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运用型会计实践教学系统革新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9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培养高素质和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会计人才是新经济环境下提出的实践要求,也是会计本科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以教师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难以满足会计实践教学的要求,构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社会反馈”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应用型复合会计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能力本位;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作者简介:董美霞(1976-),女,山东日照人,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林莉(1978-),女,山东潍坊人,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辽宁 大连 116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辽宁省高等教育投入方式和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11DB049)、大连交通大学2011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会计学+软件工程’专业银行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DJDJG201103)的研究成果。
1007-0079(2013)08-0095-03
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个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以及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足。《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显示,有50%的本科毕业生认为大学专业教学中实习实践环节不够,已毕业三年的2007届毕业生中有72%的本科毕业生认为母校专业实习实践环节不够。可见,加强本科实习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改革迫切需要重视的环节。毕业论文 财务
实习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会计专业来说,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向应用型复合人才方向转变。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了解企业特点和会计操作流程,能从事实际会计操作业务;而且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诊断,并对提高企业经营成果提供建议;应用型复合会计人才应将相关专业知识和会计知识复合应用。要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上述要求,实践教学必须强化。而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更多地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难以适应会计人才培养需求。此外,由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量大,学习时间却在总体上缩短了,要使学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必须消除现有实践教学中的不足,探索适应应用型复合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提升专业竞争力。

一、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内涵

2010年6月6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对于会计人才来说,应用型人才是其中的一类,此类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不同,研究型人才主要致力于探索和总结会计活动规律与会计发展趋势;而应用型人才则着眼于现在,致力于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会计实务中的问题,并利用会计知识和技能服务于企业管理活动。会计应用型人才分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三个层次。从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角度出发,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是适应时势要求的。
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不同国家都规定了具体的培养规格。《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界定为: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知识视野宽,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英国受“博雅教育”传统的影响,不仅强调学生的职业发展,还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美国注重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德国主要培养擅长于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桥梁式”工程师和善于经营管理的“运筹型”经济师等应用型人才;日本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香港强调应用为本和学以致用,强调与企业需求接轨,要求进行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尽管各国的培养要求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必须达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学业标准;二是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依据这一培养要求,应用型本科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是“后劲足、上手快”,即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
目前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实务能力强,有一定理论基础,并且具有培养潜质的会计管理型人才。因此,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最根本要求是实践能力强,在培养中,必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注重人才对会计管理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强调人才的适应能力强,以及具有创新创业精神。

二、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实践教学要求

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实践教学中应关注两点:一是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二是强调以能力培养为主。

1.提高人才职业素养会计毕业论文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财务理念发生了变化,企业强调战略性财务管理,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人员出现了贫困化和富集化的两极分化,企业实践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财务人员应成为企业资源的管理者和分配者。但当前业界对于会计本科人才的反馈是人才欠缺职业素养,没有战略意识。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于延琦根据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实际情况指出,目前会计本科毕业生不好用、不实用;部分学生懒惰、缺“德”,责任心差。追根究源,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目前会计人才供给中人才定位不清,导致供需错位,偏重技能培训,不重视素质教育;技能中偏重专业能力,不重视通用能力。根据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实践需要,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懂流程,能加强战略管控,相比其他专业人才,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要求更高,除了要遵守职业道德,还要有敬业精神和合作态度。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按照相关法规制度的规定开展工作,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此外,由于分工合作的要求,会计岗位之间需要互相配合,不同岗位的会计人员必须热爱本职工作,提高动手能力,以扎实的基本功及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为其他岗位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会计人才的上述职业特点决定了在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应该注重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

2.强调能力培养为主

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财务知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职业判断能力为主。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副主任冯卫东在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会计学及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中指出,未来会计人才的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国际化和能力本位,形成包括通用能力、道德意识和风险管理以及专业能力的全面能力体系。在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的环境下,会计人员的角色应从“账房先生”转变为“财务官”,会计的角色由监督转变为信息提供和参与决策。在会计人才的培养中,强调通才为主,专才为辅;应用型为主,理论型为辅;培养能说、能干、能写、能学的应用型人才,未来争取成为能者、智者、明者和圣者。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中分析判断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人员应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从国家政策中找黄金;同时通过寻求企业最佳流程,实现财务信息化,达到企业“管控”有效,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考虑社会环境的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特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能力培养还要注重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并关注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的融合,培养复合型能力。

三、加强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对策

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力本位,而能力来自于态度、知识和技能,正确的学习态度的形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通过明确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能力为本的观念;通过重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强化知识的传递和吸收;通过企业和社会参与实践效果的评估,提高学生对社会所需技能的认识;最终通过构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社会反馈”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推动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

1.健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会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从表面上看,学生是接受者,在实践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但从实践教学的目的和结果来说,实践能力的载体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构建的实践教学模式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根本出发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既要包括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包括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2007年10月,澳大利亚教学理事会(Australian Learning and Teaching Council,ALTC)支持了一项名为“未来会计:超越数字”的研究项目,该研究项目指出会计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会计学生通用能力的训练。杨政、殷俊明、宋雅琴(2012)从需求角度指出,会计本科教育不应只关注会计技能的提高,而应该强调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在提高会计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
为了调动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应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来。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上强调以学生为本,将课堂实践、模拟实习和社会实践穿插,强调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创新应用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应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或者给学生布置假期任务到企业见习,让学生认识到企业需要会计人员完成哪些工作,具备哪些能力;在会计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应加大案例教学力度,真正让学生分析案例,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专业课理论授课完成后,顺次安排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通过模拟实习让学生体验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情景,增强对会计工作所需技能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为了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要发挥辅导员的作用,重视学生思政教育,让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在大四下半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业实习,进一步体验会计工作的实践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通用工作能力;通过相关软件实践技能的培养,让本科会计人才掌握信息技术,为会计技能的发挥提供条件。

2.重视教学主体“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虽然所要构建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也必须发挥其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技能的掌握。依托国家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政策以及“卓越工程师计划”,学校应多为教师创造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让更多的会计专业教师有机会接触企业,到企业中锻炼,并鼓励教师将科学研究与学生的培养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同时应充分发挥实务界师资的带动作用,学校要定期组织由相关教师对其他教师的培训,教师之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开展更多教研活动,互相促进。
为了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复合技能,会计专业课教师应与相关复合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业务交流,通过交流明确相互可以穿插的专业知识,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会计技能和其他技能结合,真正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复合一体化。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及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目的是在应用型会计复合本科人才培养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可以通过课程的讲授实现,课程设置要考虑实践要求,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缺一不可,具体设置中考虑基础理论、实务类和专业类课程的组合。同时教学方式要考虑实践要求,要培养会计IT复合人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要注意会计专业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活泼和生动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

3.改革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实施效果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如何,应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加以反馈。鉴于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效果的感受最为深刻,在评价实践教学时,除了由指导教师检查学生的实践成果外,还应该让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真正参与进来,由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建立起联系,及时反馈学生的实践效果;此外,将社会反馈(如毕业生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纳入实践教学效果检验体系中,注重人才需求方(企业)的要求,学校应该和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定期对已就业学生的工作能力情况和学生对于学校实践培养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模式和环节,发挥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王长全,邢帮圣.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职业圈,2007,(24):68-69.
李俊.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11,(8):40-41,4

7.会计专业毕业论文模版

[3]叶松令.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5):73-77.
[4]庄华洁,周金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4,(6):108-109.
[5]张墨,林艳,王虹.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208-209.
[6]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1):25-35.
[7]Hancock,Philip and Howieson,Bryan and Kanagh,Marie,etc. Accounting for the future:more than numbers:a collaborat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nging skill set for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graduates over the next ten years and strategies for embedding such skills into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programs[R].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2009.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