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工程预算土建工程预算审核策略及建筑工程结算有效制约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06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接二连三的开展起来。为了在控制工程质量的同时,可以对工程造价有一个很好的调控,进行土建工程的预算审核与控制工程结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中,笔者将就土建工程的预算审核方法以及如何控制工程结算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土建工程 ,预算审核, 工程结算 ,方法分析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areer of booming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engineering project barrage of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can he a very good control, civil engineering budget audi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settlement could be important. This paper, the author on civil engineering budget audit methods and how to control engineering settlement of paper briefly explain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the budget, engineering settlement, analysis method

进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行,带动了许多建筑企业的发展。这些建筑企业在开展土建工程的项目时,需要以控制工程质量为大前提,然后选择合理的预算审核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同时还要采取办法,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结算,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竣工之后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又可以为企业自身创造更多的盈利值。

一、土建工程的预算审核方法

准备工作要做到充分全面
首先要做好审核工程预算的准备工作,该工作与编制工程预算的工作基本一致,也就是对施工图的预算进行清点,整理和归类。并且根据图纸上的说明,准备相关图集与施工图册,在了解相关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核对,并进行技术交底,去了解施工组织的设计要求,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亲自去施工现场进行勘查。
其次要熟悉施工图中预算采用的定额,根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说明,去熟悉编制。然后将预算中所采用的定额与施工合同或者工程性质上的规定进行比对,确定该定额是否符合标准。若该工程预算没有制作编制说明,需要管理者根据预算的内容来了解预算中采用的定额。
再者要熟悉预算中内容的范围,在收到工程预算之后,应当根据编制说明或者内容,去了解预算中内容的范围,比如某些室外管线,配套工程,以及道路与技术交底等等,去明确此类施工是否涵盖在编制的预算之内,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而且往往在施工中,会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上述施工设计进行更改,而施工单位在接收变更设计之后,会将其与原来的图纸装订在一起,进而容易发生施工方与预算方的计算范围不一致,这个时候,最好事前在编制说明中写明,以便得到相一致的核算依据。
最后要对有关的规定进行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预算的审核人员对国家与地区制定的诸多规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比如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材料信息,有关的预算定额以及各种费用的提取标准等。同时在审核中,既要审核重复列项与多算的工程量,又要审核漏项与少算的工程量,并且要确保工程量的计算单位与预算的定格保持一致。
审核方法要恰当合理
审核方法的种类主要有以下4种,根据土建工程的不同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审核方法。
第一种是全面审核法,它的计算方法与审查过程同编制施工预算基本相一致。主要适用于初学者对工程进行预算审核,以及审核那些投资不多的项目和工程内容相对简单的项目,同时适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审核。该种方法具有的优点是全面与细致,审核之后的预算偏差很少,质量相对较高。不过它的弊端就是工作量很大,也可以说成是一种重复劳动。不过建设单位为了严格控制土建工程的工程造价,多数会采用此种方法。
第二种是重点审核法,它是抓住工程预算中的重点来进行审查的方法。主要审查施工图预算中价值较高或者投资比重较大的分项工程量,对那些价值较低或者投资比重较小的分项工程量,比如说普通的装饰项目和零星项目等,则是核实这些分项工程中材料的定额单价,砌筑,砼标号以及抹灰砂浆的标号等。会计学论文范文
第三种是对比审核法,它是在总结分析工程预算的资料的基础上,去找出同类工程造价与工料耗损的规律性,整理出不同用途、不同形式结构以及不同地区的工程造价和工料耗损的指标。之后会以这些指标为依据,对审核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那些不符合投资规律的部分工程,然后针对这些工程项目进行重新审核。
第四种是分组计算审核法,它就是针对相关项目和相关数据进行审核的方法,主要是把预算中的各个项目,各种数据进行分组,再将相邻的有联系的项目划到同一组进行审查,或者是在审核计算中,只计算同组中某个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然后利用工程量自身具有的相同与相似的数据基础,来判断同一组种其它分项工程的工程量的准确程度。
总而言之,需要根据具体的土建工程进行具体分析,之后选择恰当合理的审核方法去完成工程的预算。
内部部门要密切联系
建设单位的内部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经常交换意见,尤其是财务部门与审核管理部门之间,要相互通气增强交流,这样可以利于审核工程的顺利进行。而且工程预算的审核管理部门,要安排工程工作人员参加技术交底与工程验收,参与设计变更与经济洽商,同时在制订材料的采购计划时,也要有审核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场。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尽可能的配合审核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准确的提供相应的资料与信息,以此保证审核预算工作的高效运行。

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结算的方法

借助招标竞选
建筑工程的招标,是通过法定的方式来吸引建筑承包单位,促使其产生竞争,进而从中选择条件优秀的单位来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在招标的过程中,招标单位可以从前来竞标的众多单位中,选择出技术水平过硬,装备设施精良,管理水平先进,社会信誉良好和工程报价合理的施工单位。这样的施工单位可以很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而且该类施工单位的施工经验也较为丰富,可以更好的配合工程的审查工作与其他相关工作。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工程顺利的进行下去,另一方面能很好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投资,进而有效的控制施工的结算问题。
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要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与全方位的控制,就是针对建筑工程费用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的特点,制定全面妥善的控制方法,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开始,一直到竣工之后投入使用,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要数决策阶段最为关键,所以需要在这个阶段抓住控制的重点,选择最合理与最优化的设计方案。比如说,在工程的设计阶段,采用事前控制的方法,进行设计作品竞选,以此调动设计人员自身的积极性,进行精心设计,然后从中选择出工艺流程好的设计投入建设。再比如说,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要对材料设备的销售市场进行调查,选择出合理质量合格的建设材料与设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要进行技术与经济比较,分析其实用性;还要保证项目保修期的质量问题,发掘竣工试运行时期的潜力,并且做好协调工作,减少各个环节上可能会出现的浪费现象。

3、提高监理力度

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监理投资控制,就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开展的一个管理活动,以此来促使项目在满足质量与进度的要求之下,来实现投资目标。投资控制目标也是随着工程建设的实践不断深入而分阶段设置的。首先是决策阶段,它对投资的影响最大,是监理工作的重点。这个阶段中,工艺技术方案的确定、设备的选型、新型技术的应用以及建筑工程的结构形式,对控制投资来说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控制好决策阶段就是抓住了控制工程决算的关键。然后是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这个阶段虽然很难做到节约投资,但是这个阶段却可以浪费投资,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在这个阶段,加强监理力度,要从经济,技术与合同等诸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比如说认真的完成现场签证的工作;控制合同的变更,通过原合同中主要费用的正常计量,完成结算程序,同时监督计量的费用如期,如实的发生,杜绝超前过量支付。
加强审核,保证工程计量的准确性
预算与结算工作完成之后,进行审核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漏算,多算,重算等现象的出现,以此来提高预算与结算工作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加快工作的进展。进行审核的时候,要针对审核的内容选择合理的审核方法,而且审核的重点也要放在去计算工程量是否准确,预算单价的套用是否准确,以及各项费用的收取标准是否符合现行的相关规定等。
综上所述,为了高效的完成土建工程的预算审核工作和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结算,是需要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去不断总结经验,并且树立起为工程服务的敬业精神,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为企业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李志忠.探讨土建工程预算审计的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黄明科.土建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算审计要点分析[J].魅力中国.2010(20)会计毕业答辩
[3]李玉梅.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4)
[4]王桂荣.关于土建工程预算审计方法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17)
[5]姜秀娟.论完善土建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的若干思考[J].才智.2011(07)
[6]袁辉.浅析土建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规划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