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审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有关金融会计理由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3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金融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也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后,对依然存在的以及新产生的金融会计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金融会计;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是世界主要国家金融体系改革的重点议题。作为G20的重要成员,中国深刻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教训、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准确把握金融管理制度改革方向,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的要求。为适应宏观审慎监管的需要,国际组织与各监管机构逐步完善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国际监管要求,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金融会计领域尚存在与宏观审慎监管不和谐的方面。如何解决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存在的金融会计问题,成为当前摆在各国金融监管者面前的一大挑战。

一、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出台背景及概述

宏观审慎监管产生的大背景是美国次贷危机。2009年初,国际清算银行(BIS)提出用宏观审慎性的概念来概括导致危机中“大而不能倒”、顺周期性、监管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2010年底,G20首尔峰会则进一步形成了宏观审慎管理的基础性框架。中国作为G20的重要成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财务毕业设计
宏观审慎监管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金融系统对经济体系的负外部溢出而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管模式。与微观审慎监管不同,宏观审慎监管不仅关注外生性风险,而且重视金融体系的内生性风险特征,即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在横向维度上,宏观审慎监管应通过自上而下的监管框架,根据系统总体风险水平计算总的资本金要求,然后按照各金融机构对系统风险的贡献度分配资本金要求,从而达到监管目标;在纵向维度上,为抑制金融体系的顺周期特征,监管当局则主要通过逆周期政策实施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金融监管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宏观审慎监测分析结论和风险预警进行及时调整,统一协调安排,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护金融稳定。(2)金融监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共享金融监管信息与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协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3)宏观审慎政策安排不仅包括金融监管政策的合理实施,而且包括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

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存在的金融会计问题

会计信息作为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的反映载体,除了满足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外,也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信息。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针对拨备、资本补充、资产计量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措施构筑了系统性风险防范屏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动态拨备制度与会计确认基础存在冲突

贷款是银行最主要的金融资产,其所依托的实体经济状况会影响本金和利息的可回收性。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计提减值准备的规定是以“存在的减值迹象影响未来流量”为前提的,即必须存在影响贷款未来流的客观证据,其计提的金额为贷款的账面价值与未来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所以这项规定没有考虑潜在贷款风险的顺周期效应,即跨时间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银监会于2011年7月制定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动态拨备制度。该制度通过对贷款预期损失作出前瞻性估计,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动态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从而减少经济繁荣期的风险低估和为经济萧条期提供缓冲垫,达到减弱银行的顺周期信贷行为,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的目的。
尽管动态拨备制度能缓解顺周期效应,但是其做法需要把估计的未来损失包含在贷款减值准备里面,而会计准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贷款减值准备应建立在“已发生”的基础上于本期确认,不能按照动态拨备制度的要求进行跨期确认。动态拨备制度是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会计信息是为了服务决策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由于两者目标不一致,导致动态拨备制度不符合发生和确认均应在当期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

(二)缺乏资本补充机制导致资本结构不均衡

国家注资方式是解决国有银行资本缺口问题的传统模式,其通过使用外汇储备和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注资,会造成商业银行对政府的依赖性增强,一旦国家注资受阻,将使得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国有银行的融资行为也开始市场化。相较于国外先进银行多采用债务化融资的方式,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够完善,大型银行主要依靠上市融资,地方性中小银行则主要利用政府的行政权力增资扩股融资,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来源单一,绝大部分都是以普通股权益形式存在的核心资本,附属资本占比较小,附属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截至2009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占总资本高达91.06%。虽然巴塞尔协议Ⅲ提到普通股权益的弥补损失能力最强,但是考虑到普通股权益的高成本性,我国银行业机构在金融市场上仍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此外,通过增加利润留存来补充资本是一种有效、低成本的方式,但我国商业银行显然很少采用。单一化的资本结构使得对资本的配置使用显得粗放,资本供给与资本需求在对接配置上存在偏差。毕业会计论文范文

(三)基于预期损失的资产计量模型存在缺陷

1、流量计算的准确性有待加强

预计资产未来流量,通常应当根据资产未来每期最有可能产生的流量进行预测,并采用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预期流模型的应用,需要报告主体为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建立评价模型、收集模型所需要的必要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建立预测所需要的信息系统,以及计算合理的实际利率、进行回溯测试等,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而且面临着历史数据是否完整可靠的现实问题,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减值会计处理的复杂性,操作难度大。

2、预期损失模型违背客观真实性会计原则

在强调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 国际会计基本准则核心要求是会计信息应真实可靠,金融监管基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也格外强调审慎性。当会计信息的客观性与审慎性冲突时,金融监管要求审慎性优先,并通过预期损失模型来体现,而预期损失模型明显背离了会计目标的客观真实要求,可能引起会计理论的混乱和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对投资者来说,如果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很难正确理解报告内容,无法做出有效决策,最终将影响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进一步解决有关金融会计问题的政策及建议

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缓解经济的顺周期效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金融监管改革的主导方向,而由此引发的监管要求与会计准则冲突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会计信息的转换处理、计量模型的改进、披露机制的完善等多种途径予以解决。

(一)建立会计处理与动态拨备的转换机制会计毕业论文范例

会计准则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动态拨备需要覆盖贷款预期损失,两者之间的“已发生”和“预计发生”存在的冲突需要一种转换机制进行协调和对接,将贷款减值准备会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按照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要求进行动态调整。2010年3月11日,IASB主席Did Tweedie致函FSB主席Mario Draghi,提出建立“监管用损益表”,将银行监管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和目标融入到财务报告中,具体内容是在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列示净损益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跨周期损失准备等项目计算得出“监管用净收益”,虽然没有得到FSB采纳,但可以当作解决拨备会计准则与动态拨备监管要求不一致的思路,这样既遵循会计准则需要,又能满足监管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应积极研究和推广金融行业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实现会计信息与监管要求信息的转换,从而满足不同投资者、监管者以及机构等的需要。XBRL分类标准具有可扩展性,其他政府监管部门可依据相应的监管要求,根据通用分类标准制定和发布适用于各监管需要的扩展分类标准;企事业单位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也可依据自身要求在通用分类标准基础上进行相应扩展。

(二)形成结构均衡的资本补充机制

1、持续补充核心资本

核心资本补充方式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融资两种方式。内源性融资对于银行短时期的盈利能力要求很高,但从长期看,利用留存收益补充银行资本不会稀释老股东的股权比例,银行自主性高,而且自发刺激银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是解决银行资本金压力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快业务转型,加强成本管理和内部核算,形成核心竞争力,争取最大利润,形成良性内源融资机制。外源性融资的规模效应优于内源性融资,定向增发、公开增发、配股等再融资方式,顺应投资者认股意愿可以扩张银行资本,但会摊薄每股收益,影响整个大盘的走势。因此,各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外源性融资方式,利用最优的资本补充工具,有效补充核心资本。

2、多渠道补充附属资本

补充附属资本的方式主要有发行次级债券、资本混合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由于次级债券和资本混合债券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并且相对于发行股票补充资本的方式来说,发行次级债券和资本混合债券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是一种快捷、可持续的补充资本金的方式。目前银行所发次级债券和资本混合债券有相当部分在银行系统内认购,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导致银行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并未提高,如果能使银行次级债发行对象转移到银行系统外,将大大降低银行系统风险。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转化成发债公司的普通股股票后,就实现了由增加附属资本到补充核心资本的转变,即可转换公司债券对银行资本有双重补充的作用。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逐步发展,银行业的可转债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优化资本结构

《巴塞尔协议Ⅲ》将银行普通股权益最低要求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4.5%,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银行的普通股权益比例都高于这一标准。这固然能较好的防范银行体系风险,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几乎都是普通股权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核心资本补充的途径,限制了杠杆率的使用,不利于银行的业务转型。因此,商业银行在满足监管标准要求的同时,应适当增加优先股占比,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结构。

(三)适时推出操作性强的预期损失模型

以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还处在尝试阶段,不
仅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来开发支持预期损失模型的软件系统,而且还需要各方面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准确的衡量。新的资产计量准则中关于我国银行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对比较少,而证券和保险业比较多,这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决策研究更好的预期损失模型确定减值。另外,应该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减值准备系统转换的筹备工作。企业采用预期损失法,势必会增加财会人员的培训费用、财务软件的升级改造费用等,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进行筹备工作,如果考虑到国别因素和语言差异,还需要开展翻译工作,以及与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李文泓.“关于宏观审慎框架下逆周期政策的探讨”[J].《金融研究》, 2009 ,8,7~24.
谢平,邹传伟.“金融危机后有关金融监管改革的理论综述”[J].《金融研究》, 2010 ,2,1-17.
[3]肖伟.“巴塞尔协议Ⅲ影响分析及中国银行的实践”[J].《金融会计》,2011,8,16-18.[HJ

2.07mm]

[4]陈颖,甘煜.“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内容和影响”[J].《中国金融》,2011,1,24-26.
[5]彭刚,苗永旺.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的国际借鉴与中国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1,15-2

3.会计论文写作

[6]白川方明.“宏观审慎监管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10,4,29-31.
[7]张晓慧.“从银行政策框架的演变看构建宏观审慎性政策体系”[J].《中国金融》,2010,23,13-15.
[8]刘川琳.“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我国银行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证券期货》,2011,4,145.
[9]王志华. “国际社会宏观审慎监管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J].《华北金融》,2011,2,45-50.
[10]丁灿,许立成.“宏观审慎监管:定义、工具与实践”[J].《金融监管》,201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