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浙江省浙江省高职会计进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理由及对策

当前位置: 大雅查重 - 范文 更新时间:2024-02-20 版权: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基于对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发展困境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优势分析,指出发展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会计专业生产性实训体系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例举和剖析浙江省内高职院校的先进经验,从转变实训基地建设理念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策略
国高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尚处在发展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数不多已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院校仍然不能作为会计实践教学的主平台。在两者发展都比较滞后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做出选择,更加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会计专业实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难以逾越的困境分析

1.校企合作利益机制难以突破。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主体,学校是追求社会效益的公益单位,两者在成本收益分析上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合作上难以实现双赢。学校往往侧重考虑校企课改、教改、专业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企业往往从经济收益多少来考虑是否参与合作。尽管很多高校往往探索订单培养模式,给予企业优先招聘权、采购企业产品等“利诱”方式促使企业履行校企合作协议,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即使有效果,往往都是短期行为,难以可持续发展。
2.实训管理体制难以理顺。一方面,校外实训是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学校专业考核体系。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负责相应部分学生的实习指导和管理,而学生在校外企业实训,难以适时监控学生实训过程。另一方面,专业实训内容难以落实,考核也比较困难。根据以往学生实习情况看,企业基本上安排实习生查阅以前凭证资料、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核对登记数据、输入凭证等初级工作,难以实现学校规定的实训目标。在学生实训考核方面,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定性评价较多,定量评价少,可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能真正督促学生认真实训。
3.高职院校财力难以保障。各高职院校花较多财力支持校内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购入各类会计仿真实训软件,建立会计实训室,有力地改善了校内实训环境。而对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却不多。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本身收费不高,学校财力有限,国家对高职校企合作又缺乏专项经费支持;二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实训室和实训设备是明显可见的单位资产,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基本属于费用支出,属于资金流出无法形成单位资产,院校管理层不愿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
4.会计岗位性质束缚拓展。(1)会计资料保密要求高。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外来实习人员,会计资料是反映企业成本、收益等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重要机密,一旦泄露,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2)会计工作技术性强。会计工作技能门槛较高,学生作为新手不能独立完成会计任务,需专人指导,企业一般不大愿意投入人力指导学生实习。(3)会计岗位容纳人员有限。会计类岗位不像营销类岗位,岗位容纳就业能力较弱。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具备先天优势

1.突破校企合作困境,实现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按照科斯产权定理,实现校外生产性企业内部化,避免校企利益冲突。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群都有自己的附属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可以提供会计类岗位,建立轮训交接制度,为本校会计专业提供轮岗实训机会。
2.突破岗位特性瓶颈,实现学生成长和师资素质提升良性互动。轮训的学生要在两个月内完成生产企业会计工作任务,必须要达到一定专业素质要求,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和工作;也督促导师尽快传授技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这种岗位导向的督促机制使学生干中学,学中干,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能力;也使导师在指导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3.突破实训管理难题,实现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学校附属企业提供的生产性实训岗位便于指导教师管理,教师可以随时检查实训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实训中的难题,提高了实训效率,一般而言2个月能使学生掌握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考核方面,根据实训出勤率、态度以及实训结果对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考核,考核导向有利于对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实训。关于会计的范文
4.突破财力不足限制,实现预算资源和增量资源有效对接。学校每年都安排了一定的实训经费和指导经费用于专业实训,完全可以做到把大部分已有的经费整合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做大实训基地,提供更多实训岗位。同时附属企业产生的效益也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创造岗位,从而实现学校每年的预算经费和企业提存的增量经费共同使用。

二、省内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经验介绍及剖析

(一)省内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介绍

当前,在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停滞不前情况下,省内主要院校纷纷把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方向转向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内就能提供会计专业学生真账的实习机会,能满足专业实践技能真实锻炼的需要,有利于学校监督学生完成实训任务和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弥补现有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我省已经有一批职业院校做出一些成功的探索和创新。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经验介绍。宁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分三步演进。一是将学院财务处工作场所转化为实习实训场地。将财务处的财务会计业务资源转化成项目化课程,将学院专职会计人员转化为技能教师,整合校内资源优势,将系会计实训中心与学院财务处合二为一。二是利用宁商财务公司的已有设施,将学院财务处业务与宁商财务公司相结合。目前有宁波华业公司、宁波惠利服饰厂、后勤服务中心、宁波大港职业培训中心、宁波惠利培训学校等十几家单位的财务部均设在宁商财务公司。截至2011年共训练了会计专业学生60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实训中心的功能。三是引入会计服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企业财务处等机构,宁职院与宁波北仑金桥中小企业财会服务有限公司的合作就是典型一例。具体做法如下:(1)企业提供实训场地,建立校外实训课堂,校方出资租赁;(2)由公司提供实训教师和实训内容,学校教师负责组织和管理,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训练中,着重解决企业会计处理、纳税处理与申报、财务报表等环节的实训;(3)在训练基础上,学生进入公司操作层面进行轮岗实训,由公司会计人员指导,几个学生负责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包括制单、记账、成本核算、报表及纳税申报、会计档案等环节,做到在真实环境下进行真实业务的训练;(4)考核以企业为主,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起草考核制度、记录和汇总学生考核成绩工作。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经验介绍。该校2009年建立了“创业者”超市这一生产性实训基地。超市财务工作由会计专业学生负责,采用大二年级各班级每月轮流制度,月底进行盘点及交接。在各班级中每周轮流竞争上岗,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接触实际经济业务,分别担任收银、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等岗位。该超市设置账户、填制审核凭证、月末制作简单的核算报表,整理每日库存、登记银行日记账等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全部由学生完成。当遇到问题时,首先通过查阅资料或与部门职员商榷解决,教师则应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指导,最终使学生掌握各种凭证和票据的填制方法以及对常规会计事项进行的确认、计量和记录。该校会计专业还创立了以学校为主体的准公司制,利用拥有6名注册会计师的优势,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成立会计服务部,对外承接审计、验资、记账、会计咨询服务等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在会计教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并承担部分基础审计工作。
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经验介绍。该校“巨都经贸会计实训基地”创造了“业务引进校园”的全新顶岗模式。将30余家记账企业业务完全引进了校内实训基地,由巨都公司派专人指导学生在实训基地开展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业务。截至2011年,已有261人次学生参与了校内顶岗实习,有13位学生获得“技能之星”荣誉称号,有15位教师在该基地参与记账实践。“经贸会计服务部”作为事务所在校内的分支部门,承接了6家企业的记账和税务申报业务,先后接收了12批100余人次学生参与,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真账真做,在校内完成了顶岗实习。
4.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验介绍。该校与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达成校企合作协议,事务所将其中记账业务放到学校,学校提供专门场地、设施和电算化软件,校内专门成立记账部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记账部成立后,学校分批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省内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剖析

深度剖析省内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经验,不乏共性之处。一是挖掘院校内部会计岗位资源,提供更多实训机会。省内校内生产性实训做得比较好的院校,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将财务处工作场所转化为实习实训场地,先挖掘本校会计岗位资源,让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内就能做到真账实训,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长期困扰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难题,即如何实现专业技能与企业需要“零距离”对接。二是整合财力扶持校企,直接创造更多会计生产性实训岗位。各个高职院校创办校企初期,往往都是整合现有课题经费和学校场地,孵化创业期的校属企业。我省各高职院校的成功探索用实践证明一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更多经费的投入,学校重视与否、经费投入多少是发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保证。三是深化与会计服务公司合作,借用更多实训岗位。院校办企业并不具有机制优势,且企业成长也是个缓慢过程,因此筑巢迎凤才是终南捷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这样操作的,依托专业优势,提供场地和设备软件等方式吸引记账公司参与校企合作,让记账公司在学校会计实训中心办公,借用会计公司的工作岗位。这种方式是校企双赢模式,一方面,学校不用注册成立经营实体却能利用企业实体进行运作。学校可以企业名义在企业授权范围内从事会计记账活动,不用承担较大经营风险,也不用大额投资,又能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岗位。另一方面,记账公司具有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业务所涉范围广、普遍服务中小企业等特点,也需要大量的专业学生为其提供免费劳动力,业务范围广则为学校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际业务学习机会。

三、发展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策略

实践证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相比较,更加注重教学功能的发挥,弥补了现有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多方面缺陷。

(一)转变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加大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

院校管理层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制度上保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投入,构建产业开发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机结合机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可以发展农业生产性企业和开发校园周边经济,提供和创造更多会计岗位。

(二)创新发展模式,探索有效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1.“来料加工”式。主要是指学校利用其专业优势,主动承接合作单位的业务,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业务,并实现实训目的。这是目前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采用的方式,会计师事务所联系的业务,交由学校来做,利益分成。
2.“筑巢引凤”式。主要是指学校主动引进企业,由合作企业提供相关业务和实训指导人员,组织学生开展业务处理和实训,学生在服务的同时,达到实训的目的,真正实现“学做合一”。学校出场地、设备,联系记账公司来校设点办公,组织会计学生参与记账,这样,对于记账公司来说,场租费、设备购置费可以不用支出,另外,完全由记账公司业务人员进行指导,学校可以付给指导费。
3.“校办工厂”式。主要是指学校申请成立自己的校办工厂,如财税咨询公司。该公司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和会计主体,有自己业务范围,对外是开展记账、财税咨询、审计等业务,对内是训练学生会计职业经验的操练场,具备会计教育职能。公司在业务开展方面,接受一些企业的记账、纳税申报等业务,还可以开展审计,财税咨询业务,同时公司有自身的各项业务,既帮别人做会计,又有自己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内容齐全,岗位分工明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上有计划安排学生到财税咨询公司实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企业的会计工作,亲自动手操作,体会做会计的感觉,训练学生的实战经验。
4.“移花接木”式。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真账实习资料,经过一定的处理手段,将真实业务转化为学生实训内容的方式。如学校复印某企业的某一期间的全部经济业务单据,隐去单位名称,用于学生实训。5.“购买”式。主要是指学校将倒闭清算企业的真实账务资料购买下来,用于学生实训的方式。

(三)重构课程体系,提供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课程保障

校内生产性实训一般都是轮训方式进行,需要学生适应速度快,专业知识扎实,账务处理能力强;为此,合作双方应根据实训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同步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实训课程体系,做到课程和实训岗位无缝对接。如设置《会计职业入门》、《企业账务处理(一)》等课程,让学生掌握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出具会计报表的实际能力;《出纳实务》锻炼学生做好出纳工作的能力;《成本会计》加强中小企业成本会计业务的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各种业务成本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使学生掌握最普及的Excel操作;《企业税收实务》课程培养学生对中小企业一般纳税实务的处理能力;最后,为综合提升学生的会计处理能力,开设综合模拟的《岗位技能训练》课程,集会计手工模拟与企业真实账务处理于一体,训练学生对企业财务各岗位的实际处理能力。会计专业毕业生论文的范文

(四)实现教师转型,组建一支实践经验过硬的实训师资队伍

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学习情景创设、实训流程设计、进度安排、内容组织、手段运用、学习过程监控均起着主导作用,是实训轮训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适中、结构合理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一方面,要鼓励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或挂职锻炼,提高实战经验。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等级证书,加强自我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要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担任教师和参与实训教学,特别是充分利用实训合作企业工作人员作为实训教师;此外,学校还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与管理手段,或以激励方式让更多专业教师参与到相应的实训基地管理与建设中去。
(注: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省教科规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CG294)
参考文献:
1.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裘腰军,茅瀛怀.真实业务做实训 部门融合育人才——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与财务处合作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3.舒乐.全方位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商业会计,2012,(1).