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试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革新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17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于其本身的独特性,当前和其他事业单位按同一要求编制预算欠科学,影响预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本文分析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预算编制改革
根据国家财政补助的形式,我国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三种类型。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收益归该单位所有,支出也由该单位负担,有结余不用上交财政,有缺口财政也不给予弥补。其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特点类似于企业,但管理体系仍属于预算内事业单位,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范畴。由于其资金来源和经营管理的独特性,和现行管理体系存在一些天然的不协调,因此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影响了预算的正确编制和有效执行。如何克服这些局限性,有效提高预算管理质量,使预算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摆在财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支出预算扭曲了部门预算的本来面目。

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其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目前也要求编制基本支出预算,但财政不给予经费补助,预算单位需要以项目创收来解决基本支出的经费来源问题。
基本支出也就是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的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自收自支单位不能象其他事业单位一样从财政获得。由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所有的收入都是通过市场经营或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偿服务获得,即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项目收入,因此其基本支出是没有经费来源的。在人为地从项目收入中切出一块作为基本支出经费来源的情况下,造成自收自支单位基本支出预算不真实的同时,也影响了项目支出预算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这样的预算扭曲了部门预算的本来面目。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现实情况是:编制人员仅占少数,大多数人是编外人员。如广西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12年实有在职人员145人,其中在职在编人员24人,在职编外人员121人,人员比例是1:5;单位15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在编和编外人员的比例为1:4。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编外人员唱主角,没有编外人员该单位将陷入无法运转的尴尬境地,可见编外人员在该单位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基本支出预算仅反映按照财政部门预算定额测算的24个在编人员的费用,占单位人员大多数的编外人员的费用只能在项目预算中反映。该单位2012年部门预算总额5500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114万元,占预算总额的2%;项目支出预算5386万元,占预算总额的98%。试想,这样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比例,能客观反映该单位预算的真实情况吗?基本支出114万元真的能名副其实地保障该单位的正常运转吗?会计毕业论文范例

(二)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的口径不匹配。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没有财政补助资金,其部门预算中不包含财政项目的预算。但这些单位往往通过有偿服务的方式承担一些财政项目,而财政项目的收支需在承担单位的年度财务决算中反映,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决算数据中一般包含财政项目的费用。部门预算中没有的财政项目费用在部门决算中出现,造成了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的口径不匹配,影响预算和决算的相关性、准确性。如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12年部门预算收入5500万元,部门决算收入8018万元(其中包括财政项目收入1700万元),决算比预算增加46%。表面看是预算不够准确,但扣除财政项目收入后决算收入为6318万元,决算比预算增加15%,预算还是相当准确的。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的口径不匹配影响预决算的质量,也会误导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

二、解决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取消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中的基本支出预算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取消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中的基本支出预算,是提高这类单位预算编制真实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的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符合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趋势。具体来说:
第一,取消没有财政拨款的基本支出预算有利于财政预算监管。有、无财政拨款的基本支出在政府预算中同时存在,不利于准确反映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也不利于对该项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
第二,没有拨款的基本支出既没有存在理由,也无法维持预算单位的运转。自收自支单位如果经营不善,基本支出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在职在编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也无法保障,这样的基本支出预算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况且基本支出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中占比很小,完全无法维持单位的运转。前例某单位的基本支出仅占部门预算总额的2%,这种比例的基本支出预算如何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
第三,取消基本支出预算有利于自收自支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财政拨款为经费来源的基本支出预算,可以保障在编人员在单位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常领取工资和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但没有财政经费补助的自收自支单位,基本支出预算对单位的编外人员是很不公平的。编外人员往往是这类单位经营管理的骨干力量,大部分的工作和产值是通过他们的双手来完成的,为什么优先保障的对象却不包括他们?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不能在同一个单位内因为编制内外的身份区别而废止。某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前几年为了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对职工不区分编制内外,全部进行“双向选择”,将那些因为工作责任心差没有部门肯接收而落选的在编人员组成一个部门,在六个月的“成长期”后停发他们的工资,让他们去市场寻找项目,创造产值,按照项目收入来提成。虽然在每年的部门预算基本支出部分中预算了他们的工资和津补贴,但这部分在编人员因为没有创造产值,无法领取预算中的工资和津补贴。因此,财务决算中该单位的基本支出总有一定的余额,预决算不能匹配。几年来该单位正是因为实施了不分编制内外的奖勤罚懒、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改革,调动了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方面工作的都走在本系统事业单位的前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为我国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做了有益的尝试。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范文

(二)改变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政项目的委托方式。

解决预决算口径不一致的办法就是改变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政项目的委托方式。目前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对其他事业单位财政项目的委托方式一样,主要是政府部门直接下达任务书。如果改直接下达任务书的委托方式为招投标,一是解决了项目承担单位预决算口径不一致的问题。项目承担单位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得的财政项目,可以按一般性经营项目列入部门预算和进行财务核算,其收支就可以在部门预算和部门决算中同步得到反映,解决了预算和决算不匹配的问题。二是可以节约财政支出。政府主管部门通过下达任务书的方式让下属单位承担财政项目,容易造成项目预算虚高的现象。而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挤掉不合理的水分,有利于控制财政项目支出。三是有利于倡导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因为财政项目没有利润、经费用不完需原渠道返还的属性,承担单位往往花钱大手大脚,甚至滋生腐败现象。如果改为招投标方式发包财政项目,实行对项目承担单位超支不补,节约归承担单位的项目经费制度,就可以充分调动项目承担单位勤俭节约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管理方式,准确、真实的预算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在计划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也有利于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当前的预算编制制度,对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扭曲了预算的本来面目,不利于预算的执行和监管。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建立一套适合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各级财政部门、政府主管部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共同愿望和职责。在充分论证和科学安排试点的前提下,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当前的预算编制制度进行适当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期待本文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制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