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执行影响因素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1-12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完善的准则需要由良好的执行来维持,否则,再完美的准则也形同虚设。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本身、企业内部环境、准则执行主体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四方面因素分析,得出结论:只有政府作为准则的制定主体才能够提高准则的执行力;但是企业需有准则的剩余制定权,因此目标导向是准则的最佳制定模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会提高准则执行力;会计人员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是高质量准则执行的根本保证;有效的外部监督为准则执行提供了外部保障。
Abstract: Perfect standard needs good execution to maintain.Otherwise, the most perfect standard must be useless. By analyzing four factors, the accounting standard itself, internal environment, the body of executing and the external enviroment, we got four conclusions. First, it's government that acts as standard setter can improve the executive of the standard. But the enterprise must he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accounting police,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riented mode is the best standard setting mode.Second, perfect corporate government can improve the execution of the standard. Third, the high level professional skill of the accountants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standard. Fourth, effective external oversight is the external guarantee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standard.
关键词: 会计准则;执行;制定;目标导向;公司治理;职业技能;外部监督
Key words: accounting standard;execution;set;objective oriented;corporate government;professional skill;external guarantee
1006-4311(2013)09-0183-04
0 引言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一准则体系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建设、乃至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完善的准则需要由良好的执行来维持,否则,再完美的准则也形同虚设。本文将从会计准则本身、企业内部环境、准则执行主体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因素。
1 会计准则本身
影响企业执行会计准则的第一类因素是会计准则本身的强制性和适用性。而准则制定者的选择和准则的制定模式则是影响会计准则的强制性和适用性的两个具体因素。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1.1 会计准则制定者——从文化背景看准则制定者的选择 格雷(Gray)提出了连结会计价值和文化价值标准的4个假设:第一,一个国家个人主义倾向越大,权力距离越小,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低的社会,会计职业性越强。第二,一个国家集体主义倾向越大,权力距离越大,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高的社会,其会计价值的统一性越强。第三,一个国家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高,个人主义倾向越小,阳刚性倾向越低的社会,会计价值的稳健程度越高。第四,一个国家不确定性回避程度越高,权力距离越大,个人主义倾向和阳刚性倾向越低的社会,其会计价值的保密性越高。同时他认为不确定性回避程度和个人主义是对会计价值标准和实务影响最大的文化变量。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强调“和”,此外受中国近代史以及现代革命史的影响,我国是一个集体主义至上的国家,相应具体的权力距离较大。此外,儒家强调“中庸”,不愿意冒险,从而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程度较高。无论从儒家文化“重义利轻艺事”的传统影响,还是作为典型的东方文化国家,都是阳刚社会的典型代表。从而,结合格雷(Gray)的四大假设,可以推断我国的会计价值的统一性较强,也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不能与西方国家相似采用职业机构作为制定主体,而应当选用政府作为制定主体。只有政府作为准则的制定主体才能够提高会计准则的执行力。
1.2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 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政府制定的会计准则不能面面俱到,还要考虑到会计准则的剩余制定权的问题,即还需要考虑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主要有两种: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
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即不明确规定特定主体和事项的特征,而是根据经济事项的本质进行相应的会计政策选择。而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则是明确规定特定主体特征或者赋予一种特定的事实状态而确定相应的会计政策选择。比如:会计准则规定:如果投资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的股份达到50%以上时,就说明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具有控制权,这种规定明确了持股的特定状态,这种规定就应该算作规则导向。若会计准则中没有规定特定的持股比例,而是从本质上要求若投资公司能够决定被投资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即说明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具有控制权。这种规定没有明确投资公司对被投资公司的持股状态,而是对其事项的本质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要求,这种规定就应该算作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从两中准则制定模式的概念比较中可以看出,两种导向的会计准则各有优势。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不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只需要将企业发生的会计事项与准则对事项特定状态的描述进行分析比较就可以选择相应的会计处理,从而该模式下制定的会计准则执行起来相对较为简单。但是特定的事项状态可能会掩盖其本质,从而该模式下的会计准则会给执行者提供一定的操纵空间。比如,安然事件中最为重大的会计问题就出现在此。与此对应,由于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中没有对事项特定状态的详细描述,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准则时,依据事项的经济实质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从而该模式下会计准则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但是由于原则导向下制定的会计准则的执行相对灵活,但是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两种导向各自有其优缺点,因此,2003年7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国会提交了《按照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108(d)条款要求对美国报告系统中采用基于原则的会计体系进行研究的报告》(以下简称《体系研究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种介于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之间——目标导向会计准则制定的新观点。目标导向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一方面避免了规则导向下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任意策划交易事项而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适当的细节提高会计准则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下的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目标,也就是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时更加强调了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
依据王莉,郑伟,吴清坤(2011)经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准则中涉及到职业判断的项目遵循程度偏低,另外,从披露格式上讲一个新准则执行中披露的自主性较弱“样板化”严重。从而,目前我国现行状况下,如果大幅度放手由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行享有会计准则剩余执行权可能会对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起到负面的作用。因此,目前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会计准则的剩余制定权也需要大部分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可以有保留的一部分较容易判断的放手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层。目标导向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将会是我国准则制定的最佳模式。
2 企业内部环境——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企业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指企业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治理是当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了解决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冲突,合理配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对经营者进行监督和制衡的制度安排。我们可以说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良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保证。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机构。
2.1 股东大会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依据其持股比例行使职权的机构。而股权结构是影响股东大会的重要因素。股权结构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股权构成和股权集中度。其中:股权构成是指各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主要是指国家股、法人股和流通股的比重。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分散的数量化指标。一般用第一大股东比例衡量股权集中度,当第一大股东拥有50%以上的股权时称为股权高度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50%之间时是股权相对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0%以下时称为股权高度分散。
国家股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国家股由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机构,或根据国务院决定由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部门或机构持有。作为国家股的“人”,这些部门和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并不是积极的监管者,有时甚至会出现所有权虚置缺位的情况。如此,经营者利用政府产权上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这导致经营者很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能较好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国家允许用于经营的财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法人进行股权投资的动机在于获得投资收益、跨行业经营以及实现规模经济等等。如此他们就有动力去收集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以选择投资对象及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进而法人股就有影响经营管理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意愿。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我国的流通股股东既包括机构投资者,也包括个人股东。无论个人股东还是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时都需要充分考虑投资收益与风险还要考虑经营管理者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财务报告作为他们决策的重要信息之

一、因此他们有意图影响经营管理者较好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上述描述可以看到,除当企业国有股占有较大比例时,由于存在所有权虚置缺位的情况,可能不存在影响经营管理者较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强烈意愿外,其他法人股和流通股都具有实在的所有权主体,都具有强烈的获取收益的意愿,而财务报告作为其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之

一、其必然具有影响经营管理者较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强烈意愿。

除了股权构成会对经营管理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产生较大的影响外,股权集中度也会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股权高度集中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转变为控股大股东和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控股大股东作为全体股东的人,形成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从而控股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另一个极端,当股权高度分散时,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没有任何一个股东能够形成对企业的重大影响,股东存在“搭便车”的侥幸心理,没有人有主动监管企业的意愿,从而,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相对较弱,从而也没有强烈的意愿影响经营管理者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介于两者之间的股权相对集中一方面克服了大股东一股独大,控制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克服了股权高度分散,中小股东偏向“搭便车”,缺乏主动了解财务信息的不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效率,增加监督企业经营管理者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观意愿。2.2 董事会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董事会是股东推选出来经营管理公司的股东会的常设机构,对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董事会的规模、董事会的成员构成等都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董事会的规模是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一个因素。一般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虽然团体综合个人专业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可以增加决策时的思想碰撞,但是其在进行决策时效率会降低,反而不会提高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有效性;然而若董事会规模较小,虽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决策效率,但是每个人工作负荷过重可能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最重要的是少了董事会成员不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综合,少了思想火花的碰撞,则可能会降低决策的有效性,因而董事会规模过小也会降低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有效性的结果。Jensen and Murphy(1990)认为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董事会规模有助于改善董事会的治理效率,董事会规模为9时可能是最优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主要分布在7到11人之间,应该属于可以改善董事会治理效率的最佳规模,这种规模也是保证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最佳规模。
董事会成员构成是会计影响准则执行的另一个因素。依据董事会成员与公司的关系可以将董事会成员分为:内部董事、有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和无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其中内部董事又被称为执行董事,即在公司或者关联方的经济实体内有具体任职的董事;有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是指与公司存在实质性利害关系的外部董事。而无关联的外部董事是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与企业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外部董事,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独立董事。既然独立董事与公司没有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从而他们能够较执行董事和有关联关系的外部董事更加独立、客观、公正的进行经营管理决策和对管理层进行监督评价,因此,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重较高的公司能够更好的执行会计准则。会计 本科 论文
审计委员会是董事会按照股东大会决议设立主要职责为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专门机构。从而审计委员会也是影响会计信息的重要因素。西方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能够提高公司信息披露水平。即审计委员会的设置可以提高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2.3 监事会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监事会是大陆法系国家公司设置的负责监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对董事、经理等人员违反法律、章程的行为予以指正的常设机构。它的具体职责与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职责相似,因此它对会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影响也与英美公司制度模式下的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相似。即监事会的设置可以提高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2.4 经营管理机构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 经营管理机构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其与公司的利益关系。经营管理机构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从而,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就会设计使经营管理者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相一致的机制,以促使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相应的经营管理决策时同时满足股东和经营管理层的利益最大化。公司的激励机制就是影响经营管理者和股东利益相一致的的重要机制。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年薪制和股票期权两种制度。
其中,年薪制规定,经营者的年薪收入由固定薪金与年度奖金即利润分享两部分组成。其中年度奖金即利润分享是企业当年的经营业绩的分享,从而年度奖金应该是对经营管理者行为进行激励和约束的重要机制。但是年度奖金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经营管理者为了当期获取较高的奖金,可能会选取盈余管理的各种手段,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水平。另外一种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制度是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经营者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按照事先约定的行权在约定的期限内购买本公司股票的一种权利。此种激励制度下,经营管理者的自身利益不再是当期的奖金而是行权时行权与股票市价之间的差异,股票市价高于行权的差异越大,经营管理者获取的收益越高,而股票不是与企业当期收益相关,而是与企业未来收益相关。但是,企业的未来收益毕竟尚未实现,股东只能通过经营管理者提供的相关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经营管理者为了获取较多的自身利益,就会出现选取激进会计政策、玩弄会计数字游戏、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会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
3 准则执行主体——会计人员职业水平
随着日趋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会计准则越来越复杂,从而对作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麦克里(1973)在论文《测量胜任力而不是智力》一文中强调利用传统的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是不合理的,而应考察那些真正能够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的贡献的能力,这种能力被称为“胜任能力”。许萍(2010)参照IFAC的研究成果认为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应当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三个能力之中是职业价值观是会计人员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根基,职业知识是执行会计准则的保证,职业技能则是执行会计准则的具体工具。所谓职业价值观指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包括遵循法律与法规、正直、客观、终身学习的责任、关注公众利益和社会责任等。职业知识则包括由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知识和外语等构成的基础知识和由组织行为、经营管理、会计财务以及信息技术构成的专业知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国际教育准则》第3号“职业技能内容”提出,会计职业技能包括:智力技能、技术与功能性技能、个人技能、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6项。而从王莉,郑伟,吴清坤(2011)经验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1)涉及到只有内部人才能掌握的信息企业披露意愿明显不足,这显然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违背的客观、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披露原则,是由职业价值观缺陷带来的结果;(2)信息披露“样板化问题严重”,是由于会计人员不理解什么是可收回金额,从而不知道可收回金额的具体计算方法,因此无法进行详尽披露,这属于职业知识不足带来的后果;(3)涉及到职业判断的项目遵循度偏低则主要是执行人员的职业技能不足造成的。从而,只有综合改善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主体的职业价值观,扩充其职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的培训,才能从执行主体上保证企业会计准则良好的执行。4 企业外部环境
4.1 法律环境 政府为了防止会计准则流于形式,必须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即强制实施制度体系保证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我国保证会计准则执行的最高强制制度是法律,也就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第一章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第二章会计核算规定“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除了最高法律《会计法》对会计准则执行的强制性要求以外,财政部除了负责制定会计准则以外,还有权对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会计学年论文
4.2 资本市场 除了对上述对所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外,证监会负责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监督检查;证券交易所有权在本交易所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管。来自各方面的监管无疑会提高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但是值得提醒的是,尽管存在各方面的监管,现实中依然存在大量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会计舞弊案件,原因如何?刘慧凤(2007)发现由于监督成本的限制,企业对不执行会计准则查获的概率具有不确定性,而对财务报告的行为后果是可预期的。也就是经营管理者会计舞弊接受惩罚具有不确定性,而其带来的的增发、配股、融资等方面的收益确实可预期的,从而这种正式的强制实施制度体系在保证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配合其他的相关制度来保证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
4.3 机构 注册会计师是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他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鉴证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并且其选择的会计政策是否已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的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流量。因此,社会审计可以作为监督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的经济。好的审计质量是高质量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的前提。
5 结论
综上可以看出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因素主要包括:会计准则本身、企业内部环境、准则执行主体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四方面因素。只有强制性和适用性的企业会计准则、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和系统的外部监管体系才会提高会计准则执行效果。
参考文献:
刘慧凤.情景架构下的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王莉,郑伟,吴清坤.基于资本市场经验数据的会计准则执行评价[J].财会通讯:综合(下),2011(10):3-6.
[3]裘宗舜,李栗.美国后安然时代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导向[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3):37-39.
[4]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9.
[5]张潇.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透明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6]许萍.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