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审计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评估中锚定效应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3-2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检验了期望审计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锚定效应及调整。研究结果表明:上年度有关期望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会对本年的初始评估水平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审计人员会根据所获得的新信息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其风险评估。因此,克服期望审计风险评估中的系统性认知偏差,是审计人员提高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和审计风险控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期望审计风险评估;锚定与调整启发法;锚定效应
1674-0017-2013(2)-0023-07
一、引言
期望审计风险水平是指审计人员在对特定项目实施审计之前,预先确定的愿意承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是审计风险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和输出。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阶段,往往要预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然后以此为目标,制定具体的审计策略,并尽力地把审计风险控制在期望水平以下。
上世纪七十年代,Tversky和Kahneman(1974)根据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的判断与传统经济理论所假定的那种理性判断之间会发生系统性偏差的机理,从而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的基础。近二十多年来,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不断地被应用于金融与管理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特别是在审计研究上,行为经济学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彭桃英,2010)。
在期望审计风险评估主体进行风险评估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中,他们面对的同样是不确定性的环境。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评估主体(在本文中我们假定是审计人员自己评估审计风险)对期望审计风险评水平的确定不应受到以往有关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而且应该根据新获得的信息,科学地进行评估。但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是一个有待检验且尚未见人尝试的重要问题。如果在这方面也的确存在锚定效应,即存在依赖以往评估结果的系统性认知偏差,那么,这一研究对于审计人员克服期望审计风险评估中的认知偏差,更加客观和科学地利用新信息,提高审计风险控制能力,就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

在审计实务中,审计人员只有将实际审计风险水平控制到低于或等于期望审计风险水平时,才能结束审计工作。既然期望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对审计工作如此重要,那么哪些因素是评估时应该考虑到的或有哪些因素比较重要呢?刘峰、景东华(2002)认为确定合理的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必须综合考虑审计风险的影响力度、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同时尽可能降低审计人员主观判断对期望审计风险水平的影响。员鸿琬等(2004)认为,对期望审计风险水平有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审计结束后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的大小及败诉受到惩罚的严厉程度;二是审计市场的竞争性;三是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偏好;四是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关注以下三个因素对期望审计风险水平的影响:一是外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信赖程度;二审计报告日后被审计单位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三是管理部门的正直性。赵春萍、邵世文(2003)讲述了确定期望审计风险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报表的依赖程度,该指标可以从客户规模、所有者的分布、负债的性质和数额这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Kinney和Uecker(1982)以154名注册会计师为被试进行了两个实验,通过改变样本规模和样本误差数来检验注册会计师判断控制风险时的锚定效应,两个实验的结果均表明被试的判断明显存在锚定效应。Biggs S和Wild J (1985)以121名注册会计师为被试,实验结果再次证实了Kinney和Uecker(1982)的实验发现,被试发生了锚定效应,但是被试是否更加谨慎无法确定。Presutti(1995)以62名注册会计师为被试,发现以前年度审计抽样信息对被试的判断产生了显著影响,对本期的判断具有锚定效应;而且被试表现的更加谨慎,提供以前年度审计信息的被试大大高估实验任务中销售循环的控制风险。
我国关于锚定和启发法的研究刚刚起步,仅在审计判断研究领域有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如张继勋(2002)通过理论分析认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存在锚定效应。此项研究对于理解注册会计师的判断过程,避免审计判断偏差和检验审计准则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杨明增、张继勋(2007)以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背景,以控制测试为实验任务,验证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在有以前年度信息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本期控制风险的评价更加谨慎,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更高。李斌等(2008)认为,锚定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只要是在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上述有关期望审计风险影响因素的文献对影响因素的总结大同小异,且没有比较全面地、分类别地、有层次地显示出来。在本文中,将通过编制一个包含了大量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表,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每个因素的权重大小;然后,将扩展审计判断中的锚定效应研究到期望审计风险评估过程中来,试图克服目前相关文献中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三、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

除了对相关文献中关于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的影响因素的借鉴之外,为了对影响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也为了给实验部分的变量设计提供更多可靠及适当的选择,在设计调查问卷后,先进行了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向被测试者咨询、请教与讨论,不断改进问卷的因素设置与分类,最终得到了一份包含四个大因素、二十三个子因素的调查表。在正式的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中,被测试者普遍反映这份调查表是适合我国审计实务环境的。包含了这二十三个因素的四大因素分别是审计失败的不良影响、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有无舞弊动机及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因素。
问卷由两个必答问题与一个任答问题组成,其中,第一个必答问题是为了调查影响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的上述四大因素依各自的影响程度所占的权重;第二个必答问题是将问题一中的四大因素分别细化为多个具体的影响因素,针对每个具体因素的影响程度分五个等级打出相应的分数(回答采用5点量表,“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重要”到“无关”,分别记4-0分);问题三是属于一个附加的任答问题,针对部分审计人员认为除问题二中列举的因素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会对期望审计风险评估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可以作出补充。

(二)问题一的结果分析

有效问卷中对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描述与统计。其中,表1是将各个总体因素的权重分别取最大权重、最小权重以及求平均值后得出的结果;表2是对回答者中认为各因素权重最大的问卷数量所作的统计。
由上表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对审计人员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评估的影响程度所占的权重最大,为38.72%;审计失败的不良影响权重次之,为25.69%;被审计单位的舞弊动机权重为19.93%;事务所或审计人员主观因素权重最小,为15.62%。
从上表可知,有57.86%的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对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的影响程度最大,有17.36%的审计人员认为审计失败的不良影响对期望审计风险的影响最大,有15.28%的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有无舞弊动机对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的影响最大,而只有11.11%的审计人员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人员主观因素对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的影响最大。

(三)问题二的统计结果会计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表3是对问卷中问题二的结果统计,通过求平均分值描述四大总体因素的各子因素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影响程度。财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审计实务中被审计人员重点考虑的前五个因素是: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大小、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事务所业务竞争程度、被审单位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这里的分析结果为本文实验变量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研究假设

锚定与调整启发法理论及前景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判断和决策时,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往往会利用最易获得的信息去建立参照点,此参考点即为锚。期望审计风险水平的评估过程中,过去的评估值就可能被认为是本年度的一个初始值。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要全面性地了解被审单位的有关重大经济活动、重大经济决策,认真查阅其上年接受审计的情况,在判断上年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合理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可能将上年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当作“锚”。由于本文是在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正常的情况下开展研究的,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审计人员在进行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时会产生锚定效应,即,以前年度的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对本年度的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锚定与调整启发法认为,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一旦确定了初始值,决策者就会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根据获得的新信息不断进行调整并得出最终的判断。根据这一理论,在期望审计风险评估过程中,审计人员在对其承接的审计业务进行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时,会尽可能全面地搜集与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相关的信息。由于这些信息对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不一,这时就需要审计人员凭以往的经验,对哪些信息是作出期望审计风险评估调整的重要依据进行主观判断,并不断在心中做出评估调整决策,形成最终评估结果。据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2: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审计人员会根据所获得的新信息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
由问卷调查结果可见,在所有子因素中,客户的盈利能力、遭受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这两个子因素的影响排在前两位。因此,该两个因素是审计人员在进行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时必须加以权衡的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审计人员中57.86%的比例认为,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因素对期望审计风险水平的评估影响最大。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a:在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若被审单位盈利能力较上年有所提高,考虑这一新信息会导致审计人员在上年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调高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
假设2b:在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若被审单位盈利能力较上年有所降低,考虑这一新信息会导致审计人员在上年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调低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了被审单位盈利能力这一影响因素占了很大权重外,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的评估得分也非常高,因此,我们把遭受法律诉讼大小这一子因素作为第二次调整信息,提出以下假设:会计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假设2c:在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及被审单位盈利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若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人员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增大,则会导致审计人员在先前评估基础上调低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
假设2d:在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及被审单位盈利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若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人员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减少,则会导致审计人员在先前评估基础上调高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

五、实验设计

(一)变量的选取与实验过程

从表1,本实验的三个操控自变量是:上年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被审单位盈利能力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结束后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大小。每个变量有两个水平,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为两个水平:上年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有两个水平:高水平(L1)、低水平(L2);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有两个水平:较高(P1)、较低(P2);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有两个水平:较大(S1)、较小(S2)。相应地,作者设计了一个2×2×2三因子的八种方案实验,作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发给参与实验的被试,这八个方案为:L1P2S2、L2P2S2、L1P1S2、L1P1S

1、L2P1S2、L2P1SL1P2SL2P2S1。

本实验的被试是参加湖南省注协培训的多家会计师事务所的部分审计从业人员,共240人。实验首先要求被试阅读实验的背景信息,之后每阅读完一个资料信息后给出一个合理的评估结果。案例资料提供了三个重要的资料信息,一是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评估结果;二是被审单位的盈利能力大小;三是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法律诉讼可能性的大小。因变量(AP)就是被试根据所给信息相应做出的每一次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按影响风险的程度分为无关、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五个水平,分别给予分值0、1、2、3、4分。由于三个自变量的信息是要求被试者按先后顺序依次阅读的,每位被试都将依次做出三次评估。为了保证实验的内部效度,选择一个对被试来说合适而且熟悉的审计判断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选择了最普遍的年报审计项目作为案例背景。同时,为保证实验设计的实际适用性,在正式实验前,我们先进行了小规模的问卷发放,并在问卷发放现场与被试审计人员探讨了实验问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终经过对个别子因素和标度的级数调整,问卷设计在大规模发放时得到被试的普遍认可。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审计证据与审计判断选择和审计意见选择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必须控制额外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审计人员的职位、学历、从事审计工作年限以及审计人员的年龄等方面来反映不同实验组的被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虽然我们在实验开始前对被试的分组是随机进行的,但是为了消除未预期的混淆效应,本文对被试的随机分配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之间在审计人员的职位、学历、从事审计工作年限以及审计人员的年龄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为了测试证据操纵的效度,我们就被试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操作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由于错误的判断在整个判断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因而,可以认为对证据判断的操作是有效的。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完成后共收回165份问卷,剔除无效的21份,有效份数为144份。我们将实验结果数据用Excel加以整理后,用SPSS1

7.0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财务会计调查报告范文

1、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4中各种信息状况下审计期望风险评估的均值可以看出:审计人员在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时,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被评估为高水时评估当年的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要高于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被评估为低水平时评估当年的期望审计风险水平(L1下的3.51远高于L2下的1.90),这体现了上年度的风险评估结果对当年风险评估的影响;审计人员在上年度风险评估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被审单位盈利能力较上年提高时做出的第二次评估均值远高于被审单位盈利能力较上年降低时的评估均值(L1P1下的4.25远大于L1P2下的3.08、L2P1下2.94大于L2P2下的1.47),说明若被审单位盈利能力较好时,期望审计风险的评估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被审单位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与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相同时,审计人员在作出风险评估时,审计结束后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也会导致风险评估的差异,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大时的评估均值小于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小时的评估均值(L1P1S1下的3.33小于L1P1S2下的4.89、L2P1S1下的1.78小于L2P1S2下的4.28、L1P2S1下的2.06小于L1P2S2下的3.83、L2P2S1下的1.11远小于L2P2S2下的2.94),这是审计人员考虑了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之后的评估结果。

2、独立样本均值T检验分析

表5显示了审计人员在只获取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高水平或低水平)的情况下做出的初始评估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这两组初始评估结果的方差有显著性差异(F=44.832,P=0.000<0.05),故接受方差不相等的假设,观察此假设下的T检验结果,可见两组初始评估结果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10.015,P=0.000),说明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不同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运用锚定与调整启发法进行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时,被审单位上年度的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产生了锚定效应,对初始评估产生了显著影响,假设1成立。
由理论分析可知,风险评估人员在获得一个新信息后,会将初始信息与新信息综合考虑形成一个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即在初始评估基础上适当地调整。表6是对考虑被审单位盈利能力的情况后第二次评估与未提供任何信息下的初始评估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从表中信息可知,当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被评估为高水平时,这两组评估结果的方差差异显著(F=22.577,P=0.0000.05),在接受方差相等假设的情况下,两组的风险评估结果均值存在显著差异(T=-7.567,P=0.000),说明若被单位盈利能力较低时,审计人员考虑这一新信息则有可能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调低其期望审计风险水平。会计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相比表6,表7则是对提供被审单位盈利能力的第二次评估与未提供该信息下的初始评估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检验。从表中信息可知,当上年度的期望审计风险被评估为高水平时,两组评估结果的方差存在显著性差异(F=16.361,P=0.0000.05),在接受方差相等假设的情况下,两组评估结果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T=3.301,P=0.001)。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一定时,若被审单位盈利能力较上年降低,审计人员考虑这一新信息则极有可能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降低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假设2b成立。
表8与表9是检验风险评估人员在进一步得到有关审计结束后遭受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的信息后所做出的第三次评估,其是否在第二次评估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其中表8中进一步提供的是遭受法律诉讼的可能性大的新信息。从表8的检验结果可知,所有信息状况下的前后两组评估的均值均呈现调低的趋势。各组评估结果的方差有三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接受方差相等的假设下,这三组的评估水平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验证了当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及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相等时,若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大时,审计人员极有可能在先前评估基础上调低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另外,有一组方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接受方差不相等的假设下,这组的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样验证了当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及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相等时,若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大时,审计极有可能在先前评估基础上调低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假设2c成立。表9中进一步提供的是审计结束后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小的新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有信息状况下的前后两组评估结果的均值均呈现调高的趋势,除L1P1S2与L1P1这组外,其他组的评估结果方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在考虑到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较小后,审计人员在第二次评估的基础上可能会适当调高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验证了当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及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相同时,若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小时,风险评估人员有可能在先前评估基础上调高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假设2d成立。L1P1S2与L1P1这组方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接受方差不相等的情况下,均值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同样验证了假设2d。
假设2a、假设2b、假设2c及假设2d的成立充分验证了假设2的成立,即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审计人员运用锚定与调整启发法进行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时,会根据所获得的新信息,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此外,我们对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及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遭受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是否对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评估产生显著影响做的补充性T检验,也得到了肯定性结果。
六、结论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被审计单位的盈利能力和遭受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作为新的信息,根据被测试者在这两个信息基础上依次进行的调整,检验了审计过程中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评估中的锚定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在进行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时,审计人员会受到锚定与调整启发法的影响,上年度有关期望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会产生锚定效应,对初始评估产生显著影响;第二,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审计人员运用锚定与调整启发法进行期望审计风险水平评估时,会根据所获得的新信息,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其风险评估。例如,在上年度期望审计风险评估结果相同的情况下,若被审计单位本年较上年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审计人员考虑这一新信息会导致他在初始评估的基础上调高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若审计结束后遭受法律诉讼可能性较大,审计人员将在先前评估基础上调低其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水平,等等。此外,被审计单位盈利能力及发生法律诉讼可能性大小等因素对审计人员在作出期望审计风险评估方面都有显著影响。
总之,期望审计风险评估中的锚定效应与调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提高业务素质,克服非理性行为,是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评估能力和审计风险控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Biggs S,Wild J. An Investigation of Auditor Judgment in Analytical Review[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5(4):607-633。
Kinney W R J,Uecker W. Mitigating the Consequences of Anchoring in Auditor Judg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82(1):55-69。
[3]李斌,徐富明,王伟,龚梦园.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理论模型及应用启示[J].应用心理学,2008,(5):269-275。
[4]刘峰,景东华.期望审计风险水平探析[J].四川会计,2002,(2):41-42。
[5]彭桃英.行为经济学在独立审计中的应用研究[C].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The Research on the Anchoring Effect of the Assesent of Expected Audit Risk Level
ZHU Bei
(China West Airport Group, Xi'an Shaanxi 710075)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use of experi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est the anchoring effect and adjust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pected audit risk asses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expected audit risk assesent of the previous year h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nitial assesent level of this year, and auditors will readjust its risk assesent according to the new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initial evaluation. Therefore, overcoming systematic cognitive deviation of the expected audit risk assesent is an important route to improve audit risk assesent level and audit risk control ability of auditors.会计学论文网
Keywords: expected audit risk assesent;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 method; anchoring effect
责任编辑、校对:安喜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