东权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改进审计方式,加强对风险管理全过程审计。大力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实施事前主动式预防性审计,及时对内部环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措施、重大事项处理等全过程风险管理进行审计监督,深入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和评价,发挥苗头性风险的前瞻性“防火墙”作用,促进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是立足传统审计,拓展监督评价服务内涵。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服务类型应逐渐从传统的财务审计、遵循性审计以及经营审计向现在的多元化审计,如绩效审计、舞弊检查、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尽职调查等转型和发展。
四是强化行业审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行业审计是省联社对辖内法人单位开展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指导活动,是省联社强化监督、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省联社按照分类指导原则,依据系统性、建设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要求,强化行业审计,对重点推进工作组织跟进督查,督促指导法人单位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为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打造内审权威
一是强化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审计部门通过对风险的独立评估,增强基层内审组织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提高审计委员会的决策、引领和监督作用,增强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推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建立审计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奖惩分明、强化激励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倡导“敢查、敢管、敢担当责任”精神,力求“问题查不出不罢休,问题不解决不罢休,责任不落实不罢休”,做到依法审计、秉公办事、严格把关,确保不留隐患和死角,防范经济案件发生。
三是营造良好审计工作环境。保障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加强对重大经营决策、管理活动的监督,重视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关心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实施岗位晋升、薪酬待遇、绩效考核倾斜保护政策。单独设立审计部门,配足、配齐、配强专职审计人员,保持审计队伍的相对稳定。税务专业毕业论文
扎实开展审计项目
彰显内审震慑力
一要实施以专项审计为主线。以全面审计、离任审计和后续审计、非现场审计为载体,辅助飞行检查的审计模式,加强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建立完善非现场内部审计工作监测体系及内部审计工作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真实、全面、客观、及时、有效地反映业务经营活动的风险点及薄弱环节。
二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审计。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及风险防控重点,围绕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流程银行管理、资金营运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事后监督系统运行、重要工作的推进、关注问题的核实和整改等业务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尤其要结合自身实际,适时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行业贷款、产能相对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质量、新增不良贷款、股东、异地及银团大额贷款、票据业务、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影子银行、条线合规管理等风险防控方面开展专项审计,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资产质量,有效防控操作风险和经营风险。三要选择性组织实施全面审计。对经营风险较大、监管评级较低的法人单位,将组织开展全面审计,对其法人治理、内部控制、业务经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等进行一次全面审计检查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
四要组织开展高管人员离任审计。根据干部管理的要求,及时、认真组织做好高管人员的离任审计工作,重点加强高管人员管理不规范、不审慎履职问题方面的审计,及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提高离任审计的实效性。要突出监督重点,对掌握重要信贷、财务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人事权以及信访较多的关键岗位的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选择性开展任期内审计,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于干部管理监督、促进法人单位发展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作用。
提升审计工作层次
推进行业改革发展
一是提升审计工作层次。与服务全行业改革发展、推进商务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审计质量与提高发展质量协调一致起来,加快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加快审计信息化步伐,加强全程跟踪监督,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充分发挥内审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揭露、查处、警示、防范作用。
二是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在“严”字上把好关,做到依法审计、秉公办事、严格把关。在“深”字上动脑筋,加大对深层次问题的分析揭示力度,在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更多有深度、有份量的建议。在“早”字上花力气,对重大资金和项目早关注、早介入、早监督,把各种违规现象遏止在萌芽状态。在“实”字上下功夫,不但在审计中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在审计后督促整改问题,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是坚持常规序时审计和各类专项审计并重的原则。加强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之间的有效结合,审前分析注重“细心”、审计检查注重“专心”、案件线索注重“留心”。扎实开展好重点领域、高危业务、重要项目等各类专项审计,延伸审计工作链,提高审计针对性及实效性。
四是加强新业务、新产品的审计。根据业务发展的趋势,注重审计创新,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国际业务、资金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产品等创新业务的审计,通过审计寻求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平衡点。
五是积极探索推行科技手段在审计业务和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审计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发应用行业示范性审计工作软件,强化信息科技支撑,延伸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完善检查整改机制
强化整改规范力度
一是切实增强整改责任意识。督促推动和规范整改工作,形成管理层监督、审计部门督办、业务部门协办、经办人具体整改的问题整改机制,有效建立和完善部门协同责任追究机制,省联社要加强指导、检查、督促、考核,推动基层单位重点落实好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外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工作,力求整改规范有力,着力提高有效整改率。
二是加强后续审计工作。及时跟踪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外部审计检查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推进部门间协作整改体系的完善,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知、整改同步”,加强审计处理力度,整治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解决“易犯、易改、根难断”问题,杜绝屡查屡犯。
三是提高整改的实效性。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落实整改措施和相关责任人,举一反三,从制度、机制等方面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促进审计成果全面转化和有效利用,及时提取有效信息形成意见建议供经营管理层决策参考。
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增强科学审计能力
一要切实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坚持把文化建设融入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行为引领。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精神,强化职业道德,恪守职业操守,培养造就政治过硬、业务精良、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
二要切实加强审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质量创优,以争创优质审计项目为核心,进一步创新审计管理,优化审计方式,整合审计资源,加强质量控制,积极打造一批审计项目“高端产品”。
三要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和引进查核问题能手、分析研究高手、计算机应用强手、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使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四要组织新从业审计人员资格考试。加大对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力度,鼓励参加审计师和CIA资格考试,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五要建立区域联系制度。搭建交流平台。省联社要建立基层单位片会制度,加强工作交流研讨,经常性地召集开展各种形式交流,对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提示,充分发挥审计专刊简报平台作用,促进各法人单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享审计成果,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六要结合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工作重点以及经营目标考核要求。体现风险导向原则,完善全行业审计考核制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科学考核法人单位年度审计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服务行业转型升级
厘清审计监督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服务经济转型中加快自身转型步伐,这不仅是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竞争格局的需要。全行业须通过商务转型引入现代金融元素,更加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有机融合传统的地缘优势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安排,有效集聚内部发展要素,形成新的长久内在发展动力,推动现代企业转型,以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有效提高服务“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撑能力。
内部审计要发挥在法人治理和内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商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觉践行科学审计理念,认真落实银监会行业审计指导意见,理清 “稳中求进、防控风险、科学转型”的工作思路,以管理为目标,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中心,以增值为目的,深化行业审计,创新内审模式,优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质量,全面推进内部审计的转型与发展,在“四化同步”中推进法人机构商务转型,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风险管控能力和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须突出抓好年度重点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审计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价,加强行业内审和外部审计联动,实施内部审计、监管检查、外部审计、监察反馈“四个结合”,拓展审计领域、加大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能,强化对经营中各类风险的防控,向经营管理层及时风险提示,提供风险防控建议。及时整改外部审计、检查和督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保持高压态势,强化检查问责力度,不断增强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建设性,进一步改进服务、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实现发展速度与风险管理能力的匹配统一。
确立新型审计理念
突出内控管理实效
农村金融体制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新业务、新产品与生俱来的各种风险隐患层出不穷,转变内部审计理念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要逐步实现由过去单纯的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审计转变,并进一步探索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
一是转变内审理念,实现风险管理审计转型。内部审计要坚持发现风险、规避风险、预防保护为主的新型增值审计理念,着眼于揭示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强化前瞻性风险分析,形成从传统的揭示操作风险向重点揭示经营风险转变,将事中、事后审计衔接起来,通过“查、辅、纠、处”等手段,推动“查错纠弊”转型“保健预防”,使各阶段的风险得以充分认识和有效控制,实现增加价值、改善运营,促进自身经营效益、股东权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改进审计方式,加强对风险管理全过程审计。大力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实施事前主动式预防性审计,及时对内部环境、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措施、重大事项处理等全过程风险管理进行审计监督,深入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和评价,发挥苗头性风险的前瞻性“防火墙”作用,促进经营管理与风险管控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是立足传统审计,拓展监督评价服务内涵。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服务类型应逐渐从传统的财务审计、遵循性审计以及经营审计向现在的多元化审计,如绩效审计、舞弊检查、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尽职调查等转型和发展。
四是强化行业审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行业审计是省联社对辖内法人单位开展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指导活动,是省联社强化监督、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省联社按照分类指导原则,依据系统性、建设性、科学性、权威性的要求,强化行业审计,对重点推进工作组织跟进督查,督促指导法人单位加强内部审计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为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打造内审权威
一是强化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审计部门通过对风险的独立评估,增强基层内审组织的权威性。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提高审计委员会的决策、引领和监督作用,增强审计委员会履职能力,推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二是建立审计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发挥奖惩分明、强化激励的促进作用,充分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倡导“敢查、敢管、敢担当责任”精神,力求“问题查不出不罢休,问题不解决不罢休,责任不落实不罢休”,做到依法审计、秉公办事、严格把关,确保不留隐患和死角,防范经济案件发生。
三是营造良好审计工作环境。保障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加强对重大经营决策、管理活动的监督,重视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关心审计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实施岗位晋升、薪酬待遇、绩效考核倾斜保护政策。单独设立审计部门,配足、配齐、配强专职审计人员,保持审计队伍的相对稳定。税务专业毕业论文
扎实开展审计项目
彰显内审震慑力
一要实施以专项审计为主线。以全面审计、离任审计和后续审计、非现场审计为载体,辅助飞行检查的审计模式,加强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运用。建立完善非现场内部审计工作监测体系及内部审计工作操作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真实、全面、客观、及时、有效地反映业务经营活动的风险点及薄弱环节。
二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审计。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及风险防控重点,围绕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流程银行管理、资金营运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事后监督系统运行、重要工作的推进、关注问题的核实和整改等业务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尤其要结合自身实际,适时对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行业贷款、产能相对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质量、新增不良贷款、股东、异地及银团大额贷款、票据业务、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影子银行、条线合规管理等风险防控方面开展专项审计,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资产质量,有效防控操作风险和经营风险。三要选择性组织实施全面审计。对经营风险较大、监管评级较低的法人单位,将组织开展全面审计,对其法人治理、内部控制、业务经营、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等进行一次全面审计检查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风险防范关口前移,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
四要组织开展高管人员离任审计。根据干部管理的要求,及时、认真组织做好高管人员的离任审计工作,重点加强高管人员管理不规范、不审慎履职问题方面的审计,及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和审计结论,提高离任审计的实效性。要突出监督重点,对掌握重要信贷、财务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人事权以及信访较多的关键岗位的高管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选择性开展任期内审计,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于干部管理监督、促进法人单位发展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作用。
提升审计工作层次
推进行业改革发展
一是提升审计工作层次。与服务全行业改革发展、推进商务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把提高审计质量与提高发展质量协调一致起来,加快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加快审计信息化步伐,加强全程跟踪监督,加强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充分发挥内审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揭露、查处、警示、防范作用。
二是增强审计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在“严”字上把好关,做到依法审计、秉公办事、严格把关。在“深”字上动脑筋,加大对深层次问题的分析揭示力度,在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更多有深度、有份量的建议。在“早”字上花力气,对重大资金和项目早关注、早介入、早监督,把各种违规现象遏止在萌芽状态。在“实”字上下功夫,不但在审计中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在审计后督促整改问题,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是坚持常规序时审计和各类专项审计并重的原则。加强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之间的有效结合,审前分析注重“细心”、审计检查注重“专心”、案件线索注重“留心”。扎实开展好重点领域、高危业务、重要项目等各类专项审计,延伸审计工作链,提高审计针对性及实效性。
四是加强新业务、新产品的审计。根据业务发展的趋势,注重审计创新,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国际业务、资金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产品等创新业务的审计,通过审计寻求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平衡点。
五是积极探索推行科技手段在审计业务和管理中的应用。提高审计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发应用行业示范性审计工作软件,强化信息科技支撑,延伸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审计监督效能。
完善检查整改机制
强化整改规范力度
一是切实增强整改责任意识。督促推动和规范整改工作,形成管理层监督、审计部门督办、业务部门协办、经办人具体整改的问题整改机制,有效建立和完善部门协同责任追究机制,省联社要加强指导、检查、督促、考核,推动基层单位重点落实好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外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工作,力求整改规范有力,着力提高有效整改率。
二是加强后续审计工作。及时跟踪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外部审计检查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推进部门间协作整改体系的完善,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问题共知、整改同步”,加强审计处理力度,整治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解决“易犯、易改、根难断”问题,杜绝屡查屡犯。
三是提高整改的实效性。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落实整改措施和相关责任人,举一反三,从制度、机制等方面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促进审计成果全面转化和有效利用,及时提取有效信息形成意见建议供经营管理层决策参考。
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增强科学审计能力
一要切实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坚持把文化建设融入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为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行为引领。弘扬“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精神,强化职业道德,恪守职业操守,培养造就政治过硬、业务精良、执法公正、清正廉洁的审计队伍。
二要切实加强审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质量创优,以争创优质审计项目为核心,进一步创新审计管理,优化审计方式,整合审计资源,加强质量控制,积极打造一批审计项目“高端产品”。
三要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审计专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培养和引进查核问题能手、分析研究高手、计算机应用强手、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使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四要组织新从业审计人员资格考试。加大对审计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力度,鼓励参加审计师和CIA资格考试,不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
五要建立区域联系制度。搭建交流平台。省联社要建立基层单位片会制度,加强工作交流研讨,经常性地召集开展各种形式交流,对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工作提示,充分发挥审计专刊简报平台作用,促进各法人单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享审计成果,达到共同提高目的。
六要结合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工作重点以及经营目标考核要求。体现风险导向原则,完善全行业审计考核制度,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科学考核法人单位年度审计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