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初探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探讨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财政资金如何在收支过程中使有限资源实现最大的综合效益,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财政保障之间矛盾以及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的核心问题。本文在将财政效率与绩效管理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聚焦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对分析和借鉴国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经验,指出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成就及问题,进而提出建设和完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预算 专项资金 绩效管理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最早出现在企业管理之中,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绩效代表通过个人或集体主观的努力而产生的成绩或者成效,从公共部门的角度来看,绩效就是指工作人员自身付出了哪些努力,做了哪些工作,而大家从中获得了什么益处。绩效评估对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提高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十分重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进行绩效评估的时候,管理者意识到了其局限性,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了绩效管理。如果说绩效评价不足,推动了绩效管理的形成,那么企业组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突出绩效观念、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便是绩效管理形成的直接动因。政府部门资金预算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物质基础和具体操作对象。财务毕业论文范本
绩效问题在政府资金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先进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改革十分有必要。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规律也表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改革将会成为未来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发展的方向。改善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低效率的状况,必须要在深入分析资金预算绩效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从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制度选择入手,理解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以及在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中的适用性,实现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我国政府部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创新。

二、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回顾

对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提出建议,就要了解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发展和改革历史,特别是对在我国预算管理运行与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模式要有理性认识。只有通过对原有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客观分析,才能深入理解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改革的必要性,才能做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
我国政府资金预算管理的演进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1950年我国编制的第一个财政收支概算标志着新中国政府预算的诞生。这一时期,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投入控制型预算管理模式,该模式以基数法预算为核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发挥重要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也为财政支出预算管理的改革拉开了帷幕。但是这一时期之初的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不同步,甚至远远落后于整体的改革进程。直至1998年我国分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得以确立,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这段时期,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才真正成为财政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才有了相当程度的突破。我国投入控制型的资金预算管理模式是计划经济时期基数法预算的产物,作为一种预算资金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投入控制型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具有强调资金预算控制和高度关注预算收入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也决定了它在应用中的制度性缺陷,成为了当前政府资金预算管理改革所面临的重要挑战。首先,资金预算控制的异化导致预算投入与结果严重脱节。其次,资金预算管理不够灵活,执行效率低下,导致预算资金供给时效与部门事权责任分离。最后,资金预算审批难以达到合理确定资金预算规模、优化资金预算结构的目的。
综上所述,投入控制型的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合当前经济形势下财政管理的需要了,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三、OECD国家的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改革会计结业论文

OECD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虽然各成员国的改革进度不同,但是都是从以基数法为核心的投入控制型的预算管理向以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转型。分析和总结OECD国家改革的经验成果,是推动我国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
目前,几乎所有OECD成员国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更高质量的预算执行结果、增加政府公共服务透明度和责任意识为目的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而且,在国际组织的帮助下,这项改革在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受到更广泛的重视,并以各种形式进行着改革尝试。OECD国家由于国家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相似性,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上表现出许多共同特征。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都是以市场化取向的政府改革为背景;都建立了基于产出和结果为导向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合理制定政府预算中长期绩效规划;都比较注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增加政府预算的透明度;都会有条件地放松对政府预算的投入控制,为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也都会将权责发生制引入预算会计。OECD国家的财政管理改革除了具有以上相同特征,还因为各种原因,表现出各自的显著特点。一些国家完全以产出和结果为导向,改革全面,覆盖所有政府部门,强调提供公共服务的执行部门的权责及预算,并保持对预算的执行结果的有效控制。代表的国家有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另一些国家虽未以产出和结果为基础编制预算,但采用了渐进的、注重预算过程的、对绩效因素不同形式引入的改革模式。这些国家大多没有要求制定严格的绩效合约,预算执行机构也有较多余地来定义他们自己的结果目标。典型的代表国家是美国、日本。
四、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