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盈余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生成和披露的基础,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也是审计执业和事后惩戒的重要依据,然而,会计准则体系的不完备性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客观基础。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会计准则通过影响会计盈余的确认进而成为影响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一、新会计准则压缩企业盈余管理空间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 都以客观的历史成本为基础, 使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地反映,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消除了在存货上涨或下跌时通过改变计价方法调节利润的人为因素, 更好地限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

(二)债务重组包装失效

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明确规定债务人只有在“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如果债权人做出让步,才可将获得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并直接计入当期收益,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这项规定的前提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准则滥用及不恰当确认债务重组利得的盈余管理行为。

(三)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受限会计毕业小结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而减少当期利润,转回则恰恰相反。新会计准则规定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一规定, ,就限制了企业会计人员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调节利润,行谨慎之表而盈余管理之实。

(四)对企业合并的规范

一方面,新会计准则考虑了合并实质的不同,区分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分别进行规范。对于我国常见的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企业应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盈余管理。另一方面,新的合并报表准则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实体理论,要求对合并范围的确定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范围,从而限制了通过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剔除不利合并项目的粉饰业绩行为。

(五)较谨慎地采用公允价值

基于我国对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更加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明确规定其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公允价值滥用行为,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六)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中,除“财务报告列报”准则外,各具体准则几乎都有对会计披露的要求,重视报表附注等辅助信息的作用,从而增强了信息透明度,也变相限制了盈余管理行为。

二、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新的可能

(一)减值准备范围扩大,转回只是部分受限会计专业写毕业论文

新会计准则中应计提减值准备的已不仅仅局限于原来,又包括有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资产、金融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等,范围有所扩大。而新准则“一经提取,不得转回”的限制只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对存货、应收账款和金融工具等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则仍可继续计提并转回。那么,上市公司仍有很大利用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财务方面论文

(二)关联交易老招延用,又有新契机

关联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之一,一些形式将继续延用。而新准则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和企业合并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使得关联交易在盈余管理中又有新的契机。其掩人耳目的主要方式有:通过出售股权等方式名义上解除关联方关系。凭借复杂外表和社会公共资料共享性差,隐瞒关联方关系。利用中间公司,将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

(三)公允价值谨慎之余也有操控空间

虽然新会计准则谨慎地限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 但也有赖于会计人员对交易性质的职业判断,从而增加了一定的主观性。而且我国还没有较完善的评估机构和较准确的计量标准,恐怕在不同的评估机构,以不同的评估方式得出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不尽相同。这就使企业操控公允价值,实现盈余管理成为可能。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新会计准则由原来仅限于“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扩大到“为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存货、投资性房地产等的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不仅扩大了专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还将一般借款费用包括在内。而外人很难准确了解在这混在一起的借款中,有多少一般借款,有多少专门借款,一般借款费用里又有多少是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这样,企业管理当局便有了对借款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做数量上分配的空间。

(五)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难划分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费用分两个阶段分别处理,即之前的研究支出费用化,之后的开发支出资本化。虽然准则对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都有明确规定,但通过利用虚假或不实资料,影响研究与开发两阶段的划分时点,企业可以扩大或缩小资本化或费用化的金额,实施盈余管理。

(六)其他新规定、新变动财务与会计学科毕业论文

在无形资产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的年限、残值和方法方面,预计负债的初始和后续计量方面,还有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等方面,新会计准则做出的新规定和对旧准则的调整也给企业实施盈余管理另辟一片蓝天。
总之,新会计准则可理解为是从完善准则体系角度防范盈余管理的对策。然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把双刃剑,功效是突破式的、里程碑式的,但也有约束不力甚至为盈余管理另辟蹊径的情况。面对于此,理性的人们应以正确的态度理解并加以重视,继续与时俱进地研究盈余管理,坚持在从准则角度对抗盈余管理的不懈努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