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内部制约信息披露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2010年4月26日,《企业内部制约配套指引》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内部制约信息强制性披露阶段,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将以2012年起首先执行该指引。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以我国交叉上市公司为探讨对象,以期了解这类企业内部制约信息披露情况,为《配套指引》的有效执行提供政策倡议。本论文首先以2008~2010年我国所有A-H交叉上市公司为探讨样本,参照《配套指引》设计分类标准,对内部制约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统计浅析,总结有着的主要不足。其次,采取描述性浅析的策略对影响内部制约重大缺陷披露的因素进行浅析,采取多元线性回归的策略对影响内部制约审计报告披露的因素进行浅析。探讨结果显示,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内部制约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位置、内容、格式不够规范;内部制约重大缺陷披露不足;内部制约审计报告披露比例低,提供的保证程度不足。内部制约重大缺陷的披露与受监管部门严重处罚及在美国上市有关;内部制约审计报告披露与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和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负相关。根据以上探讨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五条政策倡议:规范内部制约信息披露行为,提升内部制约审计报告披露质量,出台更为详细的技术指导规范,建立监督处罚机制,加速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词:交叉上市公司论文内部制约论文信息披露论文
本论文由http://www.328tibet.cn整理提供,需要可以联系人员哦。摘要3-4
ABSTRACT4-7
第一章 导论7-16

1.1 探讨背景和作用7-8

1.1 探讨背景7

1.2 探讨作用7-8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8-13

1.2.1 国外探讨近况8-10

1.2.2 国内探讨近况10-13

1.3 本论文探讨内容和框架13-15

1.4 本论新点15-16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论述基础16-21

2.1 内部制约信息披露相关概念16-18

2.

1.1 内部制约16-17

2.

1.2 财务报告内部制约17

2.

1.3 内部制约信息披露系统17-18

2.2 交叉上市的概念及我国交叉上市公司特点18-19

2.1 交叉上市18

2.2 我国交叉上市公司特点18-19

2.3 交叉上市公司内部制约信息披露论述浅析19-20

2.4 本章小结20-21

第三章 制度背景21-27

3.1 美国内部制约信息披露制度21-23

3.

1.1 内部制约信息自愿性披露阶段21

3.

1.2 《萨班斯法案》下的内部制约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21-22

3.

1.3 《萨班斯法案》实施的挑战与后续进展22-23

3.2 我国内地内部制约信息披露制度23-26
3.

2.1 内部制约信息自愿性披露阶段23-24

3.

2.2 内部制约信息半强制披露阶段24-25

3.

2.3 《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下的内部制约信息披露制度25-26

3.3 香港内部制约信息披露制度26

3.4 本章小结26-27

第四章 交叉上市公司内部制约信息披露情况探讨27-40

4.1 探讨设计及样本选取27

4.2 内部制约信息披露总体情况27-30

4.

2.1 交叉上市公司内部制约信息披露总体情况27-28

4.

2.2 交叉上市公司与非交叉上市公司内部制约信息披露近况比较28-30

4.3 内部制约自我评价报告披露情况30-36
4.

3.1 披露的位置30-31

4.

3.2 披露的内容31-33

4.

3.3 评价的依据33-34

4.

3.4 内部制约五要素的披露34-35

4.

3.5 内部制约缺陷的披露及评价结论35-36

4.4 内部制约审计报告披露情况36-38

4.1 审计的依据36-37

4.2 注册会计师提出鉴证结论的方式37-38

4.3 审计意见38

4.5 本章小结38-40

第五章 交叉上市公司内部制约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探讨40-46

5.1 探讨设计40

5.2 内部制约重大缺陷披露影响因素探讨40-42

5.

2.1 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内部制约重大缺陷披露的联系40

5.

2.2 ST 与内部制约重大缺陷披露的联系40-41

5.

2.3 受监管部门处罚与内部制约重大缺陷披露的联系41

5.

2.4 在美国上市与内部制约重大缺陷披露的联系41

5.

2.5 探讨结论与浅析41-42

5.3 内部制约审计报告披露影响因素探讨42-45
5.

3.1 样本选取42

5.

3.2 探讨假设42-43

5.

3.3 探讨模型及变量描述43-44

5.

3.4 回归浅析44-45

5.4 本章小结45-46
第六章 结论与倡议46-49

6.1 探讨结论46-47

6.2 政策倡议47-48

6.3 探讨的局限与未来探讨方向48-49

致谢49-50
参考文献50-53
附录53-6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
详细摘要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