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进展走势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5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本文阐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网络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快捷性等与传统财务时代相比要高出数量级的倍数,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网络;网络会计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大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管理发展的要求,网络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一、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及其区别

会计电算化就是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是一种完成会计核算操作任务的手段。与国际比较,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正处于实施阶段向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进一步朝管理型网络化发展。会计信息化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管理提供了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从观念上的彻底改变,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会计电算化是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化是实现会计业务全面信息化,从而与企业管理各环节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大系统的其他信息系统相互衔接,有机构成一个开放系统,充分发挥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核心作用。会计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会计信息化把网络、通信与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用于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播、存储、应用。会计电算化以实现业务核算为主,会计信息化包括财务事务处理层、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和决策层,不仅要进行会计业务核算,还要进行会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并将根据信息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重新构建现代会计模型。会计电算化强调财务信息只能由财务部门输入,输出也由财务部门打印后再报送。会计信息化要求大量数据直接从系统当中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从因特网上直接获取。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企业及社会各信息系统中被充分利用。

二、会计网络化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为会计信息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信息支持。企业内部网在会计领域中的应用,使企业内部的所有部门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与最大化使用效率,并且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对外开放。网络会计打破了单一的财务软件的购买和使用方式。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会计信息,网络会计把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各种会计数据的存储形式统一规范起来,建立数据库。企业可随时浏览所有企业网上计算机内的资料。通过软件资源的共享,将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输入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地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网络要求信息在企业信息系统中以电子数据存在和运动,并可以直接与外界系统交换信息,最终使系统不再依赖纸张等传统信息载体,从而提高会计信息处理的及时性。网络会计使企业的业务向无纸化发展。

三、改进和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对策

(1)设计与实施电算化系统的方针。会计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财务工作短期目标,它总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因此需要详细制定单位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在统一规划下,分步有序地实施,以免盲目性,保证前后阶段工作的协调,从而扎实地扩大应用范围,最终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化。(2)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财务软件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必须引入安全稽核机制,对重要操作日志进行记载,并进行必要的权限设置,使业务数据只有在解密的条件下才能使用,同时必须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和内容检查,控制一些软件的安装。(3)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地进行并结合经验交流,使培训收到实效。若只有普及型的速成人才培训,难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水平。(4)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如若重视并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走之路。网络财务的实施对财会人员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谁能早先抢到制高点,谁就能走在网络财务时代的前列,让我们勇敢地迎接会计信息化、网络化潮流。
参 考 文 献
温松茂.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问题的探讨[J].消费导刊.2009(6)
飞扬.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内容目标及原则[J].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